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九天揽月 第517节

  七代祖师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手上掐算,奇道:“还真是,用八种概念合成自我概念,这种法门真正修成之后,原来还有这样的好处。”
  “只要把不朽神通移交过去,你的分身,也可以发挥出武道第七阶的战力。”
  “不过,在此期间,你本体反而没有新的纯阳合道丹可用,除非你分身被杀死,那枚合道仙丹被毁,你的本体,才能凭自身感悟,重新凝聚合道仙丹。”
  苏寒山笑道:“我只要身在玄元宇宙,与万维网几乎共生,近来对众生之红所含奥妙,也有涉猎。”
  “不朽神通离开后,只是影响我的战力,并不影响我的观测能力,我照样可以参悟万象,揣摩庆云。”
  “况且又有祖师意念在此,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这本体,应该都比分身清闲得多。”
  祖师赞道:“很好。嗯,你把断神齿轮也拿出来吧。”
  伏兽神君被击败后,各个维度修建灵气编织站。
  苏寒山那段时间里,无所事事,天天神游,松缓心境,偶尔随手把玩断神齿轮。
  齿轮许多奥妙,也被祖师捕捉。
  “原本我神游诸界,并不能把异界之物带回渊界人间,但是这断神齿轮中,有契合玄元迷宫的痕迹。”
  七代祖师说道,“我借用无界庆云的几分奥妙,应该可以把这齿轮跟你的合道仙丹,一起送回渊界人间。”
  因为苏寒山本体不回去,没有太极印记参与搬运,就连玄帝之首,都没办法送回人间。
  可是断神齿轮竟然能送回去,这也是一大利器,苏寒山非常高兴。
  “好哇,祖师快快施为,我来给天天老神在在的老祭酒一个惊喜!”
  ………………
  渊界人间,中土大楚。
  霜雪覆盖的山崖之上,几个人正在围炉煮酒,品尝瓜果烤肉。
  当年降魔世界里,于和败亡后,苏寒山用青铜神像之身炼制分身,只是草草为之。
  后来苏寒山本体离开人间,分身意念,时常在降魔世界和雪岭沧水穿梭,行走坐卧,缓缓祭炼,逐渐把这神像之体,也炼得灵通自如,只是“五雷定心圈”还留在额头上,如同一圈饰品。
  这分体的样貌,颇显沧桑,要比本体的少年模样,大上十岁左右,满头黑发之间,既掺杂了少许金发,也掺杂着少许白发。
  他着装上,向来是白色衣裳金线刺绣,外面罩了一件金色长袍,又有白色暗绣,是海上仙山的图样,飘渺中不失庄重。
  至于在座的另外几人,除了衣着朴素的获麟书院“祭酒”麻九公之外,都是降魔世界的人。
  分别是包拯、范仲淹、黑妖狐智化。
  苏寒山刚吃了一大块烤肉,正要端着酒杯清清口,忽然神色微动,仰头看去。
  天空中一线金光闪过。
  纯金光芒,仿佛把苏寒山这个分身,从头到脚渲染了一遍,熠熠生辉,有若不朽之物,但转瞬间,又全部收敛,回归平常模样。
  旁人还不明所以,麻九公却是神色剧变。
  “寒山,你这是……”
  麻九公忍不住抬头看了看天空,两只眼睛瞪得滚圆,说道,“刚才那是、是不朽神通的气息吧,怎么会与你如此契合?!”
  “你练成不朽神通了?不对,你这是分身啊,练不练成,跟分身也没关系,也不对,难道你这才是真身?”
  “原来你是个铜像成精的妖怪?!”
  麻九公前来拜访的时候,看到苏寒山第一眼,就瞧出这是分身,本体可能在什么隐秘之处闭关。
  但是刚才那一线金光,直接颠覆了他的认知。
  让他有点语无伦次,以至于说完这一段之后,才想起来一个最大的问题。
  不管眼前的是分身还是本体,苏寒山都应该是武道第五大境,神府的阶段。
  就算突破,也该是进入第六境天人,怎么一下子跳到第七境去了?
  范仲淹、智化他们,对于人间武道了解不算太深刻,本身境界也不到位,不能清楚地感受到苏寒山的变化,可也对麻九公这种表现,频频侧目。
  这位麻九公,博学广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奇门遁甲,药学建筑,无一不精,据说还能掐会算。
  最近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他们心中早就有了这么个博学老先生的形象。
  现在麻九公这样的表现,让他们心中难免啧啧称奇,也让他们间接了解到,苏寒山刚才的变化之大。
  “我这确实是分身,只不过本体闭关,大有进境,又依靠师门前辈指点的一些秘法,才能将不朽神通转移过来。”
  苏寒山掐头去尾,一语带过,笑道,“祭酒前辈何必大惊小怪,我记得当初神威宴时,前辈应该也还不到虚空之境,如今不是同样开辟了虚空秘境?”
  这能一样吗?!
