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江言虽然很高兴,但还是保有理智地按下了不靠谱的师父:“医生说了,您不能喝酒。”
  受伤的事情就是师父人生的分水岭,从此之后花咏夏告别竞技场,选择和母亲一起下海从商。医生说虽然他没有性命危险,可他和正常人终究不一样了。
  “一杯也不行?”花咏夏双手合十。
  “不行。”江言拒绝,可心里却美开了花。金丞也是跆拳道选手,师父会喜欢他的。至于他们能不能接受自己找了个男朋友,那都不算问题。
  原本这顿饭没有限时,江言也想着和师父多呆一会儿。可刚吃完还没开始热聊,他和陶晴绿同时收到了学校的通知,今天下午他们就要去北体,国训队提前开始集合。这是大事,不能耽误,花咏夏连忙打包了几个菜,5个人一起离开了包间。
  吃饭前几乎坐满的餐厅现在也多出了空位,江言带师弟师妹们在门口告别了师父,转身朝东校门走去。好半天没联系金丞了,也不知道他干嘛呢,是不是又在撩拨别人,江言拿手机给他发了个信息:[你在哪儿呢?收到信息了吧,下午咱们就动身。]
  金丞刚进校门,就是因为他和师姐收到了信息才提前走,没来得及和师父好好说说话。他回复:[收到了。刚才周队医在群里说她这次没法随行,那边应该有理疗师吧?]
  木兰不去?也对,她只是学校方面的人,和省队里熟悉,在国家队里她没有话语权。凡是和“国”字有关,每一个人的姓名背后都是一串人。
  金丞的信息又来:[国训队不会不给咱们理疗师吧?]
  应该没这么歹毒吧?江言回复:[不会。就算没有,咱们自己到别的项目去借人。]
  一烤居的门口,花咏夏站着等网约车,目光深远地看向东校门,看着他心爱的徒弟们走了进去。真好,年轻就是好,现在轮到徒弟们解决个人问题了,花咏夏的心里却毛毛躁躁,总是不踏实。
  大概是不确定江言喜欢的人什么样吧,但大徒弟的性格很好,他看上的人一定也不错,肯定是个善良可爱的小姑娘。
  一阵风吹过来,花咏夏冷得打了个颤,明明穿得足够多,可这风还是往骨头缝里钻。网约车怎么还不来?花咏夏看看手机,打算回店里等着,上楼梯的时候就像有什么心灵感应,让他恍惚间抬起头,看了一眼。
  隔着一条街,把手机落在烤肉店的叶合正站住了。
  风卷起路边的银杏叶,吹得像三十年前的白柳絮。
  隔着一条街,好像有人在喊什么师兄,喊什么师弟。
  第76章 初入国训队
  年幼时学习跆拳道的回忆撞入心头, 两人都像被一辆车冲撞,直接飞了出去。
  时间开始倒流,流回了那个年代, 一切都是刚刚发展起来。中国的跆拳道事业起得晚,相比其他的项目而言, 真的是晚了。80年代末期才开始有人捣鼓这玩意儿,评价也不高。
  不如传统武术。
  那时候, 传统武术都是练家子,再往野了说, 是王八拳。还搞过什么以武会友, 武林争霸, 结果就因为比赛不规范, 大家都是打野拳,伤了人,出了人命官司。从此之后对抗性项目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叶合正到现在都没忘记那一天,师父和他提过无数次的日子。
  1992年10月7日。
  中国跆拳道协会筹备小组正式成立,中国的跆拳道运动正式开始了, 进入了史册。
  而这一筹备, 就是两年。从教练到学员, 从裁判到医疗,每一个部门都要从零开始抓起, 没有一样不生疏。教资在外, 高薪聘请, 再反复琢磨,第一批中国本土教练如春笋般出现,跆拳道技术也开始有了教材。
  等到中国第一届全国性的跆拳道比赛正式拉开序幕, 时间已经到了1994年9月。地点,云南昆明。
  叶合正和花咏夏第一次见面,就在昆明。
  风吹开了这一场回忆,偌大的北京上空又成了恢弘灿烂的赛场。一抬眼就能瞧见当时的比赛场景,每个运动员身上的护具都极为简朴。主裁和边裁一秒钟都不敢分神,用他们的智慧和目光当作监控,认真核对每一次击打和落点。
  那真是风光的时代。叶合正皱了皱眉头,抬脚朝着对面就走去。花咏夏怎么会在这里?怎么会这么巧?
  数年未见,两个人似乎都变了许多。
  一烤居门口的台阶不过七八节,花咏夏没动静了似的,一直到能够心平气和地等待网约车。只不过自己为什么能在这里见到叶合正?这也太巧了吧。
  多年没见,叶合正他算是把自己立起来了,不止是运动员,有了社会地位。
  花咏夏没有走,更没有躲。走了躲了显得他心虚似的,没什么心思见不得人。只不过在他记忆里,叶合正还是穿道服的时候更多。外人都知道两家不和,从他们年轻时候起就是这样,比赛的时候遇上了也不说话。但毕竟是从小一起长起来的师兄弟,他什么德行,花咏夏一时半会儿还真忘不掉。
  现在的叶合正居然都会穿正装了,真是稀奇。
  “江湖不见”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叶合正也没觉得做起来多难。北京太大了,中国也大,咏夏道馆现在开得遍地都是,也算不错,算他花咏夏没有忘记初衷,还知道给体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他拾阶而上,一步就迈两节,两步就到了花咏夏旁边。花咏夏的位置刚好挡了他的路。
  “借过。”叶合正低声开口。
  花咏夏看向路面,网约车刚好到了,只留下微不可查的一声“哼”,便甩袖子上了车。两人擦肩而过,也没留着各自再见的心思,人生无常哪能总撞上。
  叶合正也没有回头看,不欢而散那都是常态,是对熟人而言。他和花咏夏已经不算是“散”,而是各走各。反正以后也见不到,他们的徒弟互不顺眼,也都没有交集。
  学校里面的事情就多了,跆拳道的学生开始集合。没去国训队的,去大礼堂开会,进行下一个封闭训练周期同时认真对待12月份的北体大联赛。去国训队的,由周英华短暂地开了个会,王逸和周木兰坐镇。
  “这回我们就不能跟着去了,你们4个到了那边,一切都要靠自己。”周英华不舍得,可孩子就是手里的鹰,养大就要放飞,“许明已经和我通过话,到了那边你们直接找他。”
  “是。”4个人异口同声。
  金丞和周英华刚好面对面,心口突突直跳。紧张和兴奋交杂,他原先还以为许明的“国训队”只是一个大饼,给他们画着,没想到真成了。“能去国训队”和“真正进入国训队”那是两个概念,临门一脚都在门槛儿上。
  他是国家的人,这个认知让金丞发热。
  能够代表国家而战,这份荣誉感可不是随随便便能代替。就像大哥所说,跆拳道确实转化率不高,可总有一些人不为了那个,就为了一个热爱,一个不甘,不愿意国家在这个项目上缺人,想在奥运会上给国家捞一块牌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