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关于银行的介绍就到这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银行让货币变得更加流通,极大促进经济发展。
可惜古代钱庄们不规整,要不然会对古代经济更加有利。】
姜叶语气惋惜遗憾。
对于姜叶和江雪等后世人来说,古代已经是过去式。
可对于诸朝古人们而言却不是。
闻言,他们纷纷看向钱庄/典当行的方向。
古代钱庄/典当行们:“……他们这么看我们干嘛?想规范我们吗?”
“门都没有!”放高利贷,血气缠身,凶神恶煞的钱庄打手们蛮横道。
古代能开的起典当行和钱庄的人势力不是普通百姓们能改变和撼动的。
对于百姓们,他们自然有恃无恐。
直到,朝廷下令插手。
那些不规整的钱庄当即傻眼。
“朝廷为什么会出手?”他们不明白。
“为了更多的钱呗。”
“天幕的意思是钱庄规范后会对百姓们更好,可朝廷态度,以后钱庄规范,获利的未必是百姓,这可真是讽刺。”
那些当权者,有几个是真为百姓的?
如果他们是卑鄙小人,那朝廷就是伪君子!
“咱们宋朝可真是对外没硬过,对内没软过。”宋朝百姓们为朝廷行为感到羞耻和羞愧。
“不过咱们必须阻止,不是说不规范钱庄,而是不能让朝廷规范。”有人反应过来,赶紧行动。
而没有钱庄的朝代,则开始出现钱庄。
他们也想提升自己朝代的经济。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12345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七十七章
【到这里, 相信大家对经济已经了解的差不多。
接下来开始我们本期直播的正题:华夏的两条丝绸之路。】
“终于来了,本期直播的正菜。”刘彻很高兴。
之前【饮食篇】,就提过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华夏的各种美食。
从那时刘彻就对丝绸之路十分感兴趣, 毕竟那可是他的政绩。
结果天幕只讲了美食,其他略过不提。
现在, 刘彻心里的疑惑, 终于能得到解答。
“从今往后,大秦也会有自己的丝绸之路。”嬴政道。
饮食篇提起过丝绸之路, 自那之后, 不少朝代都派人前往西域和出海, 嬴政自然也不例外。
【丝绸之路于华夏历史、文化等领域有着重要意义。
但要说丝绸之路最能体现其价值的,莫过于经济方面。】
“丝绸之路听着很挣钱,就是路不好走。”诸朝古人们感叹道。
能让后世都津津乐道的丝绸之路, 可想有多赚钱。
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挣到这个钱的。
因为丝绸之路不管哪个,都很不好走。
【丝绸之路对于经济一途是重要里程碑。
因为可以以丝绸之路为分界线,把华夏的经济大致划分为内和外。
两条丝绸之路就是华夏经典的对外贸易。】
“也就是说丝绸之路是咱们出国和外国人做生意, 在这之前,咱们都是和自己人做生意。”
“对外贸易是怎样的?跟咱们自己人做生意一样吗?”
诸朝议论纷纷, 对丝绸之路上的交易十分好奇。
【两条丝绸之路, 一条是陆路,方向是西域, 开辟时间为汉朝汉武帝刘彻时期,代表人物:张骞。
另一条丝绸之路是海路, 方向是西方,开辟时间为明朝明成祖朱棣时期, 代表人物:郑和。】
姜叶先简单介绍了一下两条丝绸之路。1
诸朝有人恍惚, “原来咱们走的路叫丝绸之路。”
“咱们身处汉朝, 走的是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吗……”明朝及之后的人闻言微怔。
比起陆上丝绸之路的人们,他们的兴致并不是很高。
“明成祖朱棣,老四,你什么时候成‘祖’了?”朱元璋看向朱棣。
之前姜叶骂明朝殉葬的时候,就提过明成祖,但那时候朱元璋气不过,就暂时放过这点小事。
现在没有大事,听到朱棣的未来称呼,朱元璋难免上心。
因为“祖”,只有开国帝王才能用。
“怎么,你未来夺位登基,连老。子都不认了?”这才是朱元璋生气的点。
因为这意味朱棣对他不孝。
“爹,那是我死后的庙号,我生前怎么知道!”年幼朱棣蹦跳着躲藏到大哥朱标身后。
朱标护着朱棣,“父皇,还是丝绸之路要紧。”
“没想到这小子以后居然弄出一条媲美汉朝丝绸之路的海上丝绸之路。”朱元璋心情难免复杂。
儿子有本事,他这个当爹的自然高兴,可偏偏朱棣不是他心目中的继承人。
“阿嚏!怕不是老爷子在背后惦记朕,说,是不是你未来给朕拟的‘明成祖’庙号?”
别说朱元璋心里不得劲,就是朱棣本人也不接受明成祖这个庙号。
他那么努力粉饰太平,甚至不惜抹黑大哥朱标形象,为的什么,不就是想显得自己名正言顺,是大明王朝的正统帝王。
明成祖这个庙号一出,好家伙,他那么多努力全都白费。2
“不是儿,也不知是哪个不肖子孙做的。”朱棣太。子朱高炽摇头。
他觉得自己没那么蠢,且没这么做的必要。
至于始作俑者本人·嘉靖帝,则完全没想到祖宗们。
毕竟就算知道,也对他没什么影响。
【两条丝绸之路有更多不同,比如路线、类型等区别。
但最大不同,莫过于它们所维系的时间。】
“维系的时间?是指海上丝绸之路出现的时间太晚吗?”
“如果想指海上丝绸之路出现晚,没必要用‘维系’这个词。”
“也就是说两条丝绸之路所使用。的时间,有一个长,有一个短。”
“长的是哪个?短的是哪个?”
“汉朝的丝绸之路维系的时间可不短,哪怕汉朝灭亡,丝绸之路依旧存在。”
“加上明朝之后没有几个朝代,短的那个应该是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出现的晚,维系的时间也短吗?”这点让人很意外。
“忘了之前天幕说的明朝海禁,汉朝可不禁止普通人也走丝绸之路。”
有些评论难免上了天幕,明朝之前的人看了还好,明朝及之后朝代的人看了沉默。
就是想找朱棣出气的朱元璋也没了劲。
朱元璋看着朱棣皱眉,“对于你以后出海的事,朕其实很看不顺眼。”
“但你既然已经做了,是不是应该做好?而不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他们身处后世,知道陆上丝绸之路的悠久历史。
这样一来,短的自然是他们明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爹,你别问我,我现在又没让人出海。”年幼朱棣很头疼。
为什么做事的是未来的他,遭罪的却是现在的自己。
“你们说,是汉朝的丝绸之路使用时间长,还是明朝的丝绸之路使用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