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茶水上浮着几片茶叶,乌漆嘛黑的,好像掉进去几只苍蝇一样。
  郑妤放下茶杯,答道:“齐公子乃卫武侯独子,并无姊妹,叔伯家倒是有不少女眷。”
  问题是她与那些姑娘们算不上熟识,点头之交罢了。
  所幸曹氏只不过口头说说,并未真强迫她带曹娴登门拜访。抑或是被别的事扰乱,无暇顾及曹娴。
  在曹氏心中排第一的,永远是她那宝贝儿子,当她接连七日看见温昀赋闲在家,终于坐不住了。
  进大理寺第一日,温昀只待了一个时辰,便被周少卿打发去给吏部送文书。他将文书送去吏部,吏部官员对此浑然不知,没人敢接。
  回去一问,周少卿咬死自己说的是让他送去礼部。温昀只好再跑一趟礼部,来回折腾两趟,半日便过去了。
  接连几日,他都被排挤在实权之外,干的尽是杂活。温昀任劳任怨,周少卿或许良心难安,便直接给他放假。
  “周大人为何对你百般刁难?”
  温昀惨淡一笑,不做回答。
  思来想去,左右和那位殿下脱不了干系。但他不能跟郑妤直说,否则她定要去为他打抱不平。他并不乐意让他们见面。
  “你别多想。”温昀安慰郑妤道,“周少卿或许想历练我,试探我能否沉住气。再过几日就好了。”
  兜里的钱越来越少,温昀沉得住气,曹氏沉不住气。
  十月初九,寒露。
  郑妤醒来时,温昀已不见人影。曹氏风风火火闯进来,一把将她从床上拎起来。
  “昀儿在家待了快一个月了,你还有心思睡觉。快起来,我打听到周少卿要去梨园听戏,咱给他送礼去。”曹氏穿得花里胡哨,说话嗓门大,说的又是丹阳方言,活像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
  在曹氏催促中,她匆匆洗漱,麻木换好衣裙,胡乱盘起头发,拎着大包小包跟曹氏出门。
  梨园,花旦名伶,水袖翩飞,唱音袅糯。
  这青衣乃江南名旦,初到宣京时,慕名来听戏的人不计其数,每每她上台,必定座无虚席。
  前几日有两位公子哥,为争一个座位,大打出手,还闹到衙门去了。
  可今日……楼中为何如此萧索?
  郑妤尾随曹氏上楼,曹氏给守卫塞碎银子,腆着笑脸求人通融。
  “这点碎银还好意思求人办事?”吧嗒吧嗒,碎银子全落在地上,守卫不再跟曹氏多费口舌。
  曹氏骂骂咧咧,惊动雅间里听戏的人。周少卿不耐烦出来赶人:“哪里混进来的乡野妇人,快赶走。不知道里边贵客……”
  “呀,郑姑娘!”周少卿一见她,客客气气拜礼。
  郑妤一头雾水,周少卿缘何认得她?莫非温昀的事,真是他……动了手脚?
  她悻悻回礼:“见过周大人。里边贵客是……”
  “郑姑娘见过便知。”
  指甲不自觉刮蹭指肚,她委婉回绝:“不必,我们找您。”
  曹氏边推她上前边嘀咕:“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都能让周少卿称为贵客的,人家有意要见你,你怎能不去?”
  “贵客当然要见,她不懂事,周大人别跟她一般见识。”曹氏擅自替她决定。
  儿子仕途大过天,若有一天,对方提出要她,想必曹氏也会毅然把她送到对方床上去。她这般想着,被曹氏推进雅间。
  香炉紫烟袅袅,纱帘影影绰绰,屏风上映出人的剪影。他端坐榻上,遥望戏台,闷闷沽酒。
  “李尚书,郑姑娘来了。”周少卿弯腰立在屏风旁,“还有温老夫人。”
  “看座。”
  不是他。郑妤如释重负。此人声音清脆,恰如飞流而下的水浪,刚毅果决。
  然他再开口时,与之前截然不同,声音清越,尾音上扬,像是半大少年郎撒娇一般。
  仿佛她之前幻听了。
  “他谁啊?”曹氏一坐下就拉着她问。
  郑妤懵懵摇头,倒不曾听闻哪位尚书大人姓李,应是她离京后新上任的官员……但这解释不通,新上任的官员不可能认识她。
  “咳……我与郑姑娘是旧识。”
  曹氏一记眼刀剜过来,郑妤转头无视。曹氏心里必定在想,她明明认识那么多大官,随随便便找个人就能解决温寒花碰到的麻烦,可她身为妻子,却丝毫不为丈夫分忧解难。
  “看来郑姑娘忘了。”那人叹惋,自嘲一般,“也是……郑姑娘沉鱼落雁,温婉贤良,倾心者何其之多。若非与摄政王有婚约,怕是家里门槛……。”