  麻九公在天人境界停留多年,不久前,才趁着各地天材地宝出世,古老强者的气息显露,有所领悟,成功踏入第七大境。
  但他听苏寒山这样一说,也知道对方不愿多提。
  麻九公摇了摇头,手上倒了杯酒,一口喝完,又倒一杯,还是一口干了,连干五杯酒之后,心绪这才逐渐被镇压平静了些。
  “世上虽有青出于蓝,令人欣慰的说法……”
  他捏着酒杯顿了一会儿,感慨道,“要是后浪这样拍前浪,前浪不被拍死,也被吓死了。”
  苏寒山只是微笑,放下酒杯,右手一拂,碧血鸳鸯剑就横在桌上。
  断神齿轮,之前已经出现在他左手中,这时,他对着碧血鸳鸯剑找了找,运起《武圣炼宝法》,人剑心意相通,使宝剑护手的位置出现凹槽,将齿轮按了进去。
  “我门中长辈,对祭酒前辈也有点关注,望气之后,提点我说,祭酒前辈不久后好像要出海?”
  苏寒山收了剑,道,“出海之前,特地在我这里逗留许久,总不至于因为我们这里风景独好吧。”
  “前辈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麻九公看看在座众人,脸色复杂,既是震惊,有一种计划被打破的感觉,又有一种欣喜。
  “我原本到这里来,一是有心跟寒山你们结交,毕竟朋友关系需要多多经营,关系厚了,日后才好互相扶持。”
  “另外就是……”
  他看向包拯,“想要请包道友跟我一起出海。”
  包拯八风不动,泰然自若,其实眼神却落在烤肉之上,思索着要不要再加点糖。
  他在降魔世界审理阴阳,从前事务繁重,现在事事步上正规,心境闲适许多。
  刚才苏寒山那番变化,他是神色变动最少的,犹如老山古岩。
  直到这时有人提他名字,他才抬眼看去,客气的拱手说道:“不知包拯有何殊异,值得老先生看重?”
  第400章 书院
  从中土山阳九郡,出海数十万里,向东遥遥可见一片大洲。
  那里就是东际灵洲,自古以来,就是人族妖族混居之地。
  齐、晋、楚、吴、越。
  中古时代的五大皇朝,古楚皇朝末年,曾经有过一个名叫伍胥山的儒家大圣者,因为家族之仇,逃离楚皇朝的腹地,在诸侯国中,选中吴国公子,辅助建立了一番伟业。
  不过后来,此人被古吴王朝的继任帝王猜疑,想要设法将之铲除。
  可是当初,连古吴王朝的都城建造,都有这位伍胥山参与其中,相土尝水,山川地脉布阵的学问,堪称天下无双,对于自身祸福,怎么会没有预测?
  他提前挖出双眼,悬挂在城门之上,激发出“相地乌瞳神芦大阵”,阻拦吴皇派出的高手,然后假死潜入大江,顺江水之脉,飘流数十万里。
  等他在东际灵洲上岸,找了一片荒山野岭定居,余生之中,开门讲学,随缘收取门徒,儒门道统之中,就多了“东洲原道岭”一脉。
  后来常有中土儒者,乃至别家学士,前来交流学问,名声不绝,很多妖怪拜入门下。
  直到七百年前,这一脉才灭亡于秦朝东征大军。
  七百年过去,历经秦、楚两代交迭,屡次战乱,加上地方小部族的妖怪,又没有太多记录史书的习惯。
  原道岭,已经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荒山野岭。
  最近两三百年,都只有一个牛妖村庄,在这里生活。
  村子南面的打谷场上,村长带着全村的半大孩子,趁着今天日头明亮,不冷不热,一起大声读书,考教学问。
  只见三四百个孩童,小的六七岁模样,大的十四五岁模样,男孩子头上都长着短短牛角,女孩子身上配着野花,盘坐在地上,摇头晃脑的读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村长胡子一大把了,头顶上的毛都秃了一块,两根牛角却是锃光瓦亮,打理的很好,穿着件青布衣服,盘坐在草堆上。
  “牛七七郎,你起来。”
  村长点了个十岁出头的小男孩,“过来展示一下你今年的学问。”
  打谷场旁边,都有木头做的靶子,看起来像是老虎,狮子,野猪之类的东西,全都是实心的。
  牛七七郎手上拿着一根尖锥走过去,但那把锥子本来也是木头造的,而且木质松散,一看用的材料就不如那些靶子好。
  他有点紧张,看了看村长,得到鼓励的眼神之后,才深吸了一口气,双眼专注地看着靶子,绕着一只野猪靶子走了两圈,突然出手。
  笃!!!
  牛七七郎身体猛然向后一跳,拉开距离。
  所有人都看到,那根锥子已经有两寸来长,刺进了靶子里面。
  小孩子们发出喔的惊呼声。
  “好好好,正所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村长高兴的说道,“这是拳谱里面的大道理。”
  “意思说的就是,你力道用的干脆利落,一发就收,该舍就舍,就算是一块木头,也能贯穿目标,不会折断。”
  “但如果你只知道用蛮劲死劲,手上不知道缓一缓,只知道硬往里怼,就算是金子和石头打造的兵器,也会被折断。”
  牛七七郎刚才这一下,就是顺着野猪靶子的木纹捅过去的,而且一感觉到手上阻力过大,立刻松手后跳。
  这样一来,锥子才没有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