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982节

  想到这里,刘远看着周扬说道:“周扬同志,我对刚才对你的质疑表示歉意,以后我会干好本职工作,项目上的事情一律以你为主!”
  杨秉义也附和着说道:“我也表示抱歉,以后全力配合你…”
  周扬见立威的目的达到了,当即说道:“感谢大家的体谅和支持,既如此,那我在这里也表个态,给我五年的时间,五年内我会让咱们研究院升格为兵团级,同时让单位产业规模达到50亿元!”
  此话一出,整个办公室里瞬间一片哗然…
  第1331章 对空警戒雷达—381甲!
  嗡!
  办公室里的众人都被周扬这话给惊呆了!
  好家伙,可真敢说!
  先不说研究院建制升格有多难,单单那个单位产业达到50亿,这就难以想象。
  那可是50亿元啊,就算是给他们一台印钞机让他们自己印,都未必能印出50亿,更何况是赚这么多钱。
  一时间,众人都面面相觑,办公室里竟然出奇的安静了下来。
  而就在这时,姜成才突然哈哈大笑着说道:“五年内能不能升格为兵团级我不知道,但是五年内将产业拓展到50亿元,这我相信咱们周院长肯定能做到!”
  话音刚落,就听刘远忍不住问道:“老姜,你对周扬同志的能力倒是信任啊!”
  然而姜成才却笑了笑说道:“要是两天前我听到这话,肯定会心存疑虑的,但现在吗,我相信周院长肯定能做到!”
  “这是为什么?”刘远好奇的问道。
  姜成才看了看周扬,随后对着众人说道:“诸位可能不知道,去辽沈飞机厂化缘飞机这事可是周院长临时的想法,记得那天我们走到奉天时候,由于连续赶路实在是太累了,所以就打算在奉天的军区招待所事休息一晚上再赶路!”
  “就是在休息的时候,周院长突然说这一路上太遭罪了,他想去辽沈飞机厂那边走一趟,去给单位弄几架飞机回来!”
  说到这里,姜成才话音一转,再次说道:“你们不知道,我刚听到这事的时候,心里的第一想法就是瞎搞,有要米要面要钱的,就没见过和人家要飞机的!”
  “但结果大家都知道,周院长不但真就这么去了,而且还办成了,诸位再想想,一架飞机500万,6架飞机就是3000万,动动嘴都能要来几千万装备的人,赚50亿很难吗?”
  听完姜成才的话,屋里的众人再次被惊呆了。
  他们都知道那些飞机是周扬和辽沈飞机厂要来的,但却不知道具体的经过,听姜成才这么一说,大家伙才知道这里面竟然有这么多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而周扬却只是笑了笑说道:“几架飞机而已,不要大惊小怪的!”
  听到这话,屋里众人都不知道该咋接话茬了。
  好家伙,这可是6架飞机啊,少说也得几千万元,一分钱没花就要回来了,这能不让人惊讶吗!
  梁石随即说道:“行了,这事就到此为止吧,现在我们还是商量一下如何安置新来的同志们吧!”
  顾成华当即说道:“对,今天哈工大和飞机厂那边一共来了200多人,如何安置他们还真的是一个问题!”
  刘远也接口道:“还有青城那边来的那些同志,现在临时被安排在了小学那边,但这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啊!”
  周扬想了想说道:“不是说回教梁和东梁头的两个工程已经完工了,我的建议是先把飞机设计所和通讯技术研究所搬过去吧,毕竟这两个研究所现在项目比较紧张!”
  “再就是林毅和他的团队,他们是研究发动机的,就让他们尽快去宁市拖拉机厂吧!”
  梁石点了点头说道:“我看行,凡事都讲究一个轻重缓急嘛!”
  有了周扬和梁石的表态,其他人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随后,众人当即便决定了下来,先让飞机设计所和通讯技术研究所搬到新的办公地点。
  剩下的几个研究所暂时还留在总部这边,一边继续工作一边等待新的办公地点的建成。
  确定好这事之后,周扬再次说道:“尽管这段时间研究院建制升格,显得有点乱,但项目上的事情却不能停,在飞机设计所和通讯技术设计所搬出去之后,武装直升机、三代机、数字电话交换机项目需要尽快上马!”
  “再就是,雷达研究所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导弹研究所的空空导弹项目也要尽快立项,诸位有什么想法?”
  梁石当即说道:“项目上的事情我不懂,这事你看着办吧!”
  刘远也附和着说道:“我们全力配合就行了!”
  黄清涛:“我没意见…”
  正说着,突然陈北玄推门走了进来,然后来到周扬面前说道:“首长,牛教授来了,说是要见你!”
  “哪个牛教授?”周扬当即问道。
  “就是空天之眼项目部的牛伟彤教授!”
  这时顾成华解释道:“青城方面的团队就是由牛教授带队,这几天他们一直在等着院长你回来呢!”
  周扬先是一愣,随即对着梁石说道:“梁老,我已经安顿食堂那边准备了,晚上给客人们接风洗尘,您老安排一下!”
  “行!”
  接着周扬看向顾成华说道:“老顾,你通知下去,让各部门科室以及二级单位的负责人,晚上七点钟到大会议室开会!”
  “是!”
