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鄜州人杰地灵,是陕西的一块富庶地方,城里人口熙攘,集市颇为热闹。海兰察他们一行不得不下了马,牵马在石板街道上步行。行至一家米行门口,声音嘈杂起来,海兰察眼尖,停下步子对冰儿道:“你瞧这是不是刚才那个‘穆爷’?”冰儿定睛一看,米行前双手抱胸、眯缝着眼睛的高个子的男子,恰巧也是一身黑色短打,一匹黑色骏马。他嘴里不言声,倒是旁边一个矮个子的在那里喋喋不休:“……娘的,我看你是不认得老子了。别说老子今天是拿钱来买你的米,就是今儿老子不拿钱过来,你又敢不卖?”
  米行伙计嘟嘟囔囔了一阵,许是掌柜出来了,满脸含着笑,又带着点惊怯,陪着小心说:“穆爷素来体恤我们!无论是制钱还是银子,都好说的,这些金器,且不论成色如何,叫小的们将来如何脱手?小的们也是糊一碗饭吃而已,穆爷千万担待!”
  矮个子还待再说,穆爷却是冷冷一笑:“既然如此,米就不买了吧。掌柜的内里发财怎么发的,大家伙儿都明白,我白嘱咐你妥善小心便是。”
  米行掌柜脸色大变,见穆爷似乎转身要走,急急拦上去,陪着笑说:“穆爷!穆爷!好说!好说!”硬扯着不放,见穆爷脸色冷峻,咬咬牙道:“穆爷,今年虽说年景好,耗羡收得并不少,我们小店,光为甘肃的流民纳捐,也纳了好些次了。不是存心怠慢穆爷。穆爷瞧得起,我先赊些米麦给穆爷,穆爷何时方便,听凭给些。这些金器,着实不敢收下。”
  海兰察皱着眉头尚在思忖,冰儿轻声道:“我明白了,穆爷的金器必是赃物,米行掌柜不敢接受。——我瞧这匪首做事霸道得很,平素不是善类。”海兰察亦了悟,点点头道:“这毕竟不是《水浒》,劫富济贫的义匪不过是小说中人物罢了。这里已近城中,县衙应该就在附近,穆爷来去毫不避人,着实猖獗得厉害。”李玉生早吓得两腿筛糠,轻声说:“主子,这里是非之地,不宜久留,还是尽快去兵营里安妥些。”
  冰儿不由傲然笑道:“你胆子太小!他不过两个人,我们倒有六个,怕他作甚?——海兰察,这里拿住匪首,我们不是省了好多事么?”
  海兰察欲待拦阻,已经来不及了,冰儿一个箭步迈了出去,朗声说道:“青天白日的,不是明抢,也算是讹诈吧?”海兰察暗道不妙,抢过去站在冰儿身后,死死盯着穆爷的动静。
  匪首穆爷果然诧异回头,米行边人流熙熙,或有一两个偷眼望过来,却没有敢于围观的,站着岿然不动的只有这一行六人,六个人中,站在最前面的是个个子矮小的年轻人,脸上带些尘灰,但肤质白腻还是清晰可见的,面貌若好女,但一双长眉,色黑而修长,直直如剑,斜插鬓角,只在眉峰处略略下折,形成一道漂亮的曲线。“他”戴一顶黑毡小帽,一身黑绒的长袍,里头长衫的领口许久没有浆洗,浅蓝色细布有些许折痕,一身风尘仆仆的样貌。而后面几个,除却一个圆圆脸的男子神色泰然,余外均有些惶遽之色,目目相视,似欲拔脚而遁。穆爷笑道:“你是哪家的少爷,来这里做生意么?”
  海兰察上前笑道:“正是,我们家金少爷要出关外。路过贵宝地,借过了。”
  穆爷打量着后面的骡车,问:“只一辆大车?看来贩卖的是值钱东西。怎么也不找一家镖局子护着?我今日若是明抢了你的,你又待怎的?”
  “难道此间没有王法么?”
  “王法?”穆爷阴测测笑道,“小子,你太嫩了,不知道‘王法’两个字俱是用血写成的吧?”
  冰儿不服气笑道:“人在做,天在看。你抬头看着上苍,就不怕来日报应到头上?”
