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是妾身不懂规矩,不怪弘暟,娘娘要罚,就罚妾身吧。”十四福晋是个护犊子的,连忙说道。
  “自是要罚的,十四福晋在本宫眼里,可了不得啊,当初便无中生有,在德太妃面前搬弄是非,如今更是不懂规劝恂郡王,以至他去年回京之后,竟不知先去觐见皇上,如此失礼,不尊君上,枉为人臣,是皇上大人大量,看在他们一母同胞的份上,并未追究,反而封他为恂郡王,派去先帝陵前尽孝。”
  年惜月说着冷笑一声:“他却不思悔改,竟然唆使简亲王和盛贝勒等人,挑拨本宫和皇上,还想让年大将军和皇上君臣离心,其心可诛。”
  十四福晋万万没料到年惜月竟然把这事儿挑明了说,连忙跪了下来,恭声道:“娘娘误会了,王爷万万不敢这么做啊。”
  “本宫敢这么说,自是有证据的,简亲王和盛贝勒已经如实招了,皇上念着兄弟之情,不想责问恂郡王,以免事情闹得太大,让人看了皇家的笑话,本宫却要叮嘱十四福晋,回去之后好好反省,再劝一劝恂郡王,安分守已,若他再敢胡作非为,即便他是皇上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本宫也决不轻饶。”年惜月神色冰冷,沉声说道。
  十四福晋张了张嘴,竟不知如何辩驳。
  因为此事,她也是知情的。
  “他若不改,本宫只好日日请福晋进宫喝茶闲聊了。”年惜月喝了口茶,语气淡了下来。
  “是,妾身明白了,多谢娘娘提点。”十四福晋深吸一口气道。
  人家明显是在威胁她。
  “今日回去之后,你便去一趟景陵,将本宫的话带到。”年惜月说完之后,挥了挥手,让十四福晋离开了。
  十四福晋出了永寿宫的门后,脸色阴沉,她若去了景陵,王爷肯定不高兴。
  可若不去,年惜月肯定天天找她麻烦。
  十分郁闷的她,尚未走出宫门,便听人说,皇帝下了圣旨斥责简亲王雅尔江阿办差不力,罚了一年的俸禄,暂停其职,命其闭门思过。
  盛贝勒因家中儿子贪腐,教子不善,被削爵了。
  十四福晋吓得脸都白了。
  这两人之前就是听她家十四爷的话,才在除夕家宴那日请立年惜月为皇后的,如今却被皇帝这般重罚,明明就是在敲打她家王爷。
  她回去之后,连忙让人收拾行装,当日便赶去景陵了。
  第382章 就吃这一套
  永寿宫里,年惜月正陪女儿练筝,她年少时学过一些,因那时身子不好,时常觉得精神不济,不想费神,也就没学了。
  如今莺莺对这个很有兴致,她便请了名师教导。
  一同学的,还有年惜月四哥的嫡幼女,莘雨。
  莺莺从前就很喜欢这个表姐,进宫之后,觉得无聊,胤禛见她闷闷不乐,便做主,命莘雨进宫给莺莺当伴读。
  两个孩子如今一同住在了永寿宫后头的一处偏殿里。
  “时辰不早了,等会儿要用晚膳了,你们先去净手。”年惜月笑道。
  “是。”莺莺应了一声,拉着莘雨去了。
  胤禛到时,正巧见到两个小丫头往外跑,忍不住叮嘱道:“莺莺,你们跑慢些。”
  “多谢皇阿玛提醒,女儿知道了。”莺莺停下脚步,冲着胤禛福了福身,又去了。
  “这个孩子!”胤禛有些无奈。
  他和年惜月就这么一个女儿,又是他们的长女,从小就宠着她,比宠两个儿子还要多,哪怕已经进了宫,他们平日里也不想太拘着孩子。
  以至于莺莺这丫头规矩起来倒是有公主的样子,活泼起来,那就比较随性了。
  就像现在。
  “皇上是不是觉得女儿太没规矩了?”年惜月问道。
  “那倒没有。”胤禛摇了摇头:“我也未打算将她嫁到蒙古去,到时候就在京城挑个夫婿,有咱们护着,她随性一些又何妨?”
  胤禛说着看向年惜月:“我听闻,那完颜氏今日胆大包天,刻意迟了一个多时辰才进宫,简直未把皇家,未把你放在眼里,你可罚她了?”
  “嗯。”年惜月点了点头:“我先晾了她一个时辰,没给吃的喝的,让她一直饿着,直到午后,我才去见了她。”
  “这可不够。”胤禛眉头紧皱,这种人,就得好好教训。
  “当然不够了,我把人呵斥了一番,让她去景陵找允禵了,还吓唬她,再有下回,天天让她进宫。”
  “这夫妻二人,都不是好东西,不是省油的灯,若有下回,别怪朕翻脸无情,削爵除籍,赶出皇家,让他们一无所有。”胤禛皱眉说道。
  年惜月知道,他可不是在开玩笑,他既然这么说了,肯定想这么做。
  只因作为帝王的他得爱惜自已的羽毛,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避免让人说他不顾兄弟之情,只能暂且忍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若允禵再不知进退,继续作死那么一两回,胤禛便不会姑息了。
  “我听说,皇上处罚了简亲王和盛贝勒,一个罚俸禁足,一个直接削爵了。”年惜月道。
  “嗯。”胤禛点了点头。
  “皇上为何对盛贝勒罚的那么重,他年事已高,受此打击怕是撑不住。”年惜月只是担心外头那些人说胤禛太狠心。
  在这个时代,舆论也是很重要的。
  虽然不至于像未来那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那么吓人,但也不能忽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