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翻开书皮,第一页写着:【我怀孕了,他的,他恨我,芸娘,我后悔了。】
钟书玉脑子差点炸开,怀孕?人与妖怎么可能有后代。
忽然,她想到什么,回到屋内翻出在秦家找到的书,上面记载了许多秘术,例如换身。她翻了翻,果然看到相关的内容:
【人与妖构造不同,无法孕育子嗣,若逆天而为,需化身为妖。】
她,杀了,妖?
第23章
人变成妖唯一的办法,是吞吃妖丹。
妖丹乃妖族修炼所化,神灵聚集之处,极为重要。吞吃妖丹,妖丹上的妖气能逆转人血肉,把人变成妖,成了同族,自然能怀孕。
想逆转血肉,一只妖不够,需吞吃九个妖丹。
九个化形的妖。
钟书玉想起神院听到的一桩秘闻。
据说,二十多年前,人与妖的关系还没那么剑拔弩张。天河两岸,常有人与妖的两族集市。
妖拿果实、皮毛、矿石来人族兑换布匹,用具。两族各取所长,互相置换,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直到有一日,有妖失踪。
一开始妖族以为自己人干的,两族有命契,违者必遭反噬。直到死了好几个,皆被掏了妖丹而死,他们才意识到不对。
是人族。
可人族如何躲过反噬?妖族长老百思不得其解,将命契反复研究上百遍,才发现问题所在。
他们当初制定时,默认以法术互相残害必遭反噬,没说其他形势。任谁也想不到,一个人族赤手空拳,可以杀掉一只化形的妖。
自那以后,天河集市取消,人与妖重新定下契约,相隔两岸永世不得来往。
至于杀妖的人,没找到,没消息,无从知晓。
从时间推断,很可能是日志的主人。她杀了妖,吃了妖丹,逆转血肉化作妖物,怀上了妖的孩子。
钟书玉心情复杂。修炼百年,好不容易化作人形,却被人杀了夺取妖丹,为的,是怀上一个孩子,留下一个男人。
这比南宫问雪还离谱。
钟书玉没了看下去的兴趣,她把书随手丢在桌子上,趁着日暮回了客栈休息。
修缮房屋比想象中费事,她把院中的草割干净,挖出地窖腐烂的木头,把土回填夯实,又买了石板铺路。这些,不仅花了她很多钱,还花了她好几天的时间。
书晒得差不多后,她挑出有用的,装在箱子里送去了护城军。以往太子在时,他们还有个主心骨,太子回了盛京,他们同一盘散沙般,每日打牌胡侃,没个正事。
有了这些书,可算能找点事做,军师十分感激钟书玉,得知她是三省神院的弟子,主动邀请她留在护城军,教他们法术。
钟书玉拒绝了。
一来她的本事不足以教书育人,二来她答应过南宫问雪,离她的攻略对象远一点。虽不知太子是否还回来,该避嫌的,还是得避。
见她执意如此,军师也不强求,只道她若有用得到的地方,尽管开口。
回去的路上,钟书玉买了布番和笔墨纸砚,写了三文看诊的幡子,为城中的百姓看诊。这个价格算不上贵,顶多够她糊口。魔神的事尚未定论,就当她积德行善吧。
价格便宜,来看的人也多。大多是老人妇人,不是什么大病,细细密密的疼很折磨人,家里没什么钱,就一忍再忍,不知不觉忍了几年。
诊断起来,也不算难治,得长久的养着,平日得多加注意。来这儿的都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哪儿有闲时间闲钱养着,大多左耳进右耳出,知道自己怎么回事罢了。
能多帮一把的,钟书玉尽量去帮,帮不了的,她也没办法。
等收摊,天都黑了。
往后的日子还长,客栈不能长住,院落收拾的差不多后,她便搬了进去。路上,钟书玉思索着看诊的病人,等走到门口,才隐隐察觉到不对。
里面有人。
堂屋亮着烛火,还飘出一股饭菜香味,有人在里面烧火做饭。
钟书玉从门边捡了根木棍,悄悄摸了进去。
天梁的建筑风格与盛京不一样,他们的灶房在室内,单独隔出一间屋子,用石块与泥土垒出一个烟囱,平日烧水做饭都不用出门。
钟书玉小心把门推开一个缝,借着烛火,隐约看到一个修长的身影在灶房忙碌,有点眼熟。
她回来的时候正好,饭菜做好了,身影端着碗筷出来,那张清冷俊秀的脸,被昏黄的烛火照出几分柔和。
“韩云州?”钟书玉不可置信。
他不是在盛京吗?怎么突然出现在天梁,而且,他怎么知道这儿的?
韩云州这才注意到屋内多了一个人,他把饭菜碗筷摆好,道,“去洗手,吃饭。”
好像特意在等她。
“哦。”钟书玉把木棍丢掉,乖乖听话。
他炖的排骨,还有一道炒时蔬,一道鱼汤,全是钟书玉爱吃的,盛京特色在天梁不常见,再加上没功夫做饭,钟书玉这几日天天吃白水烧饼,人都快吃傻了。
乍一闻到熟悉的饭菜香,她也顾不上多问,洗过手,立刻上桌拿起筷子吃了起来。嘴里塞着排骨,她还不忘嘟囔:“你怎么在这儿?”
韩云州道:“盛京有太子坐镇,我这个羽林军统领在不在都无所谓。我向陛下辞了官,本想四处走走,茫然间不知该去何处,便先回了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