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60节

  那天的谈话结束后, 两人都没再对外声张,算是保守了一个共同的秘密。
  与叶满枝这样的小年轻相比,穆兰的想法显然更实际也更长远。
  让光明街成为“公办民助”小学的试点, 走在全市的前面,是个非常容易出成绩的机会。
  既然要做出成绩, 就得按照他们向市里保证的那样, 减轻市局压力, 自行筹款办学。
  而冬天这段时间, 确如小叶所说,可以因为不可抗力因素, 成为一段筹款缓冲期。
  因此, 当她作为光明街的代表, 被市教育局的领导约谈时, 不但提出了修小学可以像修路一样“公办民助”的观点,还详细列举了街道办即将使用的筹款方式。
  比如提前收取学费啦, 组织募捐啦, 信用社贷款啦。
  反正讲得头头是道。
  这让叶满枝不禁再次感慨, 姜还是老的辣, 她还有得学呐!
  回答提问的时间不算短, 等两人从教育局出来时, 双双在心里松了口气。
  能做的她们都已经做了, 办学指标能否到手, 全看市局领导的决定吧。
  叶满枝回去等消息了。
  在此期间,二姐夫徐大军突然跑来家里通知, 二姐在昨天凌晨生了一个闺女,这会儿正在医院呢。
  “昨天凌晨就生了,你怎么今天才来通知?”常月娥一边收拾东西, 一边问,“二丫头身体怎么样?”
  孕妇生产要在鬼门关走一遭,她还从没见过孩子落地两天以后,才来通知娘家人的。
  徐大军眼里都是红血丝,“妈,满玉身体还行。医院那边只有我一个人,我实在抽不出空来通知。”
  “亲家母呢?”
  “嗐,我都不想说我妈,你去了就知道了。”
  常月娥对那个亲家实在是没好感,她也懒得问,收拾了一包东西,把在家的人都喊上,一起去了人民医院。
  病房里,徐大娘正在床边守着产妇和刚出生的小婴儿,见到叶家人进门,立即热情地迎了上来。
  “亲家母,你们可算是来了,快来看看咱家小丫头,长得多俊?”
  这话说得,好像叶家人是故意拖到现在才来的。
  叶满枝懒得跟她逞口舌之快,径自走到二姐身边问:“姐,你感觉咋样?咱妈说给你算着日子,你应该再晚几天才生,怎么昨天就生啦?”
  二姐不想提家里那些事,笑着说:“生孩子哪有准时准点的,该生就生呗!你看到妞妞了吗?跟你小时候长得一模一样!”
  “我小时候长那样吗?”叶满枝望向徐大娘怀里的襁褓,小丫头瘦瘦小小的,暂时看不出什么。
  “咱妞妞的大名取了吗?去派出所上户口的时候,一定把名字取好。因为给新生儿上户口,派出所那边闹出过不少笑话呢!”
  很多新生儿的名字其实是民警帮忙临时取的。
  遇上有水平的还好,一旦碰上那没啥文化的值班民警,取出的名字真是让人一言难尽。
  “先取个小名喊着,大名还没想好呢。我怕取得不好听,要不你这个当小姨的帮妞妞取一个,你是咱家学历最高的。”二姐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她公婆就更不用指望了。
  “你自己生的孩子,想取啥名取啥名,有什么不好听的。不过,”叶满枝想了想,“我给你提一个参考吧,你们实在想不出名字的话,再用这个。”
  “嗯。”
  “我以前想过,要是有了闺女就叫‘骊珠’,探骊得珠。想要取得珍宝,智慧与勇气缺一不可。”叶满枝大方道,“妞妞是姐姐,先给妞妞用吧。”
  她把骊珠两个字写在报纸边缘时,接到通知的大姐两口子也风风火火赶了过来。
  一进来就把两罐桶装奶粉放到了病床旁的小桌子上。
  引得病房里好多产妇和家属向这边张望。
  这年头,能喝到袋装奶粉就很不错了,罐装奶粉实在是不多见。
  叶满金打扮时髦,出手又大方,站在病房里,堪称光彩照人。
  她眼尾上挑,先往妹妹身上扫了一眼,“怎么样啊?听说生了个闺女,老徐家没难为你吧?”
  二姐笑着摇头:“没有。”
  “那怎么隔了一天才通知娘家人来看你?之前都干嘛去了?”大姐斜眼望向徐大娘,并不压低音量,直截了当地问,“不会是你婆婆不满意了吧?”
  老二从小就软和得跟面团似的,被人欺负了也不敢吭声。
  徐大娘有点怵这个当演员的叶家大闺女,赔笑道:“昨天太忙了,没来得及通知你们。满玉生了个大胖闺女,我有什么不满意的!你们先坐着,我去打点热水,给你们倒水喝。”
  话落,提着暖瓶就出门了。
  大姐将脖子上的丝巾解下来,小羊皮背包放到一边,坐到了病床边。
  叶满枝觑着她的一系列动作,无奈地把脑袋偏向一边,又看见了柜子上的两罐奶粉。
  大姐每次回娘家都出手大方,打扮得花枝招展,生怕大家不知道她过得好似的。
  她打量着那两罐奶粉,又听大姐问:“你婆婆真没为难你?”
  徐家老两口一直盼孙子,老二好容易怀孕了,却生出个闺女,他俩能满意就见鬼了。
  “真没有!”二姐怕她误会,只能说了实话,“我公公不太满意,昨天来医院看了一眼就走了。但我婆婆态度还行,她要竞选居委会主任,就算心里不高兴也不会表现出来。最近逢人就说,生男生女都一样。”
  叶满枝惊讶地问:“徐大娘要竞选居委会主任啊?”
