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767节

  “呃…不去!”
  接着李林章再次说道:“之前不是说了吗,以后这个药和我没有半毛钱关系…”
  不等李林章说完,周扬便打断了他的话:“没说你和这个药有关系,而是上级要大规模量产那个药,但现在全国范围内,除了我之外只有李教授你知道该怎么生产那种药,要么你去,要么我去!”
  李林章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虽然不知道去哪,但是他也知道周扬指定离不开八宝梁村,所以动身的那个肯定只有他了。
  略作沉默,李林章沉声问道:“上面咋想起要生产那种不正经的药?”
  周扬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啥叫不正经了!”
  “那就是一种春…那啥药,能正经吗?”
  “李教授,你误会了,蓝色小药丸虽然有那方面的功能,但是它更重要的功效是补肾!”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同时,对于那些想要孩子却有心无力的人来说,这个药也大有帮助,前段时间我一个战场上退下来的朋友,就因为用了这个药而成功怀孕了!”
  听到这话,李林章顿时沉默了。
  说真的,他之前并没有想太多,知道那个药是助兴用的之后就觉得不太正经。
  但是现在来看,自己似乎想的太狭隘了。
  过了好一会,他才再次开口说道:“反正你小子是吃定我了,说吧,这次是要去哪里?”
  “羊城!”
  “什么时候动身?”
  “尽快!”
  “把地址给我吧,我尽快动身过去!”
  “不用,您在这里等着就行了,会有人来接你过去的!”周扬道。
  “也行。”
  第1032章 乙肝疫苗进展
  说服了李林章之后,周扬的心情大好。
  国内协助生产蓝色小药丸,不管是对于远威公司还是对于整个镰刀计划来说,意义都是非同一般。
  眼下蓝色小药丸刚刚在港岛上市,整个市场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国内还是港岛地区的产量有多高,都能在巨大的需求面前转化为宝贵的外汇,这绝对是在拿着麻袋装钱,机会难得。
  只是目前国内懂得如何生产蓝色小药丸的人真心不多,除了周扬自己外,也就只有李林章有这个能力了。
  如果不能说服李林章,出面指导蓝色小药丸的生产的话,那么周扬就只能自己亲自去羊城了。
  但问题是,现在塞北省这边刚刚开春,不管是村里还是研究所这边,需要他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周扬真心有点走不开。
  因此在接到陆正军的电话后,周扬首先想到的便是让李林章走一圈。
  只是他对这事却没有什么把握,他可是知道李林章对这种“不正经”的药品有多抵触。
  作为医学教授,李林章有着名义的矜持以及文化人的清高,虽然按照他的想法搞出了蓝色小药丸,但是却死活不愿意和这种药物扯上关系。
  看他那一副避之不及的表情,周扬真怕自己说服不了他。
  好在李林章是个颇有大局观的老同志,虽然心里依旧不太接受那种药,但得知是上级部门的命令后,还是同意前往羊城。
  这让周扬不由得松了口气!
  心情大好的周扬没有选择立即离开,安顿好这事后,他随即在李林章以及钟奇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旁边的塞北医药研究中心。
  得知周扬过来后,宋史、杨春华以及段英钟等人全都放下手头上的工作,赶了过来,毕竟这位才是医药研究中心的主任。
  在研究中心这边转了一圈之后,在周扬的要求下,一行人来到了研究中心的会议室,一场小规模的内部会议随即开始了。
  会议室里人头攒动,除了周扬外,宋史、杨春华、段英钟以及钟奇等人全都到了,所有人以周扬为中心,围成了一个椭圆形。
  待所有人都到齐之后,周扬环视一周,目光所过之处,众人瞬间安静了下来。
  “同志们,咱们塞北医药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已经快一年的时间了,经过这一年的发展,变化还是非常大的,这次过来我看到来了不少新面孔,有些人我都叫不来名字,还请宋教授说说咱们这边的基本情况!”
  别看周扬是这个医药研究中心的主任,但是过去近一年的时间,周扬来这里的次数非常有限,一巴掌都能数过来。
  而负责日常工作的宋史又是个研究型学者,要是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的话,他也不愿意打扰周扬。
  因此,周扬对塞北医药中心这边的情况,真心不是很了解。
  当然了,这也不能怪周扬不负责任,主要是医药研究完全不同于其它领域的研发。
  由于医药最终是要给人使用的,是关乎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安全的大事,所以在研发的时候更加的谨慎,这就导致它的研发周期更长。
  从立项到出成果再到申请药品上市,短一点也得两三年的时间,长一点可能是十几年,甚至于几十年都不稀奇。
  而周扬的时间那么的宝贵,实在是没有那么多时间,专门投入到医药研发的领域。
  听到周扬点名,副主任宋史轻咳一声,然后说道:“确实,最近这段时间我们这边来了不少新人,包括国内乙肝疫苗研发的先驱陶教授,还有京城医学院肝病研究主任卢学峰同志,另外还有流研所的侯天明、李炳毅同志,现在我们的队伍壮大了不少,已经不再是之前的草台班子了!”
  “眼下我们塞北研究中心拥有8个科室部门,正式职工87人,实习员工76人,也算是一个中型医药研究中心了!除了人事、财务、安保等部门外,我们还包括3个项目组和一个对外营业的直属卫生院!”
