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来,这是圆圆,与你年岁相同,她第一次来江家村,你带她去院子里转转玩玩,刚好我们长辈等下要聊的事,你俩小辈不方便听,去吧。”
  不等张金兰说话。
  媒婆就自来熟的拉着周圆圆来到江同金面前。
  说完便将他俩推出了堂屋。
  江福宝没动。
  她默默坐在角落,想听听她们谈论什么。
  “金兰妹子,你也知道我的脾性,我就不拐弯抹角了,周嫂子的孙子前不久看中一位姑娘,两家早已口头定下了,姑娘年岁偏大,着急成亲,可圆圆是长姐,哪有让弟弟先娶妻的道理,是吧?
  所以你找我做媒那天,我一想,圆圆跟同金这孩子岁数一样,周家村和江家村离得又近,这不刚好合适吗?便当天去了周嫂子家,她听到后也觉得合适,恰好今日无事,择日不如撞日,我便一早带着她们过来相看你家同金,你觉得要是还行,这亲事,咱们就早早的定下,尽快成亲。”
  这话本该周陈氏亲自来说。
  可她是女方家,如果她催着成亲。
  也太上杆子了。
  只能周媒婆来动这个嘴。
  “成日的日子我倒是无所谓,要是快些成亲,我也乐得,最关键,得看孩子愿不愿意,咱也不是那不讲道理的人家,对吧?”
  张金兰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便没急着答应。
  却也没拒绝。
  说话模棱两可的。
  “是是是,金兰妹子说得对,虽然小辈的亲事都是咱们长辈定下,可孩子们都是家里宠到大的,总归得顺着孩子心意。不然娶进门,也过得不痛快,这样吧,看俩孩子一会聊得怎么样,咱先不说这些,周嫂子啊,你跟金兰妹子相谈吧,我就不插嘴了。”
  周媒婆让出了主场。
  将话题抛给了周陈氏。
  巧的是。
  孙平梅端着托盘进来了。
  上面放了五个杯子。
  四杯里搁了少许麦芽糖,已经被热水化开,水的颜色微微泛黄。
  还有一杯是给自家婆婆喝的。
  不必放糖。
  “婶子,喝水。”将水端过去后,孙平梅坐到婆婆身旁。
  屋里现在有七个人。
  周媒婆和周家婆媳,以及张金兰三婆媳和江福宝。
  两拨人聊了起来。
  院子里,江同金正在与周圆圆聊天。
  他双耳微微泛红。
  似乎有些害羞,还有点紧张。
  毕竟是第一次相看姑娘,没什么经验。
  “江大哥,你是什么时候生的?”周圆圆说话轻声细语的,个头还偏矮,身材也比较瘦弱。
  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想要保护她。
  江同金不自觉的放低了声音。
  “我是春天生的。”准确的说,还有不到一月,就是他的生辰了。
  可农家从不过生辰。
  去年的生辰日,他碗里的糙米粥比旁人多了些。
  再没别的了。
  “那你比我大呢,我是秋天生的。”周圆圆貌似很在乎年龄,听到江同金比她大几月,立马松了口气。
  两人又聊了四五句,就被周媒婆喊进去了。
  毕竟是孤男寡女,不好相处过久。
  “同金啊,觉得圆圆怎么样啊?这丫头,在咱们周家村,那是出了名的漂亮,前不久,有不少人找我上门提亲呢,可惜,圆圆都没瞧上,你有福气啊,第一次相看,就遇到圆圆,这不是缘分是什么?”
  周媒婆的话,让江福宝皱了皱眉。
  她分明就是蓄意营造出一种周圆圆很抢手的样子,想使大堂哥心生紧张。
  果然是老媒婆,经验十分老道。
  “她很好。”
  江同金才十五,放在现代就是毛没长齐的毛头小子,哪能跟周媒婆的心机相比。
  听到周圆圆被好多人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不假思索的回道。
  “圆圆呢?”周媒婆一听,就知道有戏,她又笑着问周圆圆。
  “我的亲事,全凭奶奶做主。”虽然是这么说,可她眼神却看着江同金,两目相对,双双红了脸。
  “好好好,看来这喜酒,老婆子我能喝上了。”周媒婆的老脸笑的好似菊花。
  做成这桩姻缘,两家送来的媒礼就够她家吃上几月的了。
  她当然高兴。
  两刻钟后,几人离开了江家。
  “阿奶,大哥要跟那个姐姐成亲了吗?”