  二姐无奈点头,“她是我们居委会糊纸壳小组的组长,好像是居委会的什么委员,她说自己也能参加竞选。因为要参加竞选,连我的月子都没工夫伺候。这两天一直是大军在医院陪床,否则也不会等了两天才抽出空来通知你们了。”
  “居委会主任要有一定威望,也要有群众基础,”叶满枝疑惑道,“她在你们那片的群众基础这么高吗?”
  二姐冲她俩招招手,让两人靠近些,小声透露:“她这几天总在家里招待附近的居民,每天光是待客的热水就要烧好几壶。”
  叶满枝很有职业敏感度,不由瞪大眼睛问:“你婆婆不会是想贿选吧?”
  居委会主任的工作虽然琐碎,但在群众中很有威信。
  街道组织的小手工业,一般都是把任务下到居委会的,然后由居委会主任负责往各家派发任务,组织闲散劳动力搞生产。
  每人能赚多少钱,与接活数量有关,居委会派得多,自然就能多赚。
  所以,别看居委会主任不是干部,其实手里还是有些实权的。
  而且街道还会给居委会主任每月发放3-5块钱的补贴。
  这也算是一个进项了。
  徐大娘竞选居委会主任的动机很好猜,但是她怎么感觉徐大娘那么不靠谱呢?
  二姐琢磨片刻说:“不像是贿选,她就是请大家来家里一起糊纸盒、说话聊天,然后招待点热水,连瓜子都不舍得给人吃。”
  “算了,她的事你就别管了,要是能选上居委会主任还是好事呢,”叶满枝笑道,“真当了主任,她得严格要求自己,甭管她心里咋想的,大面上必须过得去。”
  二姐也跟着笑,双手合十在半空中拜了拜,“但愿她能选中吧!我不求她帮我带孩子,让她去外面挥洒热情吧!”
  姐妹三人一起笑了起来。
  *
  二姐生了孩子,老叶和常月娥准备了好多红鸡蛋,送给亲戚朋友,还有二姐的领导同事。
  至于徐大军的领导和同事,老叶坚决不管。
  叶满枝跟着三哥四哥一起送鸡蛋,本以为送给家里的亲戚就行了,没想到常月娥又给她塞了十个鸡蛋,让她送给朋友。
  “我二姐生娃,又不是我生娃,送给我朋友干什么啊?”叶满枝把鸡蛋推回去,“青梅那边我已经送过了。”
  收了她的鸡蛋以后,人家还得回礼,关系普通的朋友没必要送。
  “反正添丁进口是喜事,给你十个鸡蛋,你跟谁关系好就送给谁。”
  常月娥就差明说把鸡蛋送给小吴了,但是碍于老头子的要求,她又不好直说,只能将鸡蛋再次推回去。
  叶满枝倒是想过给吴峥嵘送几个喜蛋。
  但是厂里自主研发的第一辆军用卡车终于下了生产线,他需要跟车一起去北京,与沈厂长一起参加国庆献礼。
  今天傍晚就出发。
  叶满枝往闹表上看了一眼,已经五点多了,不知他现在启程没有。
  她把鸡蛋放在布兜里,又挑了几个水果放进去,提着布兜快步出了门。
  走到厂门口的时候,正好碰上一列车队从厂里开出来。
  这种车队是不能拦截的,她心知吴峥嵘肯定在某一辆车里,但车队已经启程了,她只能站到一边给卡车让行。
  最后一辆车缓缓驶出,来到她身边时突然放慢了速度,穿着全套军装的吴峥嵘从副驾车窗探出头来,眼里含着笑,语气却异常严肃地问:“小叶干部,有什么指示?”
  叶满枝愣了一下,目光快速扫过司机和后排的两名军官,赶忙将布兜递进车窗,她没过多解释,只说了句“一路顺风”,便冲他挥手道别了。
  吴峥嵘温和地笑了笑,向她敬个军礼,而后示意司机启程,紧随前面的车队扬长而去。
  望着空中扬起的尘土,叶满枝心里有点怅然。
  她要是跟吴峥嵘结婚,成了军嫂,以后不知还要面对多少次离别。
  哎。
  她怏怏地走回大院,习惯性地走去甲字16号信箱。
  吴峥嵘离开得匆忙,她心里本来不抱什么希望的,结果信箱打开后,里面竟然躺着一沓票证!
  其中有好几张军用粮票,军用肉票,还有两张红糖票和一张五尺布票。
  肉票和红糖票是给二姐的,祝贺二姐弄瓦之喜。
  其他的票就归她了。
  叶满枝将票证收好,心情重新明媚起来。
  离别之苦其实不算什么,并不是不能忍受的。
  嘻嘻。
  叶满枝当天就买了几个猪蹄带回家,让常月娥炖好以后,给二姐送过去。
  “她那个婆婆整天也不知忙些什么,”常月娥接过猪蹄抱怨,“我去了好几次,每次都见不到她的人影,媳妇的月子不管,孙女也不照顾。”
  “徐大娘要求进步呢。”叶满枝好笑道,“她想当居委会主任。”
  “嘁,她要是能当居委会主任,我就能当街道主任!”常月娥顿住动作问,“她不会真要当主任了吧?”
  “哈哈,说不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