  “截止目前,我们医药研发中心正在研究的项目有两个,一个是第二代乙肝疫苗的研发,另一个则是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疫苗的研发…”
  听完宋史的简单汇报,周扬不由得点了点头。
  虽然除了蓝色小药丸外,这边暂时并没有其他科研成果问世,但就发展势头而言,还是不错的。
  “宋教授,这边的两个研发项目的进度如何?”周扬当即问道。
  “第二代乙肝疫苗的进展还算顺利,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地,用酵母dna重组做出人类乙肝表面抗原蛋白。”
  接着宋史再次说道:“虽然目前在培育抗原蛋白方面,技术还不是很稳定,但是实验效果却非常的不错,用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疫苗,对于乙肝病毒有很强的预防效果,可以确定我们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
  听到研究小组这边已经培育出了乙肝的抗原蛋白,周扬也非常的高兴,这意味着对第二代乙肝疫苗的研究已经有了重大突破。
  毕竟第二代乙肝疫苗最难攻克的便是这一步,只要按照目前的方法研究下去,应该很快就会制作出超越血源性疫苗的新型乙肝疫苗。
  想到这里,周扬看了看左下首的杨春华,而后说道:“杨教授,你是乙肝疫苗研究小组的负责人,你觉得还需要多长时间,新式疫苗就能完成临床试验?”
  “我们有信心在一年内完成第一期的临床试验!”
  接着杨春花再次解释道:“目前我们已经通过实验室培育,制作出一部分二代疫苗,也进行了相关测试,整体而言效果还算不错,比血源性疫苗的效果强了好几倍。”
  “但是由于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只能在实验室进行小规模的制作,且失败率非常高,根本不具备大规模的生产,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工艺,争取一年内让我们的新疫苗实现量产!”
  听到这话,周扬的心里隐隐有些激动。
  乙肝疫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市场前景更是惊人。
  现在不仅仅是我国,对于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而言,乙肝都是一个令人头疼的社会性问题,这种病危害大不说,还具有传染性。
  一旦达到了一个基数,很容易引起全社会的恐慌,这一点周扬深有体会。
  尽管血源性乙肝疫苗已经问世,但是价格实在是太贵了,比如说贼鹰那边,一针乙肝疫苗就高达一百多美刀,而且效果还不是很好。
  如果杨春华等人能研究出真正的第二代乙肝疫苗,先不说能为国家赚取多少钱,对于我们控制自己国内居高不下的乙肝人群也是意义重大。
  “嗯,我相信你们能做到,需要什么尽管开口,我会尽量满足你们的要求!”周扬道。
  “是!”
  “宋教授,你主持的那个项目进展如何?”周扬再次问道。
  “我这边主持研究的是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疫苗,去年我们研究小组已经对这种病毒进行了实验室培育,但是效果不太好,短时间内应该没办法出成果!”宋史叹了口气说道。
  “不着急,医药研发本身就是慢工出细活,太着急的话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刚好我对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有些研究,等一下咱们可以交流一下!”
  听到这话,宋史的眼睛顿时一亮,脸上也露出了激动的表情。
  第1033章 彩色电视机的重大突破
  从医药研究中心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
  在过去的几个小时,周扬一直与宋史的研究小组待在一起,与他们就正在进行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疫苗项目,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别看这种病以流感命名,但是它的破坏力远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感冒所能相提并论的,这种病的临床特征一半以上的表现为脑膜炎,伴发热、头痛及颈项僵直。
  还可表现为蜂窝织炎、关节炎或败血症等等,死亡率为3%-6%。
  尤为可怕的是,这种病对儿童以及刚出生的婴儿特别的不友好,以贼鹰为例,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是40-10010万,是儿童细菌性肺炎死因中位列第二的疾病。
  且后遗症非常严重,超过20%的幸存者有永久性的听力丧失。
  因此,眼下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在研发hib同源疫苗,只不过这种疫苗的研发难度非常的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取得了重大突破。
  事实上,世界上第一款hib同源疫苗是在1995年才开始大规模的临床使用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还是以贼鹰为例,在使用了hib同源疫苗后,他们的儿童发病率降为<210万,降低了95%以上。
  我国也是这种流感肆虐的国家之一,每年都有大批的儿童因为这个病而呈现巨大的伤亡,所以疫苗研发势在必行。
  但是由于hib同源疫苗的技术难度非常大,甚至于都已经超过了二代乙肝疫苗,因此宋史等人的进展非常的缓慢。
  在了解了情况之后,周扬当即将自己的一些经验拿出来和他们分享。
  都说名师指点一步,少走多少弯路!
  周扬的这些经验都是经过现实验证过的,对于宋史等人的帮助自然非常大。
  在交流的过程中,宋史等人欣喜的发现,当他们将研究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说出来之后,周扬就能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虽然说这些方案都没有经过验证,也不知道行不行,但确实给他们提供了不少新思路。
  因此从上午开完会开始,他们这个小组的研究员们就缠着周扬,不愿放他离开,甚至于连午饭都是会议室吃的!
  周扬也理解他们,因此并未有什么怨言,而是全力配合着。
  直到下午三点,终于将绝大多数的问题都交流完了,宋史等人才放周扬离开。
  …
  吉普车上,看着周扬略显疲惫的靠在座位上,陈北玄的眼里闪过一丝担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