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31节
“那咱们就试试。”
……
然而,邀请苏联专家或家属参加支会的第一次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656厂是绕不过去的。
当天从区里回来后,穆兰就跟656厂的张副厂长打听了邀请的具体流程。
据张副厂长所说,向厂里发一份带有受邀人名字的邀请函,再附上一份活动内容详情,厂部通常能够批准。
但是,只有厂部批准还不够,这事还需要军代室点头。
除了负责装备订货、军工产品的检查验收,军代室还掌握着厂内监控和保密工作。
邀请外国人参加活动,必须与军代室报备。
穆兰不是什么假清高的人,平时维护各方关系,就是为了能在关键时刻说得上话,方便开展工作。
街道办这四个新同志,当初都是递条子进来的。
谁是谁介绍来的,她心里一清二楚。
所以,去军代室报备的那天,她把叶满枝也喊上了。
甭管有用没用,反正熟人好办事。
“小叶,当初还是吴团长把你推荐给咱们街道办的,我一直没问,你俩是怎么认识的?”
对于这个问题,叶满枝早就打好了腹稿。
从她第一天上班,就等着领导开口询问了。
可惜谁也没问过。
此时突然被穆主任问起,她心里有一种“终于来了”的解脱感。
“主任,我爸跟吴团长认识,他俩在工作上有些交集。”
两人相过亲的事情不宜再提,老叶跟她交代过,要是被人问起与吴峥嵘的关系,就往他身上推。
穆兰听后点点头,与她之前猜想得差不多,大人之间有交情,才会帮着孩子办事。
她心里有了数,便不再多问。
在门口做过登记后,带着人走进了656厂的大门。
双方提前约过见面时间,她们来到军代室的时候,接到门卫电话的吴峥嵘已经等在办公室门口了。
穆兰感受到了对方的尊重,心中熨帖,快走几步,热情地与吴峥嵘握手。
“吴团长,好久不见,终于有机会来你地盘上叨扰了!”
“穆主任是稀客,欢迎欢迎,快请进吧!”
两位领导在前面握手寒暄。
而看着这一幕的叶满枝忽然惊觉,自己工作快一个月了,似乎从没与人握过手!
平时在办公室里用不上,与街坊握手会显得太客气,但是与其他单位的同志见面时,她也没握过手啊!
她恍然记起,大姐刚上班那会儿好像回家提过一次,男同志一般不会主动与女同志握手,男女之间握手,应该由女同志先伸手!
她与吴团长几次见面,从没握过手,但刚才穆主任主动伸手,人家就握手了!
这种社交礼仪,要么有人提点,要么全靠自己细心学习,否则根本就参不透。
她心里有点懊恼,不知道自己之前那一个月的表现算不算失礼。
希望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吧。
因此,在两位领导寒暄过后,叶满枝也主动伸出右手,打招呼:“吴团长好!”
他俩见面是从不握手的,吴峥嵘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带着薄茧的手与她柔软的掌心相贴,笑着说:“小叶同志好。”
叶满枝心里莫名有些激动,不是因为握手对象,而是因为这是她第一次与人正式握手!
从这一刻开始,她感觉自己终于蜕变成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了!
她正这样想着,就见吴峥嵘转向穆主任,语气熟稔地问:“小叶在咱们街道办表现怎么样?没给您添麻烦吧?”
“哈哈,没有没有,小叶这孩子表现十分出色,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是已经帮助群众解决了不少问题,同志们的反响非常好!”
应对这种客套询问,穆兰也算驾轻就熟了。
刘金宝与小叶的情况差不多,有个叔叔是管粮库的,她每次从粮库附近经过,都要被问问金宝在单位工作咋样。
这与家长询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是一个意思。
一是表示关心,二是想让领导多关照关照。
她们今天是带着任务来的,小叶的父亲又跟吴峥嵘有交情,穆兰自然不吝多说些表扬的话。
“咱们街道马上就要成立‘中苏友好协会光明街支会’了,小叶这孩子工作热情很高,协助我负责支会成立的筹备工作。”
短短几句话,穆主任说过两次“小叶这孩子”。
吴峥嵘眉眼间有些微不可察的笑意,神情略显古怪地看向站在领导身后,眼观鼻鼻观心的叶满枝。
不知她是如何跟人解释两人关系的。
但她能用上的说辞,无非就是那一两种。
可以肯定的是,这姑娘并没透露两人相过亲的事实。
吴峥嵘微哂,再次看向穆兰时,一本正经地附和:“您说得对,小叶这孩子一直很不错,以后还要麻烦穆主任多指点多关照。”
第20章
由于工厂规模太大, 关系错综复杂,厂子弟喊人时的称呼,是随着父辈走的。
也就是说, 要看父母与对方是什么关系。
如果这个人是父母的同事,那么无论对方年轻还是年长, 厂子弟都要礼貌地喊一声叔叔、阿姨。
所以, 上次偶然听见周牧喊“吴叔叔”的时候, 叶满枝虽然觉得别扭又好笑, 却并不惊讶。
周副厂长与吴峥嵘是一个班子里的同事,这一声“吴叔叔”是他应得的。
但是, 叶满枝跟周牧可不一样。
她跟吴峥嵘相过亲呀, 这关系辈分可就不能从父辈那边论了。
听到对方说出“小叶这孩子”的时候, 叶满枝觉得这人不但占了她的便宜, 还是个促狭的假正经!
