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肌肤上点点盛开蔷薇色的小花,又渐次褪却……
  *************************************************************************
  冰儿在一阵剧烈的痛楚中突然明白了自己的不同。
  那一瞬间她呆了呆,便觉耳际一道热逐渐转凉。英祥撑起上身,怜惜地问:“是不是弄疼你了?”轻轻舐去她眼角流向耳边的一道泪痕,味道是咸涩的。冰儿轻轻摇了摇头,闭上眼睛……
  英祥抱着她不肯放手,沉沉地睡去了。冰儿听着他平稳的气息,却怎么都睡不着,隐隐还能听见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润物无声,把她的思绪一点点带到从前,只是千丝万缕,串不成一幕实景,偶尔转头看枕边人,犹觉得惶惑,仿佛一切只是梦境一般。
  也不知过了多久,门外隐隐有些响动,冰儿知道是服侍的人已经起床到位了。细细谛听,细微的雨声却是渐止了。
  总算是捱到五鼓,窗户颇亮,雨过后看来是个好天。起身时,苇儿带着一同陪嫁来的侍女、嬷嬷们进来磕头道喜。英祥吩咐赏赐,大家又是笑语盈盈,早生贵子的话说了一箩筐。然后两个女子为英祥更衣梳洗,两个为冰儿更衣梳洗。王嬷嬷则把帐子理顺,挂在帐钩上,外一层大红百子缂丝,内一层大红凤尾罗,仿佛还残存着昨夜火烫的温度。床上是大红织锦的丝绵被子,微微熏着苏合香,被幅凌乱,上面织就的一对龙凤正纠缠不分,王嬷嬷把被子一抖,那对龙凤平服地分开,又被王嬷嬷卷裹着交给旁边的人抱出去晾晒。被子下面铺着大红床单,虽是极厚的丝,也经不起如此蹂躏,连同着边上的丝穗,起伏如山岭沟壑,硬生生显出一条条折痕来。床单中间,是一方白色绸子的喜带,几点新红散缀期间。王嬷嬷便是心头得意,故意大喇喇地捧起喜带,从英祥眼前走过。
  冰儿一脸恼色,跺着脚冲王嬷嬷道:“还不收起来!”
  英祥脸也微微有点红,唇边却是忍不住的笑意,轻声道:“收吧。”
  王嬷嬷笑道:“是。”哪里会收,还得向福晋道个喜呢。
  苇儿含笑为冰儿换上另一件大红吉服袍,绣着石榴百子、五蝠牡丹,尽是吉祥图案,领袖口均是银狐毛出锋;又依次戴上首饰。另用一块巾帕掖在领口,服侍着擦牙洗脸。一名小丫头打开妆奁的镜袱,两尺见方的西洋玻璃银镜亮晃晃的。
  苇儿笑道:“恭喜公主,如今是一家主妇,今日该开脸呢。”挥手示意小丫鬟取来鸭蛋、粉盒、五色丝线等,负责开脸的是王府中一位“全科”的女性亲属,也穿一身红,喜气洋洋过来服侍,边用红色丝线为冰儿绞去脸上及额角的毳毛,边唱着吉祥歌曲:“左弹一线生贵子,右弹一线产娇娘,一边三线弹得稳,眉毛扯得弯月样……”
  冰儿只好任她摆布,好容易仪式完了,照照镜子,果然觉得皮肤变得更白了,四鬓刀裁一般,直直浓浓的眉毛也被修得细弯了。原本细碎披散的额发,用抿子蘸了刨花水抿在两边,露出光润的额头,头发也用金镶玉的扁方挽起,插戴绒花和钿子,后面不扎辫子,而是梳成了燕尾。
  苇儿又从妆奁里依次拿出粉盒、胭脂盒、黛青,伺候冰儿梳妆。冰儿素来讨厌打扮,只略拍了点水粉,抿了抿胭脂,两弯长眉也不消再描画。头发结好,正了吉服冠,冰儿马马虎虎一看镜子,便说“好了”。
  早有小丫头捧来两盏甜羹汤,苇儿轻声道:“公主先用点,一会儿郡王爷和福晋要来请安。”
  冰儿瞥见英祥正气定神闲在那里喝羹汤,轻声问苇儿:“上次王嬷嬷说过礼数,可我给忘了。一会儿见礼,怎么弄?”
