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刘盈笑眯眯道:“我乐意,我开心!”
  老伯被刘盈噎得说不出话。
  他本应该感激,但又有些憋闷,竟没有第一时间表现出自己对刘盈的感谢之情。
  待他回过神,刘盈已经换了个话题,问他们渔樵狩猎之事。
  乱世很矛盾。
  道路旁都是饿死人的尸骨,尸骨上卧着的野狐野兔却很肥美;
  村庄附近的小山坡寸草不生,都被砍了拔了当柴火,再远一点的山坡上的密林中,老虎悄悄探头;
  小河道中别说鱼虾,连水草都捞不到几根,大江大湖中鱼多得能冒出水面,河滩上河蚌密集,《三国志》记载,袁术的大军曾靠捡河蚌充当军粮……
  人少了,“野味”便多了。只是活着的人不敢离开聚集地,无“福”享用。
  他们不敢去茂密山林中求食,山林中的野兽却能趁着人烟稀少下山食人。
  不是时时刻刻都有乱军掠夺,乡勇大部分伤亡,都是阻止野兽下山。
  什么老虎、野猪、熊瞎子,权贵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都是乱世中乡人的活阎王。
  若村庄的柴火不够了,乡勇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密林中砍柴火。
  其实盛世也差不多。
  盛世人口多,村庄城镇附近的柴火更难寻。樵夫走个几日,入深山砍柴,再返回村庄城镇贩卖,常能养活一家人。若稍好一些的木炭,有时候价比黄金。
  下水打鱼,入山砍柴,赚得比寻常种地多,若是熟练的猎手,还能免徭役,就是危险了些。
  刘盈和他们交流狩猎经验,询问他们附近山林情况。
  他又向村人传授了一些好用的狩猎和打鱼工具,比如宋时才出现的刺网。
  若在黄河丰水期,刺网应该能捞到不少大鱼。
  刘盈告别一个村庄,在马车上写写画画,记录下村庄的位置,和他们在乱世中保命的经验。
  尤其是见缝插针耕种收获的经验。
  这些都是萧何要求刘盈带回去的资料。
  乱世中耕种的经验若用在盛世,就算遇到荒年也可以熬过去了吧。
  还能活下去的村民个个凶悍狡诈,和淳朴没有半点关系。
  刘盈白送东西,原本该是被当冤大头欺负。但他带着精兵,路上遇到的劫匪虽在遭遇战后永远不能再说话,也能帮他宣扬战绩。
  一个强大的人做好事,村人就不会得寸进尺。
  他们会表现出自己的感激,会替刘盈扬名,甚至会从牙缝里挤出粮食,来感谢刘盈对他们的帮助。
  还有些家中已无老小的乡勇,在全村人的支持下,拿着村人凑出来的武器马匹,跟随刘盈离开。
  刘盈说要趁机征兵,但没有一次主动征过兵卒。有人跟随,他就收下;若这一处没有人跟随他,他就笑眯眯地挥手离开,神色没有半点遗憾不满。
  有些乡勇,在刘盈离开好几日后,追上了刘盈。刘盈也不担忧对方是否是奸细,统统编入队伍。
  孙策提出异议,刘盈笑着答道:“我相信你我带兵的实力。就这些流匪,即使摸清了我们的情况又如何?摸清了我们的情况,他们反倒是不敢来了。”
  孙策和刘盈打赌。他不信流匪有这个头脑。
  打赌的结果当然是刘盈获胜。
  沿路的黄巾军残余和黑山军只零星试探了刘盈几次,就算遇到刘盈,也会派人来打声招呼,主动绕路离开。
  刘盈的脾气很好,除非匪徒主动袭击他,或者碰巧遇到匪徒袭击城镇,否则他不会主动出手。
  黄巾军势力已经很微弱,不敢与刘盈硬碰。黑山军的头领居然主动拜访刘盈,询问刘盈可否学习刘盈传播的耕种渔猎经验。
  刘盈的小伙伴们惊诧地发现,黑山军名义上是匪徒,实际上已经与许多城镇“狼狈为奸”,仿佛割据军阀。
  他们不仅干着乡勇的活,甚至劝课农桑,包揽诉讼。虽然他们会劫掠路人,但大部分军粮都来自自己的屯田。
  这一点,倒像是张角还活着的时候,黄巾军最初的模样。
  刘盈进入黑山军的地盘后,几乎没撞见黑山军主力,便是沿路村人通知黑山军避开的缘故。
  “好啊,你们想学什么?”刘盈十分慷慨地分享了自己教授给沿路村庄的一切,“你们好好干啊,能不劫掠就别劫掠。干得好了,等袁绍和曹操他们打完,或许就来招揽你们,避免一场大战了。”
  黑山军头领问道:“将军为何不招揽我们?”
  刘盈答道:“我倒是想,但你们大多是当地人吧?乡土难离,你们想护一方乡亲安稳。我能招揽你们其中几人,但招揽不了整个黑山军。”
  黑山军头领又问道:“将军可以留在这里。”
  正低头擦拭武器,不想和匪徒说话的孙策猛地抬头。
  刘盈叹了口气,道:“抱歉,以我目前的力量,留在这里也待不住。我先回益州,待种个几年田,再来收拾河山。”
  黑山军头领向刘盈拱手抱拳,不再多言。
  他带走了刘盈给的图纸,留下了不少粮草。
  他还向刘盈承诺,刘盈还在赵地时,黑山军不会攻打赵地豪族的坞堡,以免刘盈为难。
  黑山军头领走后,孙策瞪大眼睛:“为难?我们为难什么?”
  刘盈道:“他认为我会为难。”
  孙策默默地看了刘盈一眼。
  刘盈嫌弃地瞥了孙策一眼:“想说什么就说,别扭扭捏捏,像被我始乱终弃的小媳妇。别坏我名声,你的脸再好看,我也对我妻子一心一意,看不上你。”
  孙策差点被刘盈的戏言给恶心吐了。
  他气得要用长矛戳刘盈一个窟窿。刘盈轻松避开。
  孙策骂道:“你这张嘴,怎么能活到现在?”
  刘盈歪头:“因为我很强?”
  孙策:“……”打死这只张盈算了,他不需要这样的朋友!
  闹了一番后,孙策自在不少。
  他开玩笑道:“真的?你妻子那么好,回益州介绍给兄弟看看?我倒是要看看,何等的奇女子,能收得了你的心。”
  刘盈道:“介绍不了。早死了,死透了。我儿子都死了。”全都死了好几百年了。
  孙策表情僵住。
  他本应该说“节哀”,但刘盈那满不在乎的表情,“节哀”二字实在是说不出口。
  孙策郁闷道:“你开玩笑吧?”
  刘盈见孙策果然郁闷,乐呵呵道:“没骗你。具体什么原因,以后可能告诉你,也可能永远无法告诉你。如果你跪下叫我一声大王,我立刻和盘托出。”
  孙策只当刘盈又开玩笑,没放在心上。
  他懒得理睬刘盈的玩笑,刘盈让他有什么说什么,他便把最近心里的疑惑讲了出来。
  孙策道:“张盈,你做这些事有何用?是积攒声望吗?这些声望抵得过你送出去的好处?”
  同行这么久,孙策若看不出刘盈想与袁绍等人比一比的志向,就是眼瞎了。
  如刘盈告知匪贼头目所言,刘盈不可能留在河北关中,也留不住。
  他在此地有了名声又如何?何况这些名声并非是在士族中,士族不会因为刘盈对庶人好,就来投奔刘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