  “李大人——切莫信口开河。”郑妤沉着脸打断他说话。一个齐公子就够曹氏折腾的,若让曹氏知道她认识地位更高的李殊延,往后势必拾掇她去走动。
  里边那人轻笑出声,喊一声周少卿。周少卿应声,令曹氏跟上到别处喝茶。
  郑妤正想起身,那人却不知何时从屏风后出来,隔着纱帘伸出一只手,把她按回座椅。
  待门关上,但闻一声爽朗笑声,那人弯腰侧身,自下而上跟她对视,眼神轻佻。
  他左手扳着她肩膀,拇指在她衣上摩挲。
  此人着赤朱宝相花纹锦袍,槐黄色腰带束腰,腰佩青金芙蓉玦。那玉珏破碎陈旧,衬不起他雍贵的装束。
  再看他容貌,剑眉星目,面部轮廓棱角分明,予人凌厉威仪之感。偏两颊绯红,嘴角上扬,不至于令人望而生畏。
  “郑姐姐,别来无恙。”他挑眉。
  郑妤呼吸一滞,仓皇逃脱桎梏,跪下叩首:“陛下……”
  “朕还以为姐姐认不得了呢……”李栩坐在她原先坐的椅子上,垂手摸她发髻,“起来吧,朕不喜欢你跪着。”
  郑妤不动声色避开他的触摸,站起退远,跟李栩拉开距离。他已不是七年前的稚童,而是正值年少的帝王,他们之间应该要避嫌的。
  “梨园人多眼杂,危机四伏,陛下当尽早回宫。”郑妤一板一眼劝谏。
  “姐姐!”李栩挥袖,“朕被皇叔一人管东管西已不堪重负,你能不能别像他一样。”
  “陛下此言差矣,燕王殿下……”
  “住口。”李栩不顾身份捂她的嘴。
  郑妤下跪认错:“臣妇失言,请陛下责罚。”
  “你……你!朕这次不是偷偷跑出来的,侍卫皆在暗中保护,你不必担心。”李栩无奈坐回去,“今日是你生辰,皇祖母在寿宁宫设宴,她想见你。”
  第43章 闹剧
  每逢今日, 寿宁宫总要挂上红灯笼,七年里从未间断。
  “太皇太后说,这样就好像姑娘你从未离开过一样。”韦姑姑抹泪哽咽:“太皇太后一直在等你回来。”
  郑妤抬头望着红灯笼, 蜡烛扑闪扑闪,闪得眼睛酸涩。她阖眼,悄悄背过身去擦拭眼泪。
  寿宁殿如故,布局陈设数十年如一日,不曾变过。
  就好像, 宫殿的主人害怕一睁眼就觉得缺了什么似的。
  崔芷沅倚在榻上整理旧物, 她白发多了不少,远远看着发髻已成银灰色。
  “燕燕回来啦?”崔芷沅收起玉镯搁在案上, 朝她招手, “来, 过来,让姨母好好看看。”
  她双腿似灌了铅,迈不过高高门槛, 只呆呆站在门外。嘴唇也像沾染浆糊般, 紧紧黏在一起, 嘴巴张不开,发不出一点声音。
  “姑娘,进殿吧。”韦姑姑戳她手肘。郑妤点头, 提起裙摆, 艰难跨过门槛, 踩着小步走向崔芷沅。
  于一尺开外止步, 郑妤蓄着泪, 屈膝,跪拜, 问安。
  “你这孩子……”崔芷沅又好气又好笑。
  外人皆道这女娘乃闺秀典范,是块母仪天下的料。但在她看来,大可不必事事循规蹈矩。
  她素来是这样跟燕燕说的,可这孩子一根筋,总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还将女官说的冠冕堂皇之言奉为圭臬。
  崔芷沅有些后悔,过早定下他们的婚事,或许反倒害了她。若非准燕王妃的担子压在肩上,燕燕便不必对自己严加要求,可以活得更加率性。
  “起来起来。”崔芷沅牵着郑妤落座。
  崔芷沅摸摸郑妤的脸,又拍拍她的肩膀,感慨万千:“瘦了。”
  千言万语凝结成一句话。就像母女久别重逢,母亲心疼女儿际遇,担心女儿吃不好穿不暖,说多了难免显得矫情,最后都简化成一句“瘦了”。
  “是瘦了点,但身体健康,太皇太后不必担心。”郑妤含泪浅笑,“且天下多少女子苦于肥胖,瘦了也好。”
  “好什么好!瘦脱相了还好啊?你瞧瞧如今这面黄肌瘦的模样,一点都不可爱。”她揪住郑妤脸颊上为数不多的肉,嗔笑道。
  两人对坐,闲话家常。崔芷沅问通渠,问望楼,问一些丹阳的风土人情和奇闻轶事,半句没提她的婆家,也没提起李致。
  天色陡然暗下来,顾歆进殿来请她们移步。郑妤取下披风给崔芷沅披上,搀扶她下阶。
  宴席设在凤仪水榭,郑妤担心崔芷沅受凉,提议道:“秋夜凉,不如将宴席移至殿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