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又是半月的水上漂泊,寒州的岸口已经依稀可见。
  遥遥地便能看到一队高大的人马在岸边等候。
  待船体靠岸,阿笙便率先带人先行下船。
  今日,她穿着利落长甲,长发用冠带竖起,几分飒爽。
  来迎接她的依旧是越古。
  越古以东境之礼相见,刚抬首欲开口,却见阿笙抢过话头。
  “这一次,我给伽蓝王带来了一人。”
  说着便见一名中年男子十分谨慎地从船舱中走了出来。
  旁人一眼便看得出他心中胆怯,抓紧了身上的包袱,看到寒庆来使更是吓得一哆嗦。
  “无碍!且上前来!”
  听阿笙朗声道,那男子方才快速到了阿笙的身旁。
  越古看着这个瘦弱的男子,委实不知有何用。
  “这是我窦氏育种的师傅,他善于培育良种,我想伽蓝王若想要解决寒庆粮食问题,少不了这样的人才。”
  越古闻此,眼中有光,他大笑道:“姑娘高义!”
  阿笙罢了罢手,她看向那瘦弱的男子,慎重对越古道:
  “此番我重金相请,除了这名师傅无人敢随我出行,但他既然敢相信我,我必要保他平安归去,因此我想要越古使者一个承诺。”
  阿笙定定地看着越古,正色道:“一年之后,无论成果如何,我都要窦氏的人完好无损地回到东境。”
  看着阿笙慎重的神情,越古以拳靠在心口,垂首道:“我向您承诺,保证他的安全。”
  “不止是安全。”
  阿笙打断了越古的话,她字字凿凿道:“他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寒庆便得全须全貌地还给我。”
  闻此,越古右手的拳又重重敲了敲胸口,“定不负姑娘所托!”
  得了越古这话,阿笙复才放心。
  毕竟此后她的船队会定期上寒州,人是否完好她亦可派人去查。
  交待完这些,阿笙复又看了看身后的船队。
  江水拍岸,几十艘大船正在下一些货,那是上次阿笙答应伽蓝王的东西。
  “越古使者可否帮我一个忙?”
  阿笙忽然出声,越古顺着她的目光看向其中一个船体。
  未久,一队人马上了商船,准确无误地从三号船的底仓搬出了几口大木箱子。
  阿笙抬眼看向一旁的阿诚等人,他们当即会意,开始大声喊道:
  “大人,不可啊!这些都是矜贵的货,哪里能见水?丢不得啊!”
  这一声声喊得煞有其事,阿笙不由揉了揉耳。
  阿笙又看向越古,他愣了愣,而后配合地大声呵斥。
  “丢下去!”
  当即,几口大箱子便在江岸旁沉入水中。
  阿笙早已准备好了人手在江边候着,算着时间将箱子全部打捞了起来。
  待箱子重新上岸,阿笙当即命人开箱。
  几个衣衫浸湿、已然昏迷的男子自箱中掉了出来。
  越古不知阿笙这出戏到底是为了什么。
  阿笙当即让阿诚掀衣服,然而衣衫扒尽,却不见东西。
  “姑娘,他这背上是什么?”
  阿笙作为女娘此刻已然顾不得礼法,她上前便见阿诚将几人翻转,那些的背后似用尖锐之物点刺着什么东西。
  “点阵图。”
  阿笙呢喃道。
  原来陈国这几个探子根本就没画什么图,而是以军阵中点阵的形式将北境军事布防记录了下来。
  阿笙细细地看着那些背部的点刺,已经是陈旧伤。
  为了留下印记,他们一次又一次在伤好后重新点刺,反反复复,确保这些点阵能在自己的身上留下痕迹。
  看到这,阿笙心下一沉,如此一来,这东西要怎么换才能不被人察觉?
  唯时间最不可作假啊。
  越古几步上前,看着阿笙颇为为难的模样,一问究竟,却是笑了。
  “给他们全部套一层磨骨皮就行。”
  阿笙微微一愣,听着越古缓缓道来。
  大巫一族有一门手艺,以人皮为料,制成薄薄一层,再用特殊的药汁浸泡后,覆盖在真皮之上,这一层皮便会与自身肌肤紧紧贴合,不见缝隙。
  但此皮不能久用,否则会侵蚀自身皮肤,再难取下。
  “他们若套上磨骨皮,只需一个月自身皮肤便会与之相融,就算将皮扒下来也不可能再撕开。”
  阿笙忽然想到了沈自轸的那副样貌,的确以假乱真。
  难怪他每隔一段时间便要消失数日,怕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做磨骨皮需多长时间?”
  越古看了看几人,“若只做背部,仅需数日。”
  阿笙看着那几名昏迷的陈国之人,对越古道:“我商船还需继续北上,恐怕得拜托使者帮我再演一场戏了。”
  一个时辰之后,待那几人醒来,便已经在牢笼之内了,与其一同关押的还有阿诚。
  按阿诚口述,他们是被寒庆的人发现了,所以暂行扣押。
  阿诚会算着时日在他们的饭菜中下药,方便越古的人为其穿戴假皮,而那假皮之上,则是阿笙稍作改动的点阵图。
  待假皮穿好,越古又以彻底盘查货物为由,将几人留足了一月时间,确保东西再难取下。
  此后,伽蓝王亲自点了几十艘从裴氏借来的船只,扮作阿笙的船队,待几人再次进箱之后,按照原定的计划将人往北再送了百里。
  直到几人搭小船离开,依旧未发现,无论是船队还是自己身上的东西,都已经被人偷梁换柱。
  第一百七十九章 逃不掉
  年节将至,帝京上下一片和乐。
  窦府亦挂出了红花吉字。
  今日西关那边来了消息,窦晨曦已经接到了薛氏,不日即将返程。
  而阿笙在北,却是没什么消息传回。
  自过了寒州传回一封信报平安后,窦府便再未收到阿笙的信息。
  安氏每日都要着嬷嬷去问一句,是否有新的信息。
  想来她成日在水上,也不方便。
  今日,窦府倒是收到了一张邀贴,是袁氏与赵氏结亲的帖子,而要邀请的人正是阿笙。
  原本赵知惠品行无德,着实不堪为袁氏之妇,尤其是收买船舶司吏官寻衅滋事,而后被万象商会的人当场抓获。
  她此前言行无状,本就在家受过,这刚放出来,又做下这等失格之事,赵氏家主对此很是头疼。
  再加之袁家对此女的不满已经闹到了前朝,这亲事原本是已经就要作罢。
  但不成想,就在此时,宫中传来消息。
  皇后病重。
  皇后膝下唯有大皇子,且年过十三却还未入主东宫。
  皇帝对大皇子的不满意众人皆知。
  而皇后一旦薨逝,那么继后人选大概率会落在如今最受皇帝宠爱的赵家双姝的身上。
  赵氏姐妹一旦再诞下一个儿子,再加之赵氏在前朝的影响力,太子人选不难预料。
  此事一出,众人皆知赵家势头难阻,袁家亦再未提退亲一事。
  与之相反,两家将亲事提上了议程,并择在冬吉日结为姻亲之好。
  赵氏的权势结合袁氏的底蕴,这两家的风光当真是一时无二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