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阿笙转身正欲离开,却似乎听得内里有动静,她贴着门逢下细地听着,似有人往正门处赶,却又被谁给唤了回去。
  “不过挣那点碎银,这大半夜的理那些作甚。”
  阿笙听了半响,却只听清这一句女声,而后馆内又没得动静。
  她自知如今夜色已晚,这般打扰的确不该,但弄墨那样子若是等到天明再医,怕人会被烧坏。
  小时候,苏府隔壁院子便有一个女娃,因耽误了治疗,被烧成了痴傻。
  阿笙看了看医馆一旁的小巷子,转身便跑了进去。
  这类小医馆多半是前后院相连的结构,后院便该是大夫自己居住之处。
  阿笙看着灯火早灭的院子,院旁还放着晚间送来的柴火,看样子还未来得及搬进去。
  屋内,原本已经安寝了的邵大夫忽而闻得一股浓郁而刺鼻的味道,原本就浅眠的他立刻翻身下地,又闻有人高呼“走水”和人群跑动的声音,他赶紧摇醒了妻子,披上衣服往后院赶去。
  两人衣衫不整,十分狼狈地冲往后院,却见阿笙捂着口鼻,而她身旁便是一堆燃起来的柴火,其上浓烟滚滚。
  见人出来,一旁的侍从立刻将手中备好的水浇了上去,浇灭了那团柴火。
  邵大夫不可置信地看着那个半大不大的丫头,这才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他夫人正要大骂,却被他制止了,既然都已经到这个份上,他也不是个心硬的人。
  再来,后院的围栏也被这火气给点着了,还得找人修缮,这钱总要找人赔才是。
  车马一路疾驰,邵大夫几乎是连拖带拽被人带去给弄墨诊病。
  等到大夫向上阳园告斥阿笙差点烧了他的院子时,弄墨才意外地发现,这个平日看着庸钝的女娃,没想到却是个胆大机灵的。
  接下来几日,阿笙依旧忙得瞌睡,被罚之后每日拿着抄写的书本去弄墨房里转一圈。
  弄墨如何不知她的心思,园里忙碌,根本分不出人来照顾自己,她这是借着理由每日来看看,唯怕那日的事再发生。
  若换了旁人,在这个时候多说两句讨巧的话,认了这个不大不小的恩情,日后在园内岂不是能更舒坦些?
  但这丫头就是一句好话不会说,每日就是例行地来看看她,然后便离开了。
  念及此,弄墨不由摇了摇头,终究还是年纪太小,不善人情事故。
  第六章 才能初显
  又是半个月连绵的细雨,弄墨休养了这些时日才算好利索。青山苑因要接待外客,这几日在移景,正午的时候,嬷嬷亲自来问,说是到这个时候了都不见几个小的出现,今日莫不是都去偷懒去了?
  弄墨这才派人去问,一问才知,前日里三清书堂考核,今日先生留堂了好几个人,现在还在书堂那训话。
  弄墨这才亲自去看看。还未走近便见那教书先生手里拿着戒尺,一边晃着作势要打,一边嘴里还在教训着。
  吓得几人不断缩脖子后退,但又碍于先生在前,不敢挪步子,模样几分滑稽。
  几人的末尾还站着一个最小的,她就那么低着头,也看不清神色,乍一看倒是一幅受了教训的模样,低眉敛目的。
  “谦德乃是央国学子立德之本,你们学了三月,足足三个月,考核居然还要靠作弊。”
  说着胡先生又将手里的戒尺晃了晃,终究还是没打下去。
  “好,就算你们要抄,你们全指着一个人抄是怎么回事?”
  抄都抄得这般愚钝,想到这里胡先生手中的板子晃得更加厉害。
  说着又指了指站在最末尾的阿笙,“还有你,他们要抄,你就不会避着点,你也是从犯!”
  让胡先生最生气的地方是这本书是裴府立学中最基础的,府内同年纪的已经开始学农书了。
  而他们这几个学了几个月,还要去抄一个只入学一个月的,况且被抄的这个,上学一个月,有半个月都在堂上打瞌睡。这让他这张老脸往哪搁?
  见阿笙只是低着头也不说话,看似是个闷葫芦,但胡先生知道,这丫头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主,精着呢。
  “说话!”
  听得胡先生这一声,阿笙方才伸了伸自己的胳膊,道:“回先生,那案几我这胳膊也遮不严实。”
  三清书堂的案几是统一定制,对于此时的阿笙来说倒是大了些,她找这个理由不过是寻了个歪理避重就轻,谁都不得罪。
  阿笙外来,这园子里的人情世故须得维护,胡先生也是明白这一点,但今日若是不一同罚了,这堂上的规矩可就没了。
  弄墨走近,对那先生行文士礼,而后道:“辛苦胡先生了,你们劳先生费神至此,还不快谢过先生指导。”
  众人闻此,低身见礼,齐声道谢。
  胡先生这气就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之上,左右闹心,最后罚了众人抄写书本,复才放人。
  待众人离开,弄墨方才浅笑道:“动气伤身,还是要紧着自己身子。”
  闻此,胡先生长舒了口气,才觉自己此前甚为失态,“让你见笑了。”
  弄墨笑而不语,她自然知晓,族内的先生都大有本事,但与本府对子弟要求不同,园子里的这些丫头小子多不是从文的料,被派来这里讲学自然是有些屈才的,难免会让人心中愤然。
  但生气归生气,胡先生看着弄墨正色道:“新来的这个丫头是个有头脑的,这谦德虽不算难,但她学得过于游刃有余,许多东西看一眼就不会忘。放在园子里,倒是可惜了。”
  “先生的意思是……”
  “华清斋才适合她。”
  三清书堂这样的地方裴氏有许多,但华清斋只有一个,那里是裴氏培养文士与谋士的地方,从那里走出来的大多会是闻名各国的大才。
  裴氏惜才,因此裴氏之中无论主仆,只要有尚学之人皆能获得族内的栽培,裴氏各个旁支每年都会往本府送去拔尖的人才。
  “我知她并非裴世族人,但若是这园子里能走出一个精明的来,本府那边也能想起你我的好。”
  上阳园内之人大多图这里的清闲,少有上进之人。
  弄墨自被派来此处管事之后,便再未有调动,早年也有屈才之感,只是日子久了,她自己反倒习惯了龟缩在一隅的日子。
  今日得胡先生提起,弄墨心中倒是起了些波澜,毕竟自己着实还欠这个丫头一份情。
  晚些时候,待阿笙等人赶到青山苑的时候正见到一辆辆牛车拉来的花簇,都是要布置在东边的几个院落内,园内是想将去年养到现在不成样子的都替换下去,省得误了贵人们的眼。
  阿笙看着那些颜色绚烂的花簇,问阿暖,“这些全都要种上?”
  “自然。”阿暖道:“此次上阳园宴请的是八方来客,不止央国世族文士,所以府内特别交代,要用上各国时兴的鲜植。这些可废了老大的劲才弄来。”
  阿笙闻此,默默不语,便顺着嬷嬷的指示开始干活。
  夜间,阿笙将准备休息的阿暖扯了起来,正色道:“有些话可否代我说与弄墨姑姑?”
  阿暖有些困乏,道:“为何不自己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