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玉妈妈愣了下:“那自然没有!当初郡主走后,我又带人折回去,小公子病得厉害,早就烧得不省人事了,我便按照老王爷吩咐,让人带着他先行离开。”
  沈嘉禾脱口道:“可后来不是说祝忱就在那破庙被抓走的吗?”
  玉妈妈便说,她原本是想让两个士兵去附近找找有没有坟地,想着碰碰运气能不能挖个孩子的尸身,结果他们没找多久,就在河边看到了一具孩子尸身,他身上的包袱里还装着几套衣服,玉妈妈猜测应该是和祝忱一起逃出来的随从。
  那个孩子没能挨过冬日雪水,被冻死在了河边。
  “我们就给他换上了包袱里的华服,抱到了破庙里,把从祝小公子身上摘下来的环佩锦囊全都挂在了他身上。”
  原来如此。
  沈嘉禾当时年幼,那晚上很多事她都记不清了,只记得那双乌亮好看的眼睛,还有他的那句话——我不死,郡主。
  她从没想过他还活着!
  当时是祝忱先进的破庙,她后来进去就见他躺在那里,定乾坤或许就在他身下草堆藏着也不一定,即便不是,祝忱也必然知晓在何处!
  “那祝忱后来去哪了?”
  玉妈妈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老王爷说得送小公子离郢京远一些,应该是南下了。”
  沈嘉禾皱眉:“当时护送他的士兵呢?”
  “那士兵从未回来过,可能是老王爷想要守住这个秘密吧,我们回端州后,所有人都被下令不许再提此事。”玉妈妈想了想,“哦,我想起来,先前有次闲聊,我记得带走祝小公子的人姓孙,老家在岭南相州,具体哪里我就不知道了。”
  沈嘉禾和徐成安交换了下眼神。
  祝忱在相州。
  定乾坤也在相州!
  “相州。”沈嘉禾轻声念着,她突然想起,陆敬祯老家也在相州,真是冤家路窄。
  第52章 再相逢
  外头刚下过一场暴雨,院子里的青石板被冲洗得发亮。
  陆敬祯端坐书案前,低头阅读卷宗。
  一场秋雨一场寒,大雨过后,连吹入内室的风也凉了几分。
  东烟特意选了件厚些的披风给陆敬祯披上,又将他手边的凉茶换了杯热的,这才安静随侍一侧。
  公子前几年在刑部待过,看卷宗的速度尤其快,东烟看他时不时执笔记录,字迹隽秀漂亮,看得人赏心悦目。
  昌州府尹便没有东烟这股闲情逸致了,首辅大人替天子巡查的消息早就传来了,他特意命人将城内大大小小整顿了一番,连叫花子们也一并拖走赶出城区,生怕被这位大人瞧出丁点不妥。
  好不容易将城中整理得焕然一新,谁曾想这位大人一到昌州,也不去外头走走看看,只让他把府衙的卷宗搬出来。
  一并从京中来的大人们就这样坐下来,窸窸窣窣看了两日卷宗了,也不知他们在记录什么,府尹忐忑不敢上前,也不敢问。
  看着首辅大人都亲自翻阅,莫不是出了天大的冤案,首辅大人实则是来替谁翻案的?
  府尹立马绞尽脑汁开始回想自己自上任以来到底徇私枉法过多少案子,越是想他越是大汗淋漓、心跳如鼓,恨不得一头撞死以免给家族蒙羞。
  可惜他朝内室廊柱看了数十次都没能下得了决心。
  陆敬祯握着卷宗太久,手腕一时有些轻微僵硬,手边的茶杯一时没端稳,刚端空一瞬又“咣当”砸回桌面上。
  这一下吓得昌州府衙直接瘫跪在地上,他痛哭流涕道:“大人息怒!大人息怒!我都招,我全都招!”
  东烟:“……”
  陆敬祯看了地上抖成筛子的人一眼,抿唇道:“张侍郎。”
  一个年轻官员忙放下笔起身:“大人。”
  陆敬祯轻抚着手腕,整个人往椅背上靠了靠:“看来得麻烦张侍郎先审个案子了。”
  这一路过来,各地大小官员做贼心虚不在少数,但像昌州府尹这样不打自招的倒还是头一个。
  “是。”张岑逸这些年跟着刑部尚书处理案件早已得心应手,他绕过书案往地上瑟瑟发抖的人面前一站,冷脸道,“走吧大人,我们换个地方聊。”
  “不不不,我不去堂上,陆大人……陆大人饶命……”昌州府尹颤抖着爬向陆敬祯。
  什么人也想脏公子衣服!
  东烟上前一脚踢开他欲抓陆敬祯衣摆的手:“来人,拖出去!”
  外头立马进来两个侍卫,不由分说把大哭的昌州府尹拖了出去。
  张岑逸朝陆敬祯施了礼,转身步出。
  东烟已经收拾好书案上溅出的茶水,重新换了杯茶递给陆敬祯,看他喝了两口,才小声道:“公子歇一歇吧。”
  陆敬祯放下杯盏便又顺起了一侧的卷宗:“没见大人们都忙着。”
  东烟微噎,心说这怎么能一样!
  大人们就是辛苦点,可公子还中了毒,他实在忧心公子身体。
  公子中毒这事他是离京前夕才知晓的,青衣小道畏畏缩缩道歉说他也不知那晚沈将军会给公子下毒,这回公子没带他,他倒是老实得很。
  东烟就是想不通,沈将军怎能这般狠毒!
  便是全天下所有负心薄幸的人加起来都不如他一个人恶毒!
  沈嘉禾刚送王氏和玉妈妈离开回营帐就连着打了两个喷嚏。
  徐成安警觉上前问:“着凉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