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辛衣舒蹙眉:“我?”
  陆敬祯应声:“沈夫人过于聪明,太聪明的人都多疑,她若知道是我派人去,未必会跟你走,你便暂时扮成沈将军。”
  “啊?”辛衣舒愣了愣,觉得也有道理,但她还是问,“新法改制的事大人不是已说服陛下了吗?陛下下旨推行,这会生什么变?”
  他轻笑:“我就是假设,沈将军将他们母子托付于我,我总要做好万全准备。”
  辛衣舒松了口气。
  他喝完参汤,将碗放下才又看向面前的人:“你和徐校尉如何了?”
  “什么?”辛衣舒怔忡了下,忙道,“他就是个有点傻的弟弟罢了,先前在豫北营地无聊,我也只是为了打发时间。”
  陆敬祯笑着倚上身后靠背:“这么多年,能让你找到个感兴趣打发时间的人也挺不容易。”
  辛衣舒窘迫道:“大人操心我做什么,不如操心操心来日沈将军将夫人孩子接到了身边,你该怎么办。”
  他挑眉忍着笑:“哦。”
  辛衣舒睁大眼睛:“你哦什么?”
  他却径直起身出门,叫了声“东烟”。
  东烟忙跟上他:“公子要回房歇息了?”
  他应声:“叫人将我房内的檀香换成广藿香。”
  东烟吩咐人去取,跟着他进屋:“您头疼又犯了?”
  这一年他们走遍大周三十六郡,公子熬夜整理卷宗休息不好便时常会头疼,但后来回京后好好养了月余不曾犯过了。
  下人取来广藿香,东烟点上见陆敬祯和衣闭眼躺在床上。
  他轻声上前,忽而听他开口:“我今日见瑛贵人来看陛下,我还是头一次见陛下同妃嫔相处时的模样。”
  东烟愣了下,才问:“公子是想沈将军了?”
  “不是。”他失笑看了他一眼,随即叹息道,“这些年太后娘娘待陛下是慈母之心,雷霆手段,陛下到底还年轻,容易陷入温柔乡。瑛贵人年长陛下几岁,又待人温柔,陛下对她自是疼爱有加,也多有顺从。”
  东烟听得云里雾里。
  陆敬祯的目光犀利了些:“太后娘娘突然选云见月入主中宫,怕是拿捏住了陛下心思。那位云小姐我是见过的,年纪轻轻,如花美貌下是谁也看不透的心思。”
  东烟脱口道:“您怕陛下一旦大婚,只要皇后娘娘俘获陛下的心,在他耳边吹吹枕边风,陛下会动摇推行新法的心?”
  “嗯。”陆敬祯撑了下额角,眉心拧得深了些,“不好说。”
  他在云见月眼中见过那种对自己的欣赏爱慕,便是这样一个人,说要嫁给天子就要嫁了,可见情爱于她而言轻如鸿毛,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事。
  若李惟面前若站着这样一个人,他绝不是对手。
  前些年他因为不齿沈将军的奸诈无耻,受此影响太深,他把李惟教得太正义了。
  这些天他时常在李惟耳边潜移默化地教他,可惜时间太短,只怕功效寥寥。
  外头传来敲门声,东烟应声开门,接过下人端来的安神汤。
  “眼下这些也不是一定的。”东烟行至床边,“公子把安神汤喝了,好好睡一觉。”
  他仰面盯着床帐看了片刻,又坐起来:“嗯。”
  沈嘉禾带着人出城后一路马不停蹄赶往豫北,她在路上往豫北营地传了信询问情况,特意让人将回信送往凉州驿站。
  她算好马队脚程,回信送来他们差不多就是在凉州附近。
  等收到豫北回信,她就能决定是先回雍州还是直接绕路去漳州了。
  没想到他们一行人刚到凉州驿站就见梁郁青早早在驿站候着他们。
  沈嘉禾十分诧异:“梁大人怎么还在凉州?”
  梁郁青笑了笑:“陛下开恩有意将下官调回郢京,只是下官来这凉州不足三年,于百姓生计尚未有功,若因沾了将军和陆大人的功就平步青云,实在有愧百姓,便自请暂留凉州。眼下太原整肃,又去了匪患,正是需要恢复,下官正想干出点政绩呢。”
  沈嘉禾被他一番话说得心生佩服:“大人高义。”
  梁郁青忙摆手:“将军莫要笑话下官。下官今早听闻边疆来了军报,想着必然是将军要来,便在此候着将军,若将军有什么吩咐,下官好安排。”
  沈嘉禾感激道谢:“倒也没什么吩咐,就是顺道来驿站看份军报,看完我们就得走。”
  正说着,徐成安已经取来军报。
  沈嘉禾沉着脸打开,他们一路而来还不清楚边关如今是何状况,若战事已起……沈嘉禾打开军报,只扫了一眼整个人一僵。
  “将军,情况如何?”徐成安见她突然变了脸色,顿时紧张地握紧佩刀,不会是漳州失守了吧?
  那可真的就……
  沈嘉禾倏然抬眸:“那份军报是假的?”
  徐成安一时没回过神:“什、什么假的?”
  沈嘉禾沉着脸将手里的军报递给徐成安。
  这份军报是陈亭亲笔,字里行间都能看出他很懵,上面说雍州并未接到辽国陈兵漳州城外的消息。在收到沈嘉禾询问信后,陈亭立马去信漳州,得到的也是边境稳定的回信。
  沈嘉禾垂下的手不觉颤抖起来。
  那封军报是漳州直发来京,上面盖的是漳州府尹的章,那府尹是谁来着?
  沈嘉禾一时都想不起姓名,通篇军报都是陌生字迹,正因为她并不熟悉漳州府尹,便没往别处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