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冬夜里,她的手仍是热的,像温润的暖玉。
他动也不敢动,任由她的指尖落在他的脸上,又将面具轻轻往上抬了抬。
“啊,小马奴,你果然长高了。”朝笙微微仰着脸,于是池暮看到,那精致的山鬼面具也因她的动作而轻晃,她离得这样的近,近到他只需垂眼,就能看到她卷翘如蝶的双睫。
可他们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周围是灿烂的灯火,他骤然涌起巨大的焦躁。
池暮往后微微一退,朝笙的手便悬在了半空中。
“郡主……我自己戴便好。”他犹疑着开口,压抑着自己的情绪。
朝笙不以为意,似乎也没察觉到他情绪的变化,她放下手,转身对摊主道:“剩下的面具任这些小孩挑吧。”
一颗金豆买下所有的面具绰绰有余,摊主自然乐得同意这豪客的慷慨。小孩子们欢呼一声,涌了过来。
“给我拿这个!”
“我也要山鬼的。不不不,我要那个兔子的!”
“飞将军好吓人!”
朝笙嗤笑一声,为这些小孩子有趣的言语。身后的长街喧哗,叫卖声不绝于耳。良夜难得,她脚尖一旋,往前走去。
池暮抬手,欲盖弥彰地摁紧了面具。冰凉的白瓷清晰的提醒着他,他的两颊有多滚烫。
原来十四五岁时的心动,和他少时发过的高热一样煎熬。
小孩子们推搡着,举着面具笑得格外开怀。
有一个扎着冲天辫的小孩仰脸看着在发呆的“白狼”,奶声奶气的提醒:“大哥哥,那个姐姐已经走了喔。”
池暮回过神来,他连忙抬眼看过去,哪还有那妩媚的“山鬼”,朝笙早已不知道逛去了哪儿。
小孩朝他扮了个鬼脸:“哪有元夕和心上人出来玩还发呆的。”
元夕的灯节持续一旬,向来有未婚男女借此见面的习俗。池暮顾不上解释小儿稚语,向前跑去。
洛都压抑得太久,唯有到此时才得自由。
重重的彩灯漂浮于半空,他越过飞游的龙灯,助兴的舞狮,越过耍百戏的伶人,猜灯谜的学子。凤箫声动、玉壶光转,火树银花如星落下,可哪儿都没有他的郡主。
池暮的步子慢了下来,人影憧憧,衬得他形单影只。这样灿烂的元夕,再次和他没了关联。
很多年前,他的父亲牵着他,从王府的角门里出来,母亲戴着幂篱,走在他们的身旁。
幂篱有着半透明的笼纱,只依依稀稀能看到母亲轮廓柔美的面容。
火树银花似乎永不熄灭,他们走遍大街小巷,最后,年纪尚小的他玩得太困,便被父亲抱起,窝在他怀中沉沉睡去了,耳旁犹是母亲在笑话他太贪玩。
是烛火飘摇,营造出遥远的幻觉,其实,只剩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立在元夕的灯火中。
“嚯!乱走什么呢!”心魂不守间,他撞到了一个正猜灯谜的书生。那书生眉一横,怒目看向这戴着面具的少年。
池暮的声音微哑,他向一侧退去,道了声抱歉。
“杜郎!你到底猜不猜得出来!”一旁的少女掀起幂篱,露出张清丽的脸来,她似乎等得不耐烦了,见这书生还想和那小郎君纠缠一番,终于恼怒了。
书生立刻转身,对着少女堆出个笑脸:“刚刚我这不是思绪被打断了嘛!婉婉且再等会儿,我必为你赢下那个月神灯笼!”
