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除了他们,邓绥、武则天等执政者,更对女子们的读书问题上心。
  她们同样建立官学,只是和其他男帝比,女子数量更多。
  【除了阿拉伯数字外,还有标点符号和拼音字母值得重点介绍。
  先说标点符号,咱们古代是不使用标点符号的,这就导致同一段话,不同的人,断句也有所不同。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人买了书籍外,还需要老师们指点的原因,因为光看书,根本看不懂。】1
  “断句?后世断句问题统一了?”诸朝听到断句,有人忍不住皱眉。
  “真是荒唐,万一先贤们话被扭曲怎么办?”他们十分担忧后世人乱来。
  【比较经典的断句段子有: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这句话中间没有标点符号切断,那么不同人,就可以得出不同理解。
  而大家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姜叶和观众们互动。2
  诸朝有文化的人们看着这句话若有所思,“这是一句明显赶人的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他们语气适当微顿,表明其主人赶客态度。
  但也有人看法不同,摇头道:“不,这明显是一句留人的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他们也只是语气微顿,话就换成另一个意思。
  两种断句方式都变成天幕评论,让看到的人们直皱眉,“果然,这就是没明确断句的坏处,怎么理解都可以。”
  但是你能说这两种断句方法是错误的吗?
  不,它们都是对的。
  就是这样,才让人纠结。
  【从这则小故事,大家可以看出断句的重要性。
  当然,有了明确断句后,话的意思也就不再委婉。
  虽然变得直接,但标点符号的使用,能让人对书籍更好的理解,是绝对的利大于弊。】
  说着姜叶放出没有断句过的古籍,古籍内容没有标点符号,又比之前那句话难,直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但是随着标点符号的添加,古籍的理解难度一下下降。
  “那些像蝌蚪、圆圈一样的东西,就是标点符号?”
  “它们分别都是什么意思?”
  “原来那就是标点符号啊,我们也会使用。”越往后的朝代,用标点符号的概率也大。
  不过他们的标点符号,跟后世成体系的标点符号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逗号和句号算是咱们最常见的两个标点符号,一句话没有说完用逗号,结尾则用句号。
  简单举例,比如古诗词,大都是一个逗号,一个句号来表达一段诗句。】3
  “这样一来,诗词更加简洁规范,且更加美观,比没加之前更具韵味。”诸朝古人们睁大眼睛。
  尽管他们刚接触标点符号,但不妨碍他们理解和看懂逗号和句号的使用。
  虽然诗词加标点符号不符合他们的阅读习惯。
  但他们不得不承认,标点符号的添加,让他们更好理解书籍内容,以及对眼睛更舒适友好。
  【除此之外还有感叹号,用以感叹,为文字增加情绪。
  还有问号表达疑问,不同的标点符号,可以赋予文字们更多的表达方式。】
  姜叶把其他标点符号和使用方式放出来。4
  诸朝古人们看懂以后,立马两眼放光,“我要用标点符号给古籍们做断句!”
  当然标点符号并不能改变人们对书籍意思的理解,至于文字意思统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都记下来,等到时候加在古籍上。”嬴政吩咐李斯。
  秦朝已经弄出造纸术和印刷术,现在多加一个标点符号,并不费事。
  “这标点符号可真不错,起码有了它们后,朕眼睛会好受很多。”刘彻想起东方朔自荐给自己的竹简。
  不仅分量厚重,还断句困难,但凡他少点爱才之心,都看不完。
  “标点符号好像不难,咱们也能用。”
  “比如咱们要问别人:你晌午吃饭了吗?是不是就用问号?”
  诸朝百姓们议论纷纷。
  比起更复杂的文字知识来,标点符号并不复杂。
  更别说他们日常生活中说话时,也会进行停顿和感叹,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所以诸朝古人都对标点符号接受良好。
  【说完标点符号,接下来是拼音字母。
  可以说,拼音字母的出现,极大降低了人们对文字的入学门槛。】
  “降低对文字的入学门槛?”诸朝古人们眸光一凝。
  “这怎么可能做的到!”
  “造纸术和印刷术能让书籍数量变多,我们都可以理解,但是文字门槛怎么降低?”
  “阿拉伯数字和标点符号,一定程度上已经降低文字难度,那拼音字母,难道能更厉害?”
  不是不相信后世的话,而是他们从没有接触过拼音字母。
  也就想象不出来拼音字母意味和代表什么。
  “如果文字门槛真能降低,那开启民智的速度会更快。”
  决定开启民智的帝王们敏锐意识到这一点。
  “若是那拼音字母真能降低文字门槛,我们又该怎么应对民间开智的冲击?”
  有人希望开启民智,就有人不希望开启民智,他们对此十分苦恼。
  【在拼音字母出现之前,人们通过在旁边用简单的同音字注音。
  复杂的则用两个字,分别取那两个字的声母和韵母读音结合成新的发音方式。
  相比之下,拼音字母由26个字母结合组成,可以比其他字更快掌握。】5
  “同音字我们理解,可声母和韵母是什么东西?”
  “难道是指一个字的前后读音?两字注音法就是这样。”
  “26个字母,果然,拼音字母并不是华夏文字。”
  “这不就是那什么洋文吗?”有人认出拼音字母和之前出现过的洋文一模一样。
  【古代注音是需要掌握其他同音字的,而字有多少,同音字就有多少,除此之外还有少数单独发音的文字,很难找得到同音字,这就增加对文字的学习门槛。
  两字注音法就更不用说了,你首先得掌握注音两个字的读音,才能学会新字,如果连注音字都不会读,那就没办法学会新字。
  读书为什么叫读书,就是需要发出声音,才能更好掌握对文字的发音。】
  “天幕说的我深有体会,有时候为了掌握更好读音,嗓子都快读冒烟。”
  “嗓子读冒烟还是小事,最怕的是买来的书没有注音,那感觉就跟看天书差不多。”
  “所以那些拼音字母该怎么读?”
  他们看着拼音字母,只觉得完全不认识,更别说读出来。
  但是就像天幕说的,比他们现在学习的同音字注音,两字注音法等注音方法,拼音字母只有26个,难度陡然降低。
  别说他们这些会读书的人,就是不会读书的人,花费一定时间,也能掌握那些拼音字母。
  不过姜叶和江雪并不知道诸朝古人正在期待他们教授拼音字母读音的事,他们只是直播讲解拼音字母对文字的重要性。
  至于拼音字母读音,在他们心里,是小学生都掌握的知识点,完全不需要特别说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