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都怕不小心碰到了他,得跪下来求他别死。
当今以孝治天下,古稀之年的老人能有不少减免政策。
如江野这种外表为耄耋之年的老人,见到皇帝都不必行礼。
私下里亲手杀死老人幼童是一回事,大庭广众之下,搞死了耄耋之年的长辈,那无论是谁,这辈子的前途都到头了。
读书人士子都要礼让,普通人又哪里敢拦。
江野仗着人老,倚老卖老,横冲直撞,活活从人群中冲开一条路来。
江城和他隔着一段距离,假装二者不认识。
江野进城自然是来买东西的。
他进了成衣店,老板直接送他两套成衣,不收钱,反而说要沾沾他长寿的福气。
江野不客气地笑纳了,表示你随便沾,沾完能长寿算他输。
江城不同江野,一门心思老祖宗要享受,要吃香的喝辣的。
他去酒楼,酒楼掌柜倒也没敢因为他兜里没钱就为难他,同样是一副免费给吃喝,要沾长寿的架势。
江野摸着自己的白胡子若有所思。
莫非,这才是老祖宗真正的打开方式?
这么看来,先前的他,岂不是走错了路?
甚至有人抱着小孩过来,让他摸头,说沾福气的。
别人都这么夸他了,老祖宗是个正道侠士,是大好人,那自然是真给摸了头的小孩赐福咯。
江野十分慈祥地瞅着这帮对他多加礼让,几乎把他当自家的祖宗对待的后人。
不错,不错,是比申屠老爷还好的好孩子啊。
可惜,他们没有要为国尽忠的想法,不然老祖宗当场就能为他们如愿。
不能为好孩子们达成所愿的老祖宗,深感自己还是做得不够。
他反思自己的时候,江城灰头土脸地找到了他。
找到他第一件事,就是要背上他跑路。
江野:“你干啥了?”
“曾爷爷,我,我遇到了族里的小孩,把他们给打了,以往我都是挨欺负的那一个,这次他们反而被我打了。
他们不服气,就找了个白白的小胖子来,我把小胖子也打了,打了才知道,小胖子是江家老爷的孙子。”
江城对于族中不但不帮助失去家中男丁的孤儿寡母,反而趁火打劫,几乎明抢的事并不知情。
他对族里的印象,还来自于自己父亲的讲述。
在江城父亲的讲述中,族对自己的族人还是很好的。
当年他爹和同族的族人参与科举,就他爹一个人中了童生,族长为此做主给他划分了数十亩上好良田,就为了让他能专心考取功名。
但那是之前,也是族长做主,可目前做主的,不是在京城当大官的族长,而是族长的弟弟。
江家出了个人才,但有且仅有这么一个人才。
哪怕是族长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也是个草包人物,和族长根本没得比。
其余族人也大差不差。
毕竟,原先大家都是泥腿子,裤腿上全是泥巴,哪怕族人发达了,那也是惠及下一代,他们那一代,给他们机会,他们也顶多能识得几个大字。
还要他们和人家十年寒窗苦读的读书人一样,考取功名,那委实有点太为难他们了。
况且,十年寒窗苦读的读书人,屡试不中的也大有人在。
总之,江家这位族长有多英明神武多有人才,他的亲弟弟,就有多废物。
族长在京城当官,家中老母因为不适应锦衣玉食的生活,选择留在老家,继续操心地里的活计。
族长就把老母亲委托给了弟弟照顾。
而且觉得弟弟在替自己尽孝,对这个弟弟格外的好。
第50章 孤儿寡母篇4
亲哥的信任和对自己的好,并没有让江家的二老爷感激涕零,相反,这位二老爷深恨自己的亲哥哥。
亲哥哥发达了,当了大官,没捞他就算了,还把他留在鸟不拉屎的老家,说是照顾老母,可傻子才会放着荣华富贵不要,而是回去当个泥腿子。
他哥越厉害,他就越生气,觉得大家同为兄弟,哥哥厉害,弟弟肯定也不差。
但他至今仍旧只是白身,所得一切,全是靠哥哥荫蔽。
这是为什么?
还用问?
肯定是因为遭到了亲哥的打压呗。
二老爷都快气死了,唯有大肆敛财,兼并土地,看着资产增长,在老家作威作福,当高高在上的老爷,才能叫他心里头稍微感到舒服一点。
他在老家大肆敛财,他当大官的哥哥还要来信,叮嘱他要善待老家百姓,如果有人上门送礼,不许收,全部退掉。、
二老爷不觉得亲哥这是在为自己,为家族好,只觉得亲哥就是自己出头了,怕他也能出头,甚至是超过亲哥,所以带对他多有打压。
合着亲哥在外头吃香喝辣,当皇帝的红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却要留在老家吃糠咽菜。
天下哪有这种道理?
即便有,二老爷也是不认可的。
除此之外还有先前族中有人考中童生之事。
二老爷也去参考了,没中,他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他觉得一定是亲哥对自己的打压。
而后便是亲哥回来,把上好的良田给了考中的早出了三服外的族人这件事了。
那良田是皇帝赏赐的,一共就百亩,他哥直接给出去几十亩。
这等好田不自己留着,那给他这个弟弟啊。
但亲哥不给,而是给了没有关系,只是大家同姓江,曾爷爷的爷爷可能是兄弟的族人。
二老爷心里简直恨得滴血。
但他也没办法,毕竟,他的地位,权势,身份,以及目前的荣华富贵,全靠他哥。
心底再恨自己亲哥,面上也是唯唯诺诺,唯亲哥马首是瞻的。
不能明面上有什么牢骚,那就私底下腹诽埋怨好了。
二老爷就是如此。
亲哥叮嘱他不能鱼肉乡里,他表面应好,实际上坏事干尽。
只是他消息封锁得好,没让消息传出去,传到他哥耳朵里。
最重要的是,他哥目前官运亨通,是大官,权倾朝野的大官,有的是人帮着他一起封锁消息,不让消息外传。
二老爷在老家这儿作威作福,极尽奢靡,而后听到了亲哥传来的好消息,他哥最小的儿子,得了皇帝青睐,尚了公主。
二老爷气得眼珠子都红了,侄子可以,自己儿子也可以。
他哥都当那么大的大官了,尚公主这种一步登天的美事,为什么就不想着他这个亲弟弟和亲弟弟的孩子呢?
二老爷心情不爽利,底下人自然要想法子让主子开心起来。
能让主子开心起来的东西,莫过于金银珠宝,多多的良田,堆积的锦衣华服之类。
正好,赖管事是江府的老人了,恰好知晓江城父亲当年得了大老爷赐下的上好良田的事。
更恰好的是,那段时日正好有个权贵之子来朝城游玩。
权贵之子据说是仰慕大老爷,特意来大老爷老家参观瞻仰出了大老爷这么个人物的地方的。
人来了,但性格非常难搞,而且目空一切,目中无人,对朝城的不屑和对朝城这个小地方出身的人的看不起,那是丝毫没有掩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