  说完这些之后,周扬便让大家先散了,而他则是大步离开了梁石的办公室。
  当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的时候,果然看到牛伟彤和另一个老熟人杨红光正在小茶几旁坐着,许成芳则是在给他们两人倒茶水。
  看到周扬推门进来,牛伟彤当即笑着说道:“周扬同志,你可算是回来了!”
  “哈哈哈,不好意思,让您老久等了!”周扬笑着说道。
  “我们等几天倒也没什么,就是造船厂那边催得比较急,我们也感觉压力很大!”牛伟彤道。
  看得出牛伟彤等人确实着急,周扬也不再寒暄,当即问道:“那现在项目是啥情况了?”
  牛伟彤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说道:“就我们目前了解到的情况,051的舰体设计已经定型,其首舰也已经建造出来了,动力设计也基本合格,但武器系统以及电子设备却存在极为严重的问题!”
  “尤其是雷达和声呐,由于这两项技术迟迟得不到突破,现在已经成为限制051最大的问题了!”
  周扬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他本身就是电磁学专家,自然清楚,雷达和声纳设备的研发,都需要长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积累以及持续的投入。
  而就目前国内的情况而言,这三样都是我们的薄弱环节。
  所以在051立项时,很多电子设备只能通过逆向研发进行,但即使这样也仍然举步维艰。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第一款驱逐舰,051设计了国内最复杂的电子系统和水声系统,包括8种雷达和两部声呐。
  但想法是好的,然而实际上我们的技术完全不支持这样先进的想法,因此在首舰交付时,这些电子设备大部分都还没有设计定型,更谈不上安装。
  事实上,据周扬所知,在051首舰建造完之后,我们又用了20多年的时间,那些雷达、声呐以及其它电子设备才逐步、渐次上舰。
  想到这里,周扬当即再次问道:“牛教授,那上面给你…不,给我们具体的任务是什么?”
  牛伟彤当即说道:“上面对对空警戒雷达的研究进度很不满意,所以将这一任务交给了我们,希望我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款雷达的研制工作!”
  听到这话,周扬顿时想起了051舰8大雷达中有名的381甲型三坐标目标指示雷达。
  这款雷达能够连续测定空中目标的距离、方位和高度,捕捉目标快速准确,是现代舰艇不可缺少的关键装备。
  只是这款雷达研制可谓是一波三折,本来从1967年3月上面就决定研制这款雷达了,但刚研究了没几年就因为特殊原因,原定研制单位不能正常工作,不得不把任务移交给另一个研究所。
  而新研究所接到这个任务之后,由于对三坐标雷达的研制缺乏经验,研发进度一直很慢。
  以至于直到1983年5月,381甲型雷达在051型132舰安装测试,1984年才达到设计指标。
  1986年10月,第二台381甲安装在了110舰进行测试,此后又陆续生产了两台正式安装在165和166舰。
  而381甲型雷达的定型,标志着051型驱逐舰的全部雷达和电子设备齐装,此时052型导弹驱逐舰已经开工建造,距051立项已经超过20年。
  显然,现在上面已经有点等不及了,再加上空天之眼项目部去年刚好在三坐标雷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因此才将这个项目交给了他们。
  而周扬本身就对381雷达的设计构造非常了解,聂老找他合作研究这款雷达,算是找对人了。
  想到这里,周扬轻咳一声,当即便和牛伟彤谈起了他对对空警戒雷达的想法…
  第1332章 林毅赴任!
  “哔哔哔…”
  睡梦中,听到这熟悉的哨声,周扬下意识的睁开了眼睛,眼里满是红色血丝。
  好久没有听到社员知青们上工的哨声,他竟然有些怀念。
  从被窝里爬起来,透过薄薄的窗帘,周扬看到外面天色已经大亮了。
  再看了看旁边呼噜震天的林毅,周扬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昨天把这家伙留在一个屋,绝对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谁能想到,平时温文尔雅的林教授,竟然晚上睡觉打呼噜,而且还是震天响的那种。
  没错,昨晚上林毅是和周扬在一个屋睡的。
  由于研究院那边的宿舍实在是紧张,而林毅他们第二天就要去宁市拖拉机厂了,只是临时住一晚,后勤部门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安排他们。
  有心安排他们去村里的招待所,结果那边今天只剩下二十多个床位了,剩下的全都已经住上人了。
  周扬得知消息后,随即便将林毅和剩下的团队成员,全都带回来了自己家居住。
  反正他家除了有五间正房外还有三间厢房,现在除了他本人外,再无其他人,倒是可以让林毅等人在他家凑合一晚。
  更为重要的是,趁着林毅还没有动身离开,周扬有些事情需要叮嘱他。
  所以,昨天晚上周扬开完会之后,就和林毅进行了彻夜长谈。
  只是周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林毅这家伙晚上睡觉的时候竟然打呼噜。
  而且这家伙的睡眠质量特别的好,正事谈完后倒头就睡,呼噜随即就安排上了。
  这可把周扬给害惨了,他睡眠质量虽说不算差,但听着林毅震天的呼噜声却死活睡不着了。
  无奈之下,只能闭着眼睛数绵羊,他都不知道昨天自己是几点睡着的…
  虽然眼睛很涩,困得要命,但周扬知道单位今天事多,还是挣扎着将衣服穿好,随后拉了下炕沿下的电灯绳。
  “咔嚓!”
  屋顶的小灯泡瞬间亮了!
  受到灯光刺激的林毅,当即睁开眼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