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渠犁城原本是只有一座绿洲城池的渠犁国, 是匈奴的附属国,没有及时派使臣来拜见刘盈。
比起其他只要投降和赔偿就被放过的西域小国, 渠犁被重点杀鸡儆猴,王族被屠灭。
刘盈选中的渠犁, 后世在尉犁县一带, 是在汉武帝建立,汉昭帝恢复的汉军的屯田地。
渠犁在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的南边, 淡水资源丰富。
博斯腾湖如今叫“近海”。占据近海的是一个较为强大的西域国焉耆。
如果不是兵力不够, 也没有足够的人口迁徙屯田,刘盈更倾向于吞掉整个焉耆屯田。
现在, 弱小可怜超无助的汉军能在渠犁城站稳脚跟就算不错了。
当汉宣帝时建立西域都护府,渠犁是西域汉卒最大的屯田地之一, 但也就只有几百兵卒。
刘盈经过战争得到大量奴隶、粮食、工具, 提前在这里开垦,希望开春后,这里能屯兵超过一千人。
这些汉卒, 他都会赐予奴隶。
在中原,奴隶制好不容易慢慢变成了封建制度;汉军到了西域,又变回了奴隶制。
刘盈看到被绳子绑着手的青壮奴隶,没什么特别的排斥感,只担心奴隶会不会听话。
几百汉卒都有足够的柴火和毛皮,再加上西域诸国都不想打仗,汉卒没有减员。
勋贵子弟可能身体底子好,也没有生病的。
当河套平原的冰雪开融,刘盈看着人在渠犁种下第一茬的小麦、大豆、粟米混播的种子,刘邦派了两千人来“请”刘盈回长安。
一千人驻守楼兰,一千人驻守渠犁城。
除了两千汉卒,刘邦也送来了工匠和奴隶,协助汉军屯田。
留驻楼兰的将领也已经确定。萧延自请镇守楼兰国这个丝绸之路的起点,曹窋也请求留驻渠犁城。
楼兰就罢了,想回来还算容易。渠犁城在丝绸之路的中端,北方是较为强大的焉耆国,焉耆国东北边是当匈奴缓过气后,肯定又会投向匈奴的车师国。
刘盈在渠犁城屯田,不仅是给沿路的汉商、汉使提供补给,更是为以后出兵焉耆国、车师国做准备。
匈奴人缓过气来,也一定会通过车师国出兵渠犁城。焉耆国大致是坐山观虎斗,两不相帮的。
刘盈站在楼兰最初选定的屯田城池,已经不能使用“恐惧光环”。而在汉卒更多的渠犁城,他仍旧可以使用恐惧光环。
楼兰国有新的楼兰王,系统认定楼兰国此时也算大汉实控领土;渠犁国已经成了大汉的渠犁城,但系统仍旧认为此地乃是“异国他乡”。
曹窋留守渠犁城的危险可想而知。
刘盈关切道:“曹兄长,萧二兄就罢了,萧伯父还有萧大兄和我家壮壮,死了就死了。你是曹伯父独子,我可不想看到曹伯父白发人送黑发人,一尸两命。”
曹窋和萧延同时嘴角抽搐。
太子真是厉害,关心人的话总能说得像骂人。
曹窋坚持要留在渠犁,刘盈便也不劝了。
不过他没有立刻回去。
他决定再在西域待一年,把所有事理顺再回去。
反正阿父已经戒酒戒色,肯定活得到明年。
西域之事才开了个头,刘盈不信任其他人,定要自己打好基础,才能回去。
他知道待自己这次回长安,恐怕就很难再乱跑了。
这将是他最后的肆意妄为。
刘盈不离开,跟随他的勋贵小弟也都留下来吃苦。
吃苦吃习惯了,他们竟喜欢上了这艰苦的生活,大概是被虐上瘾了。
几个月后,刘邦正在啃凉水镇过的甜瓜,得到了无人从西域返回的消息。
刘邦抹了抹胡子上的甜瓜汁:“他是打算等朕驾崩后,率领他的西域军团打回长安?”
吕雉优雅地用银签子扎着切成小块的甜瓜送进嘴里:“若陛下能言辞严厉一些,盈儿肯定会回来。陛下为何不下令将太子绑回来?”
刘邦不说话了,继续闷头吃瓜。
吕雉用帕子擦了擦嘴角:“陛下,我早就说过了,你太溺爱盈儿!”
刘邦继续吃瓜。
吕雉碎碎叨叨念起了刘邦对刘盈的溺爱。
刘盈小时候就胆子大到敢带着当时还没见过血的曹窋等人去夺丰邑,刘邦不仅不阻止,还总是纵容,命令汉军听刘盈的命令。刘盈甚至能随便拿着汉王印和兵符玩!
章邯曾经委婉向吕雉哭诉,太子当着陛下的面拿走自己的虎符和小印,陛下全当没看到,事后又训斥自己丢掉了虎符和小印。
吕雉安抚了章邯,转身就去找刘邦吵架。
可刘邦总能说服吕雉,让吕雉无法管教刘盈。
再加上吕雉对刘盈也有愧,实在是狠不下心训斥。
吕雉也怀疑,就刘盈那狗性子,训斥有用吗?她和刘邦把刘盈按着揍也没见有用过。
就这么一个孩子,她能怎么办?
吕雉抱怨刘邦,刘邦就闭嘴听着,脸皮十分厚。
待吕雉抱怨完了,刘邦道:“盈儿很任性,但心里有数。明年他开春时,他肯定会回来。他知道,我已经老了。趁着我身体还成,再让他肆意一年。”
吕雉脸色一沉,双手抓紧了袖口:“陛下,你的身体很好,请不要说不吉利的话。”
刘邦笑道:“我的身体如何,我自己知道。这样强撑着也难受。”
他保持着笑容,叹了口气:“看着盈儿任性的混账模样,生气是生气,但也很欣慰。你我这么累,不就想让孩子过得好?他很快就会变得成熟稳重,不差这一年。”
吕雉嘴唇动了动,垂下头。
如以前那样,她又被说服了。
刘邦擦了擦手中的甜瓜汁,轻轻拍了拍吕雉的手臂:“你比我年轻,身体又很好,肯定还能陪盈儿很多年。有你护着,盈儿也不一定会变得成熟稳重,哈哈哈哈。”
吕雉抬头,狠狠剜了刘邦一眼。
刘邦笑得更大声,似乎对以后只有吕雉一个人为刘盈焦头烂额而开心不已。
屋内还有其他重臣。
被刘盈拐走的勋贵二代的长辈都在屋内。
他们本来装出一副担忧生气的模样——虽然最初他们确实很担忧,听闻平时很废物的儿子跟随太子立下军功,他们就有些不希望儿子这么快回来了。
不过陛下皇后很焦急,萧相国也很生气,他们便装着和帝后、相国站在同一战线。
听到帝后的对话,他们担忧的神色都装不出来了,变成了真正的焦急和悲戚。
刘邦的身体确实是没问题的,连药都好喝了。
但刘邦却坚信自己已经快到了寿终的时候,不断对身边人灌输这个念头。这让他身边的人都很生气,很难过,也很……无可奈何。
别说王,就是寻常人家的老人,也不会把“我快死了,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的不吉利话挂在嘴上,陛下你……唉。
“好了,盈儿都镇守西域了,其余地方不能让盈儿操心了。不然他回来,还不知道怎么嘲笑我等。你们都是盈儿长辈,应该不想被他们嘲笑。”刘邦笑着转移话题,“根据以前的经验,跟随了盈儿的孩子大多都会变成不孝子。若你们没用,他们是真敢嘲笑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