你好啊!2010 第147节

  “嗯。”姜鹿溪点了点头。
  然后程行跟周远去了一班教室。
  姜鹿溪去了前面的五班教室。
  这次监考他们考场的两个老师中,有一个程行认识。
  这个人就是余中道。
  他是程行隔壁班,也就是高三理科四班的语文老师。
  另外一个老师,名字叫蔡美华,是高三文科七班的数学老师。
  另外一个程行就不怎么熟了。
  因为高三文理科不在一个教学楼。
  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隔着学校里的安河湖,相距还是挺远的。
  铃声打响后,余中道跟蔡美华将试卷解封。
  第一场语文考试便开始了。
  程行将班级姓名写上,然后开始做题。
  前面的题一路畅通无阻。
  基本上都是一些诗词文言文的默写。
  很快,程行便做到了阅读理解题。
  只是看着阅读理解上的题目和内容。
  程行愣了愣。
  愣住的不只有程行。
  还有一中差不多都同时做到这里的许多学生。
  姜鹿溪此时也做到了阅读理解题。
  然后她看了看题目和内容。
  题目《灯火》。
  作者:程行。
  开篇第一句。
  那是我第一次见他,却不是第一次听说过他。
  姜鹿溪愣了愣。
  这篇文章,可太熟悉了。
  她抿了抿嘴。
  又重新读了一遍,然后开始做了起来。
  她看了看阅读理解的上的第一小题。
  请问,作者先从父亲口中听说,再遇见,最后再举例了详细的描述了他们相处的过程,从听说,遇见,相处,作者在文章中用最朴实的文笔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人?
  姜鹿溪想了想,然后动笔写了起来。
  请问,如果当一名作者在做题考试时遇到了自己写的文章,会有什么感受?
  别人不知道。
  但程行的感觉很奇妙。
  这做对了没事,他是作者,他该对。
  要是做错了怎么办?
  程行又去把自己写的这篇文章重新看了一遍。
  然后才开始去答题。
  高二文科七班。
  这个班级的监考老师是郑华和曹新元。
  曹新元是高三文科四班的英语老师。
  此时郑华也在看着手中的卷子。
  而在看到了语文卷子上的阅读理解时。
  郑华懊恼的自己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草了。
  自己怎么就忘了把程行这篇文章讲给学生们了呢。
  以《灯火》的火爆程度。
  再加上这篇文章很适合做考题。
  他应该是能想到的才对。
  还有比描述扎根乡镇上,为学生们带来光明的老师更适合做考题的文章吗?
  郑华懊恼不已。
  而旁边一直监视着学生们的曹新元看到郑华这样,则是不解地小声问道:“郑老师,您这是怎么了?”
  曹新元也是这个学期刚来一中任教的新老师,才26岁,80后,毕业没几年,本来他跟郑华是同事,虽然郑华年长他一些,但又不是他领导,说话聊天没必要带敬语的,但郑华所带的这班太恐怖了,虽然班级平均成绩看上去没有多好,但是他班级里有程行,有姜鹿溪啊,而且到了高三之后,孙莹,陈青这些学生也开始发力了。
  而且,能教出程行姜鹿溪这样的学生。
  带个平均分第一的班级算个屁啊!
  程行现在就已经靠着《安城》出名了。
  而姜鹿溪,不出问题,日后的成就也会很高。
  有这样的学生在,先不说下次教师评职有机会评上高级教师了,就光是本身的这份荣耀,以后在饭桌上不论与谁喝酒吃饭,都能吹一辈子啊!
  “你看看这次语文卷的阅读理解。”郑华将试卷递给了曹新元。
  曹新元看了看,然后就发现这次一中语文卷的阅读理解既然是程行的《灯火》,这篇文章他自然也看过,于是道:“恭喜啊,郑老师教出了一个这么优秀的学生。”
  “但郑老师刚刚为什么要拍自己大腿呢?是激动的吗?”曹新元说完后又道:“也对,自己的学生写的文章出现在了月考的试卷上,放在哪个老师身上都会忍不住激动的。”
  “小曹,我懊恼的是,程行这篇文章,我忘了跟学生们讲了。”郑华道。
  曹新元:“……”
  试卷的文言文是苏轼的《赤壁赋》和杜牧的《阿房宫赋》
  这两篇文章程行都很喜欢。
  特别是苏轼的《赤壁赋》,算是程行最喜欢的几篇古文之一。
  做完这两篇文言文后,这张语文试卷也就只剩下作文了。
  程行看了看作文的题目。
  发现这次期末考试的作文题目还真有意思。
  是让学生们写一篇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议论文。
  程行想了想,将标题写了出来。
  《草萤有耀终非火》。
  古语有云:“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这是程行这篇作文的开篇第一句。
  不论是作文的标题,还是这篇作文的第一句,程行引用的都是白居易《放言五首》里的诗句,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夏夜里飞舞的萤火虫虽然也能够发光,但却不是真正的火,池塘里荷叶上的露珠也是亮晶晶圆滚滚的,但也不是真的珍珠。
  紧接着,程行又运用苏轼在《超然台记》中的句子,写出了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
  他又借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去证明前面苏轼的那个句子,然后表达出文章中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中心思想。
  接下来,程行又借用了好几篇古文中的句子做论证。
  他这篇作文全都是以文言文的方式写出来的。
  是的,这是程行重生后,第一次在作文中写文言文。
  没有朴实无华的文笔。
  程行这篇作文,处处都在炫技。
  炫的是博闻强记,炫的是对古代诗词文章的完美运用。
  程行一气呵成,很快就将这篇辞藻华丽的文言文给写了出来。
  可以说,这篇文章,是程行重生以来,语言辞藻最为华丽的一篇文章。
  程行写完后,看都没看,便扔下了笔,一篇好的即兴发挥之作,一气呵成写出来后,是不需要去反复修改的。
  天很冷,程行把手揣进了兜里。
  刚刚做题的时候没感觉,写完了才知道不戴着手套,手到底有多冷。
  但是写字戴手套,就写不出什么好字出来了。
  程行把手放进兜里暖了一会儿,才觉得没那么冷。
  而坐在讲台上的余中道,在看到程行将整张卷子都给写完后,便向着程行走了过来,然后拿起了程行的试卷。
  他先是看了看程行的阅读理解。
  因为他也很好奇,作者在做自己写的文章的题时,一般会怎么写。
  看完了程行的阅读理解之后,余中道便把程行的答题卡翻过来,去看了程行答题卡后面的作文,看了前面的几句之后,余中道便聚精会神的一点点看了起来。
  然后他便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文彩飞扬,才气逼人。
  是的,程行这篇文言文,给余中道的感觉就是如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