  穆爷真个仰头望望天空,随后笑道:“我这辈子什么没经过?若是怕报应,就该死在北方极寒之地才是。你看这天,似乎是碧清的,若是长了眼睛,怎么又瞧不见人间的不平事?你问问这天,我穆爷在鄜州敢作敢当,它倒是敢报应我么?”他一声冷哼,沉沉的目光直飘过来,锐利地盯着冰儿的眼睛:“小子,我本来倒不想与你为难的,既然你任事不懂,倒该指教指教你行江湖的规矩!”
  他身形极快,几步欺上来,冰儿反应也不慢,闪身到马鞍上拔了一把佩刀,明晃晃的刀刃在正午的阳光下,反射一道白光在穆爷的脸上,那脸上额骨方硬,眉逼印堂,其他各处都紧致绷硬得合乎他的年龄,唯有眉间深深褶皱起两三道纹路,眼睛似鹰隼般冷峻狠辣,被光一闪,眼皮略眯了眯,颌下的肌肉一收,右手便迅速从腰里拔出一把刀来,两刃相交,“当啷”一声,冰儿只觉得虎口一麻,佩刀当即握不住了,掉在地上。冰儿只觉得耳边一阵风凉,本能地一闪身,但觉耳边一缕头发披散了下来,伸手一摸,辫子飞舞起来时,竟被穆爷的刀刃削掉了一缕,松散开来。
  冰儿自是手足发凉,一旁的海兰察也是心跳得如擂鼓一般。穆爷稍带诧异之色,倒没有穷追猛打,少顷笑道:“本来想要你一只耳朵,不过……”他没有继续讲下去,把刀回鞘,看了看一旁剑拔弩张似欲出手的海兰察,轻蔑一笑,抬脚把冰儿掉落地上的佩刀勾起来握在手中,冷冷道:“这算是给我的纪念儿。”又从自己马背上解下一个红色的沉甸甸的包袱抛给冰儿:“拿着,赏你。”说罢,蹬马扬长而去。
  海兰察见冰儿胸口犹自起伏不定,又是大不服气的样子,拉住她的袖口轻轻道:“别使小孩子脾气!咱们这回来,就是冲着他,但急躁行事,断送了自己性命可极是不划算的。你但想想我罢!”
  冰儿心里也有些后怕,见穆爷两人已经走远了,赌着气把大红包裹扔在地上,还跺上两脚:“杀千刀的逃得比兔子还快!谁要你的臭货!”包裹包得不紧,在地上滚了几下散了开来,冰儿有意无意踢开一看,倒吸一口凉气怔在那儿,海兰察也愣了,这个米行、乃至路上所有人大哗——包裹里是一个新鲜的、血淋淋的人头!
  作者有话要说:  (1)捐监:就是为解决粮食欠收问题,官府允许一些人通过捐粮换取监生资格。
  (2)王亶望冒赈一事发于乾隆四十六年,且前后时间跨度也较长,因为小说写不到乾隆四十六年,又希望把一些重要的大事放进去,因而调整了时间线。因只作为背景用,所以里面有些细节也不大精准,望体谅。纯庙反贪,下手颇不软,但是当时社会浮华,腐朽日生,纵使当时杀了甘肃通省从总督起22名官员,贬斥无数,也没有改变得了后来的腐败。叹叹。
  (3)这种查案的方式清代早中期常用:明里说派某人到某地办某事,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改查他事,犯事的官员还来不及掩盖。
  ☆、琐事明察立军威
  人头一出,想悄悄走也不能够,周围围起一圈人,有眼尖的道:“咦,这不是钱家三爷么?”旁边立刻有人应和:“惨啊!就剩这一根苗了,也给这穆老大拔了!”
  正说着,三五个衙役拎着锁链如狼似虎地来到米行前,瞪起眼睛说:“人头在这里!拿了先见太爷再说话!”
  “慢着!”海兰察见衙役们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拿链条来锁人,大喝一声,从怀里掏出关防文书,“我是新任的陕甘提督标下游击,奉旨来鄜州剿匪!有话我自然要和你们当官的说,别推推搡搡的!惹翻了老子,你吃不了兜着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