  听她们的聊天。
  似乎是定下了。
  江福宝仰起头问道。
  “是啊,后天咱们就得去周家村一趟,相谈彩礼一事,要是顺利的话,你大堂哥很快就要成亲了。”
  张金兰抱起孙女。
  笑的开心。
  她也没想到大孙子的亲事,这么快就要定下了。
  真是缘分来了,挡都挡不住啊。
  晚上吃饭时。
  家里的欢声笑语多了些。
  都在调侃江同金要成亲了。
  说不定明年这时候都能当爹了。
  臊的江同金脸通红。
  日月交换。
  江家村陷入沉睡中。
  江福宝又一次摸着黑,去后院投放了鸡蛋。
  这次只放了十颗。
  因为有两只母鸡要生蛋了。
  白天啄她的那只大公鸡,此时正眯着眼睛打盹呢。
  江福宝无声的骂了两句就回屋睡觉了。
  第二日清晨。
  江大和夫妻俩早早的去了镇上。
  后天要去周家村,手上不能空,尤其是在两家已口头约定亲事的前提下,绝不能吝啬。
  别看张金兰平日里小气吧啦的,但在大事上,她向来大方。
  第38章 蛋太多了
  昨晚她就掏了五十文给大儿子,让他们去买上门礼。
  一般都是老三样,饴糖块、盐以及鸡蛋。
  这些东西都是硬通货。
  鸡蛋家里有,就不用买了,就买份饴糖,买半斤盐就行。
  “阿奶,今天母鸡有下蛋吗?”吃早饭时,江福宝佯装不知情般问道。
  “下了,还是十二个蛋呢,这六只母鸡真争气啊,今日我得让你几个哥哥们去山上找找虫子,给它们补补,昨天忙忘记了,今天可不敢忘了,光吃草籽怎么行,别到时候下不出蛋了。”
  提到这,张金兰就兴奋。
  有孙女这个福星在,天降八只鸡就算了,家里每天还多了十二个鸡蛋。
  留一半给孩子们补身子,剩下的存起来,每隔半月就拿到镇上卖。
  一个鸡蛋是两文钱。
  算下来,一个月就是三百六十文。
  比种地还赚钱呢。
  鸡窝还有两天就盖好了。
  有公鸡在,窝里还得留些蛋,到时候母鸡孵出小鸡来,又得多出不少鸡。
  鸡生蛋,蛋生鸡,鸡再生蛋。
  这么一循环,家里的银子,只会越来越多。
  只是,有一点,张金兰觉得很奇怪,这些鸡蛋,大小竟然每天都不一样,有些特别大,跟她在山上捡的差不多,还有两个小了整整一圈。
  想了半天,她也想不通。
  干脆不想了。
  总归是白来的,一个铜板都没花,母鸡愿意下多大的,就下多大的吧。
  吃完早饭。
  江福宝跟哥哥们去山上找虫子了。
  有金手指在,她只需要打开屏蔽,这么一听。
  指哪,哪个草窝里准有大肥虫。
  搞得几个哥哥们,都特别崇拜她。
  回来后,张金兰看到半篮虫子,都吓蒙了。
  “哎哟喂,你们在哪捡了这么多虫子,这是把人家窝都端了吧?”
  “奶,福宝随便一指,那里就有好多虫子,都是福宝的功劳,不然我们可捡不到这么多,奶奶,你快拿去给母鸡吃吧,多下点蛋才好呢,明天我想吃煮鸡蛋。”
  江同土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巴。
  鸡蛋的滋味可真好。
  他想日日都能吃到。
  捉虫子时,就属他最卖力。
  “你们真能干,早上没吃鸡蛋,这样,晚上阿奶炖鸡蛋羹给你们吃,用六个鸡蛋炖,每人小半碗!至于煮鸡蛋,明早再煮,阿奶多拿出两个蛋来,你们八个孩子,每人一个蛋,谁也不许抢!”
  见孩子们懂事。
  又弄来这么多虫子,加上大孙子马上就要定亲。
  张金兰的心情,格外的好,难得大方一次。
  刚说完。
  馋货江同土就原地蹦跶起来。
  “好耶,奶,我最爱吃鸡蛋羹了。”
  奶说每人小半碗呢,他能吃到过瘾了。
  江福宝将这一幕看在眼里。
  家里的伙食比起她刚穿来的时候,改善了不少,几个哥哥们眼里都有光了。
  刚才在山上捉虫子的时候,他们还在讨论晚上吃什么呢。
  不像之前。
  永远都是糙米粥,嫩芽菜。
  毫无花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