“你快点喔,不然明日我就和阿泱哥哥来逛灯会了,他在昭文书院里念书,想必猜灯谜不是什么难事。”
少女生得可喜可爱,一张嘴却不饶人。杜书生面红耳赤,一时觉得丢人,一时又觉得那什么阿泱哥哥可恨。
无风荷叶动……答案究竟是什么?——哎,杜书生颇有些悻悻地想,他做的学问是礼记春秋,读的是儒孟道庄,哪里有时间花心思在猜谜这种奇技淫巧上……
忽然一道清亮的声音在身后响起:“答案是衡。”
“对喽!”灯谜摊的老板拊掌大笑,取下那月神灯笼。
杜书生立刻恍然大悟:“无风荷叶动——必定有鱼行!果然是‘衡’字啊!”
——可恶,只差一点点!
那婉婉姑娘翻了个白眼,又放下了幂篱:“哼!明天还是寻阿泱哥哥带我猜灯谜吧,正巧他们今天考完了。”
池暮从沉重的记忆里抽离,他蓦然转身,回过头去,戴着山鬼面具的少女站在他身后,微微歪着头看向他:“找我呢。”
她倒丝毫不觉得落下了他有什么不妥。
池暮垂眼,看向那蔓蔓青萝旁的横波流睇,那双眼睛里光彩盈盈,怡然自若。
朝笙在婉婉姑娘炙热的眼神中接过那盏月神灯笼,上面彩绘的仙娥站在桂树下,衣带当风,栩栩如生,里面燃着桂花香味的蜡烛,飘摇闪烁,宛如梦境。
“喏,算赔礼。”她把灯笼递给戴着白狼面具的少年,眉眼里都是漫不经心的笑。
他这次没再犹豫后退,接过了那盏灯笼。
婉婉姑娘恼恨地跺了跺脚,扔下杜书生走了,杜书生犹不甘心,大喊道:“婉婉,我瞧着锦鲤灯笼也不错,我马上就替你猜出来!”
谁还理他。
哄好了小马奴,朝笙又猜了几个灯谜,那书生犹不甘心,最后竟然一个都没猜出来,眼睁睁看着锦鲤灯笼也落在了这少女手中。
朝笙不爱读书,猜灯谜却拿手。池暮看着她得意洋洋地赢下锦鲤灯笼,想起了在府中盼着她于书院里一文惊人的露葵,不由得笑出了声来。
朝笙最后大发慈悲,匀了个大红灯笼给书生:“打着灯笼瞧瞧路,还追不追得上那姑娘。”
杜书生如梦初醒,却还是接过了朝笙半含嘲弄的红灯笼,而后慌慌张张往后头走去了。
朝笙看向他离去的方向,乐不可支。
鼓声响起,池暮提着他的灯笼,站在了她身旁:“郡主,子时将至,过会儿便有焰火看了。”
“是吗?”她的声音含着期待,“竟然已玩了这样久。”
“这样的洛都,才好玩嘛。”
她的目光望向远处,不知是谁呼喊了起来,朱雀大街的尽头,灯火映照得半壁澄明的夜空上,辉煌的焰火升腾起来。
锦鸟群飞,百花争妍,彩云缭绕月中,瑰奇的焰火盛放,一与清昼同。
人们的情绪被焰火推上了高潮,触目之处火树银花合,鼓吹闹长虹。
朝笙的眼中映照着绚烂的光:“洛都的烟花,倒是胜过青州许多。”
“是啊。”一片喧嚣中,他的声音碎在夜色里。
长风吹起她的额发,他不看焰火,他只看她。
第62章 郡主与马奴(16)
很多年以后,有一个马奴从无名小卒变成了名动天下的将军,他的铁蹄踏破九重宫阙,人间山河都镌刻上他的名字,四海来贺,红尘翻滚,他一步一步走上高高的王座,唯一想起的只是十四岁时看过的一场焰火。
可在十四岁时的元夕,池暮凝视着朝笙的侧脸,看到夜风扬起她的发梢,却以为,这样的焰火还能看很多次。
那些年少的野心,怀揣的爱恨足以支撑他走下去。等到他还清他的家仇时,他能给她看到更加盛大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