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阿笙细细地听着易澜山与她讲述这位渚家二爷。末了,易澜山始终不忘那句嘱咐。
  “千万莫要掉以轻心。”
  第二百四十一章 心
  这几日因冬集即将开启,南来北往的商人到帝京的多了许多,走在街道之上便能看到驮着货物的牛车、马车甚至羊车。
  春、冬两次集市是帝京一年两度的大集,由朝廷主理,意在让南北之人互通贸易,也让不少寂寂无闻的商户在集市上能找到对口的买家。
  彼时自尚御街起,四方主道连通,皆为集市场地,甚是热闹。
  也因外来之人的增加,京畿府的巡查更加严格了些,今日刚到天水阁来做例行的询问。
  彼时锦瑟正在查看着西行的货物清单,便听仆从前来报。
  有人欲来谈商贸西行之事。
  因北航的船只返航,能适当调配西行,因此此番往西的运力大增,锦瑟原也想再与商户谈谈,却不曾想,居然这么快便有人找上门来。
  她刚将账目收好,便见男子推门而入。
  青蝠玉璧的腰封首先印入眼帘,再抬眼便对上一双儒雅的眸子。
  锦瑟微微一愣,此人不正是日前在码头见过的那人?
  男子见她稍有迟疑,不由开口道:“可是打搅了?”
  被人这般点到,锦瑟连连摇头,不由在心中嘲笑自己失态。
  这男子自称商泽,在北方行商多年,此人在商道之上的见解深远,让锦瑟不由佩服,因此询问了他许多,待到醒过神来,才发现已经耽误了人家许久。
  锦瑟连连告罪,那人却丝毫没有恼怒,自始自终端持着谦和的态度,二人又聊了许多航道合作上的事。
  直至日上正中,与阿笙约好的时间到了,锦瑟才不得不将人送走。
  二人此番相谈甚欢,就连仆从端上来的茶水也未来得及用。
  待阿笙到时,商泽正好离去。
  她此刻是自定山楼而来,路过城东的点心铺子便给锦瑟他们带了些。
  刚推门而入便见锦瑟一人略有些发愣的模样,定定地看着手里的账目,却久久不见翻动。
  待阿笙走近,才发现她手里的账目竟然拿反了。
  锦瑟这心不在焉的情态可不常见。
  见到阿笙到来,她心情极好,便与阿笙讲了那北边来的客商。
  “原来,祁山那边经商的规矩跟我们真的不一样。”
  锦瑟说到这里,眼里都是雀跃。
  “还有南海湾产出的西果,汁水丰沛,甘甜味美,但我们东境却少见。”
  “我们的航道其实也可做这部分生意。”
  阿笙自认识锦瑟以来,少见她心情这般跃动,似乎那人的一席话,打开了锦瑟的世界。
  阿笙并未打断她,就这般静静地听她讲从那客商嘴里得来的故事。
  此人倒是南来北往了许多地方,才会有这般广博的见识。
  而他的这些见识一字一句仿似敲打般,不断推着锦瑟去遥想着更广大的世界。
  末了,锦瑟将账目一合,浅笑道:
  “航道至今我一次随行都未做过,等到方菲他们上手了,我便也跟着去看看。”
  这些年,锦瑟一直固守在帝京,她能有这般想法阿笙自然不会反对。
  “你可知那客商都在北边哪些地方做生意?”
  听得阿笙这般闻,锦瑟思虑片刻,方才报出一些名字。
  “都是玉山关附近?”
  锦瑟不似阿笙曾随着先生南北各处跑过,她不熟悉北地的情况,因此阿笙这么一问,她倒是答不上来。
  “怎么了么?”
  阿笙思虑了片刻,仿似在寻找合适的言语。
  “央陈两国互商条例中,允许陈国商人经过玉山关在附近七个州做买卖,而无需向朝廷纳贡。”
  “相对的,陈国也向我们开放同等的地域,央国商人北上在这些地方做买卖,也无需向陈国纳贡。”
  这话一出,锦瑟得了要领。
  “你的意思是,这商泽可能是陈国的商人?”
  阿笙点了点头,但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明什么。
  春、冬两集本就会吸引不少外地客商,借此机会来与云生谈合作也不是什么稀奇之事。
  而引得阿笙注意的是此人一番话便能让锦瑟对他这般赞许。
  地字阶的先生曾经讲过,这世上没有天生契合的人,每个人因为自己独特的生长经历,都有着自己的优势与缺憾。
  正是这种不完美才有人与人之间的磨合和迁就。
  战场上如是,生活亦如是。
  所谓的一见如故大多都是一方刻意的迎合,是令对方轻战之举。
  锦瑟因早年经历,很少与人这般敞开心扉,更何况还是一个陌生人。
  这些年她见过的商户无数,倒未听过她夸过谁。
  这个节骨眼上,又来自陈国,阿笙难免多一点质疑。
  但她亦知,近日因为粮贸行的事,自己思虑过多,她也怕自己过度的猜测让锦瑟为难,毕竟没人喜欢他人无端的揣测。
  “陈国亦在央国北边,说是北来的商客也不为过。”
  见锦瑟点了点头,阿笙顺势提到了华清斋来的那几名生徒。
  “他们的能力自不必我多说,就是方菲这孩子性子跳脱了些,过于不拘小节。”
  听闻锦瑟这番评价,阿笙便顺着她的话,道:“那你更要多教她才行。”
  “如今商道北上西行颇为繁忙,你带着她多指导一些,也能为你分忧。”
  锦瑟觉得阿笙这话甚有道理,遂应道。
  “这一次西行的安排便让她与我一同处理吧,我亲手教,姑娘可还满意?”
  闻此,阿笙当即勾起了盈盈的笑意。
  “阿姊做事总是最妥当的。”
  得了阿笙这恭维的话,锦瑟不由失笑。
  “但你可得好好嘱咐她一声,别到时候不听吩咐。”
  “是是是,我这就去嘱咐她。”
  阿笙一边打笑着,一边退出了房内,转身之间便淡了神色。
  她会顺势将方菲放到锦瑟身边,还是心中有所顾虑。
  如今粮贸行那边情势复杂,如若渚家因粮贸行的事而选择从云生下手,那么对锦瑟他们而言便是无妄之灾。
  方菲等人要明年春日才能从华清斋正式结业,如今还算华清斋在读的生徒。
  裴院首是个护犊子的,有他们在旁,既能给她帮把手,也能帮她挡一挡别有心思的谋划。
  尤其阿笙如今还不知道,那个欲与渚家联手的央国之人究竟是谁……
  阿笙回头看了看锦瑟在的那间屋子,来往的管事匆匆走过,引得那刚静歇下来的帘子又是叮当作响。
  珠帘欲静而行人不止,究竟是世事过于浮华,还是人心太易撩动……
  第二百四十二章 冬集
  南鼓楼上,大钟敲响了冬集的序幕,大小商贩都涌到了冬集之上。
  阿笙的马车因冬集的开始而不得不绕路,她唤停了马夫,打算自己走这一段,去凑一凑冬集的热闹。
  春、冬两集所贩的货物各有特点,太祖开此集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照顾南北那些生活在大山或大漠里的民族,让他们的货物能被东境的百姓看到,通过商贸促进他们的融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