  苇儿也轻声道:“按制度,见公主如面君。他们行大礼,你坐着受就是了,若是客气些,偏过身子,或是还上半礼都可以的。”冰儿朝外边努努嘴。苇儿一看,正是英祥,笑着轻声说:“按说,额驸爷见你,也是面君礼。”
  正说着,外面通传,说王爷福晋已经到了,在门外求见请安。
  冰儿忙拿帕子擦擦嘴,道:“赶紧请王爷福晋进来!”自己坐到正厅里上首的位置,王嬷嬷等人,挺胸凸肚地立在身后。英祥面上微觉不大自然。萨郡王和福晋到前面,恭恭敬敬请了安,又行了大礼。冰儿站起身避过,朗声道:“往后都是一家子人,免了这些礼数吧。”
  萨郡王称是,福晋却道:“谢公主体恤。”
  冰儿便请二人坐了,亲自奉茶上来,道:“媳妇年幼愚鲁,平日皇上见我有失仪的地方也常常提点指教。如今你们就是我的父母,若有过失,请只管面刺管教,媳妇定当改过。”虽然是官样文字,冰儿说得倒是恳切,萨郡王夫妇见冰儿毫无傲气,心里不由一宽。福晋含笑道:“公主蒙皇上皇后亲自教养,臣妾等不知何年修来的福分,怎敢谈‘管教’二字?只愿公主额驸早生贵子,长命百岁,也是我们做父母的福分。”她的眼睛瞟向儿子,他一脸满足的微笑,福晋心里一宽,欣慰得略感鼻酸,此日大喜,只让眶中盈盈,不能落一滴眼泪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人气惨淡啊……
  老一老面皮,
  求评……
  求收藏……
  ☆、公主府狐假虎威
  嫁入人家的前三日,还是新妇,冰儿整日也没有什么事情做,公主府是自家屋子,还从来没有逛过。英祥道:“既然如此,我们一起看一看你我的新家好不好?”
  皇城里的宅子,大多合着规矩,建制也不会很恢弘,乾隆在郊外另给公主赐有园子,不过还在二月间,京城里天寒地冻的,一时也不会过去。冰儿在屋子后面的小花园停了停,好奇地问:“隔壁是?”
  英祥笑道:“皇上体恤,隔壁就是我阿玛额娘的王府。”
  “那建这座墙干什么?不如打通了,既是近一些,也来往得方便。”
  冰儿话音刚落,陪同两人游览的王嬷嬷就发声道:“主子,这可不妥当。咱们固伦公主府的建制,可是比照的和硕亲王,隔壁不过是郡王府,差得远了。”
  冰儿说:“什么亲王郡王,横竖是一家人,还分那么细?”
  王嬷嬷道:“礼不可废。三朝以后,额驸爷在这里,也是需通传才能进来,才显得公主的尊贵。”
  冰儿不由望了望英祥,英祥虽显得不大高兴,还是勉强笑着点了点头。
  说是三朝,其实按仪式是合卺后九日回门,亦即古礼所说的归宁,公主归宁,也算是大礼节,公主和额驸谒见皇帝、太后、皇后行礼,另在慈宁宫与保和殿设宴款待公主、额驸及额驸的家人。这样官样的礼节颇为累人,中午宴毕,乾隆在养心殿休息,马国用含着笑过来通报:“皇上,固伦和宁公主来拜见皇上。”
  乾隆和冰儿一样还不大习惯称呼她的封号,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笑道:“她不该在慈宁宫么,巴巴的跑这里来做什么?”话是如此,心里却很适意,马上叫通传进来。
  冰儿进来行了礼,乾隆端坐着瞧她,虽说归宁时行礼已经见过了,此时又见她一身大红缂丝的花衣,罩着端庄的石青吉服褂子,明艳照人地在自己身前,还是忍不住的疼爱之感,带着笑意说:“起来吧,到我身边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