她实在没憋住,站在穆主任身后, 偷偷瞪了他一眼。
吴峥嵘瞥见后笑了, 对穆兰说:“天气挺热的, 咱们进去聊吧。”
天花板上的吊扇呼啦啦地转着, 秦祥往办公室里多加了一把椅子, 然后殷勤地问:“穆主任, 您喝茶还是汽水?”
“喝什么还能选啊?哈哈, 在我们街道办全都喝大叶子茶。”
“嗐, 我们平时也是大叶茶,这不是知道您要来嘛, 领导特意让买的冰镇汽水!”
“哎呦,吴团长太客气了,别破费了, 我们喝茶就行。”
穆兰出来办事,还从没受到过这种礼遇呢!
街道主任是科级干部。
而六五六的处长科长一抓一大把,把她放到人家厂里根本不够看。
若非两家单位合作密切,她又是街道办一把手,基本上没什么机会出入厂长和军代表的办公室。
她要喝茶水,秦祥没有异议,继而问:“小叶同志呢,喝汽水吧,我们领导特意安排的,喝汽水解暑!”
吴峥嵘实在看不得小秦那副殷勤样子,招呼道:“给穆主任和小叶拿两瓶汽水,你就出去吧,我们还有事要谈。”
秦祥敬礼称是,一边往外走一边腹诽,上次来还是小叶同志,这次就是小叶了。
他家团长肯定是有情况的!
客套话说了,汽水也喝了,穆兰今天是为正事而来的,趁着气氛好,将她们想邀请苏联专家的事情简单介绍了一下。
吴峥嵘接过申请表,扫了一眼就放到了手边,问:“穆主任,您有想要邀请的明确目标吗?”
“没有没有,我们对厂里这些专家不了解,也没接触过,肯定不能绕过656厂与他们联系呀!”穆兰爽快道,“我们不挑,厂里给我们安排谁就是谁,只要是苏联人就行。”
吴峥嵘眉心微蹙,沉吟着开口:“这些专家是来支援656厂建设的,与咱们不是从属关系,厂里无权指派他们。而且你们搞的这个活动要进行公开演讲,到时候听众可能不会少,这不只是656厂内的事情,我需要向上级汇报。”
“啊,那这周末之前能收到答复吗?”
吴峥嵘摇头。
今天已经是周四了。
穆兰退而求其次,问:“要是只邀请家属介绍一下苏联风貌呢?也需要向上汇报吗?”
她听说专家与家属不是一个单位负责的。
吴峥嵘没说是否需要上报,只问:“你们有人选吗?”
穆兰连俄文都不会说,哪里认识什么苏联家属。
但她们来之前研究了两套方案,最好的结果当然是请到一位苏联专家,但是如果厂里审查严格,他们就邀请家属。
“小叶,你不是认识一个苏联姑娘嘛,你跟吴团长说说具体情况。”
叶满枝忙道:“那姑娘叫奥利娅,她说自己是希格乔夫的女儿。”
吴峥嵘点点头,专家组里有一位叫希格乔夫的。
“奥利娅是拉大提琴的,好像挺喜欢咱们的民族音乐,经常来我们业余国风音乐会观看排练……”
不过,她来街道办上班以后几乎每晚都有活动,这个月的几次排练都被她推掉了,已经挺长时间没见过那姑娘了。
吴峥嵘听着她的介绍,指节在腿上轻点了点,沉默一阵后,起身走出办公室,对外间的秦祥交代了几句。
重新坐回来后,对二人提议:“还是先确定这位奥利娅同志是否愿意出席活动吧,其他的咱们稍后再谈。”
叶满枝等的就是这句话,从挎包里翻出通讯簿,得到许可后,借用他办公桌上的电话,请总机帮忙接通了希格乔夫先生的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