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她原本对这二女寄予厚望,没想到她们中看不中用,长得倒是好看,内里一团草包,一点手段也没有。
  “福晋别急,这二位姑娘还年轻,刚刚入府不久,脸皮也薄,您调教一段日子,也就好多了。”秋栗柔声说道。
  四福晋闻言点了点头,让秋栗把自已前两日看的书拿过来,打算读一会书,早些休息了。
  她这两日因为大哥的事,有些焦头烂额,夜不能寐。
  王爷今日给她指了一条路,四福晋总算安心一些了。
  ……
  浮香院里,年惜月刚刚换了衣裳,便听人说胤禛来了。
  “你今日回来的有些晚,可是遇到了满意的铺子,买下来了?”胤禛问道。
  “嗯!”年惜月点了点头:“是有个很合适的地方,价钱也合适,我便买下来了,就在青柳街那边,那一片绿树成荫,书斋和金石铺子多,卖古玩的也有不少,文人墨客爱去,整条街给人一种安闲舒适的感觉,着实不错。”
  “你喜欢就好。”胤禛脸上露出了笑容:“若有难处,尽管和本王说。”
  “目前倒是没有!”年惜月摇了摇头。
  “可曾用过晚膳了?”胤禛问道。
  “用过了,王爷呢?”年惜月只是出于礼貌随口一问,这个时辰,很少有人没有晚膳。
  “本王也用过了,在正院和福晋一块吃的。”胤禛说道。
  年惜月闻言有些吃惊:“王爷您既然去了正院,怎么又来妾身这儿了?福晋那边怕是……”
  有些话她不好明说。
  以她对四福晋的了解,胤禛去了又走了,人家肯定会生气。
  四福晋这人最爱面子了。
  “本王只是过去和福晋商议一些事,今日既不是初一又不是十五,倒是不必留在那边了,听你这意思,似乎很希望本王留在福晋的院子里?”胤禛挑眉问道。
  “那倒没有。”年惜月连忙摇头。
  她和胤禛相处了这么久,对他还是有些了解的。
  人家是王爷,一家之主、天潢贵胄,当然不能容忍别人替他做主。
  他特别不喜欢身边的女人把他往外推,好像他是个物件似的,可以随便让出去。
  年惜月当然不会犯忌讳。
  不过话说回来,四福晋和李侧福晋应该早就发现了这一点,为何还明知故犯呢?
  要知道,四福晋不是头一次弄貌美的丫鬟在身边,想勾搭胤禛了。
  她两年前就买过两个貌美如花的瘦马,结果胤禛没看上,四福晋又把人家发卖了。
  这回这两个,是从宫里来的,是德妃赏赐的,倒是不能卖。
  即便胤禛不喜欢,四福晋也得把人养在身边。
  “对了王爷,您之前和妾身说,会帮妾身说服福晋,答应让府里的姐妹们和妾身一起经营新开的茶楼,不知此事可有眉目了?”年惜月问道。
  与其说四福晋是个极重规矩的人,不如说她是个掌控欲极强的人,王府后院这些女人,都要在她的掌控之中,人家才有安全感。
  年惜月想开茶楼,让后院这些女人们入股,跟着她一起打理茶楼,给她们找点事儿做,免得她们总盯着自已。
  要做这件事,最大的阻碍当然是四福晋。
  她之前还在想,要不要用四福晋指使娘家兄长放印子钱这事运作一番,让四福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别阻挠她带着大家“奔事业”。
  结果胤禛却自告奋勇,说他能搞定此事。
  “此事已经办得差不多了,本王可以向你保证,在你那茶楼装潢好之前,福晋一定会答应你所求。”胤禛笑道。
  听他这么说,年惜月当然放心了。
  接下来这几日,年惜月带着几个丫鬟一起做预算,定好所有的章程后,便让白薇拿了银子和她们制定好的册子,给陪嫁的管事了。
  三月初,铺子开始装潢,年惜月给这座新的茶楼加书斋取好了名字——潇湘楼。
  ……
  伴随着皇帝六十寿辰的临近,京城一日比一日热闹。
  从西直门一直到畅春园,沿途搭建了上千座彩棚用来贺寿,寓意其乃千古一帝。
  雍亲王府也分到了几座彩棚。
  三月十七正院请安,四福晋特意叮嘱了一番。
  “明日万寿盛典,皇阿玛会乘坐龙舆,出午门,沿途接受百官和百姓们跪拜、贺寿,到时候你们随本福晋一同前往彩棚等候。”
  第141章 万寿盛典
  “待龙舆过去后,两位侧福晋随本福晋和王爷前往畅春园赴宴,其余人留在彩棚中,以我雍亲王府之名,给围观的百姓们发一些蜜饯、点心、寿饼等,也让他们沾沾喜气……”
  “是!”众人齐声应道。
  四福晋又叮嘱了几句,才让大家散了。
  “明日我和四妹妹同坐一座彩棚,除了府里准备的那些东西外,四妹妹还想备些什么?我让身边的人出去采买。”之所以没有过早准备,是怕东西坏了,不能吃。
  在皇帝万寿盛典这一日,她们这些皇亲国戚在彩棚里给老百姓们发了不好的东西,让人家吃坏了肚子,那可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所以,提前一日准备即可。
  “我让人准备了不少小竹筒,明日一早让小厨房熬银耳汤送去,再加点冰,应该还是有不少人喜欢的。”年惜月笑道。
  “冰镇银耳汤。”年如月瞪大眼睛:“这东西还是有点费劲儿的,四妹妹准备了多少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