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718节

  一盒烟仅仅转了一圈,就只剩下少半盒了。
  游主任有些心疼的说道:“又一毛钱没了!”
  安邦国笑了笑说道:“游主任这是日常抠门啊,每次给咱分完烟就心疼,但是下次照样分!”
  “哈哈哈,苦日子过得久了,习惯了!”
  随后,他吐出一口烟气说道:“诸位,都说说吧,有何感受!”
  农牧厅的乌兰厅长当即开口道:“我是农业口子上的,我对这个村子的发展最有感触,这个村子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他们真的是不得了啊!”
  “就这么大点村子,不但发展了农业和养殖业,还搞起了轻工业,而且每一样都发展得很不错,既发展了经济又惠及了民生,既给国家和集体积累了资产,又给老百姓增加了收入,佩服啊!”
  话音刚落,轻工业厅厅长也开口说道:“敢想敢做本就不容易,最难得的是,他们的发展思路清晰,定位也很准确,能创造这样的奇迹也在情理之中!”
  省教委分负责人胡文明也附和着说道:“他们这边的基础教育也做得不错,咱们现在住的地方就是他们给住校的老师和学生们准备的,这环境就算是省城绝大多数的学校都比不了!”
  游主任突然接口道:“对了,说起学校,今天下午周扬同志向我提了一个请求,说是这次高考他们村里大部分的老师都考走了,所以让我帮忙给调些老师过来。”
  “胡厅长,你是省教委的负责人,这事你应该能解决得了吧?”
  胡文明急忙说道:“没问题,正好我们那边还有些师范生的工作没有得到落实,回去我就安排!”
  “嗯,具体情况你回头再和周扬同志联系一下,看看他们要多少人!”游主任叮嘱道。
  “好。”
  正说着,鹿城的包主任推门走了进来,随后有些惊叹的说道:“实在是太令人惊讶了,这个村子竟然家家户户都通了电灯,村子里甚至于还有路灯,大晚上的整个村子灯火通明,犹如白昼!”
  此话一出,迅速引起了众人的热议:
  “真有路灯吗,今天白天视察的时候没注意啊!”
  “路灯啊,很多县城都没这个条件,真难想象一个普通村子竟然有!”
  “谁说不是…”
  突然,游主任猛的从小板凳上站了起来,然后说道:“不谈了,咱再到村子里转转,看看老百姓晚上的生活状况!”
  众人见状,当即全都跟着站了起来,而后浩浩荡荡的向着小学校外面走去!
  小学校位于村子的东南方向,这边地势较高,众人一出来就看到了半个村子的情况。
  只见近在咫尺的八宝梁村家家户户都亮着灯,村里的主要路口以及干道上,也都有灯光亮着。
  星星点点的灯光与天空中的繁星交相辉映,非常的漂亮且震撼!
  没错,就是震撼!
  要是这种情况发生在省城或者是地区行署地,这不算什么,但是却发生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小村子,实在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在不少领导干部看来,这可能是他们看到的最不一样最震撼的夜景!
  而当他们一行人冒着零下三十度的低温,走进村子后,又看到了令他们震惊的一幕。
  只见一支五六人的民兵小队,正背着长枪迎面走过来,带队的赫然是村里的一个村干部。
  简单一询问,游主任等人才知道,村里每天晚上都会组织民兵小队进行巡逻,从不间断。
  随后,在民兵小队的带领下,游主任等人夜游起了八宝梁村!
  …
  而就在游主任带着一大帮领导们对村里展开全方位的视察的同时,省报再次对八宝梁村的高考奇迹进行追踪报道。
  他们在1月12日的报道中登出了《奇迹持续——八宝梁村高考过线率达76%》的标题,一如既往的吸引人。
  根据这则报道称,八宝梁村的考生们继1月8日接到第一批57份体检通知书后,在接下来的几天又陆续有110人接到了全国各大高校的体检通知书。
  截止他们发稿前,八宝梁村全部220名考生,共计有167人接到了体检通知书,上榜率高达惊人的76%。
  尽管这并不是说这167人全部能上大学,毕竟接下来还有体检和政审,或许会有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被刷下来。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167人的文化课程全部合格。
  这么高的过线率,放眼全国都是一个奇迹。
  更重要的是,眼下各个高校的体检工作才刚刚开始,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也就是说,不出预料的话,八宝梁村还会有考生接到体检通知书,而76%的过线率绝对不是极限。
  这则报道一发出去,再次在塞北省全省范围内引起了轰动。
  一个村子出了两个状元外加一个探花,已经很令人震惊了,但远没有76%的过线率令老百姓震撼以及激动!
  没错,就是激动!
  状元和探花那是天才,天才不具备普遍性,因此无法复制。
  但是八宝梁村这么高的过线率,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天才,这只能证明他们的学习方法更高效,他们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
  这对于那些有孩子参加接下来高考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而且省报在之前的报道中也分析过八宝梁村考生能取得好成绩的方法,名师咱请不来,但他们使用的那种复习资料却可以买到。
  于是乎,更多的家长或者是考生本人前往新华书店,购买那些复习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塞北省省报的这一系列的报道也引起了附近兄弟省市的关注,随后他们也对本省的高考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
  这不分析不知道,一分析便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不管是晋西省也好还是冀北省也罢,再或者是京城、秦省等地,他们发现本省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普遍要比南方地区要高一些。
  而在本省范围内,靠近塞北省的县市的过线率则是要比其它地区更高一线。
  就拿晋西省来说,作为文化大省,这边的人文底蕴是出了名的。
  尤其是晋东南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那里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单单明清两朝晋西省就出现3725名文进士,其中大部分是出自晋东南。
  因此在晋东南存在很多进士村或者是状元村,可见可靠文化底蕴之深厚。
  但在今年的高考中,晋东南的考生却没有像预料中的那样力压相对苦寒的晋西北以及晋北地区,不管是过线率还是高分人数,都远远不如晋北地区。
  冀北省、秦省的情况也差不多,这种反常的情况自然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而经过记者媒体的调查发现,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竟然和塞北省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有关,准确的说和那个村子印刷出来的一种高考复习资料有关。
  很快,八宝梁印刷厂以及他们整出来的那几种高考复习资料火了,直接出现在了各大省报的头版…
  第965章 聂老的麻烦事
  1月15日,天刚蒙蒙亮,周家就热闹起来了。
  由于今天是李幼薇去宁市参加体检的日子,所以一家人便早早的起床了。
  另外就是,周扬也要前往省城,正好顺路将她送到宁市。
  为了能早点将赶到宁市,体检完下午还能赶上返程的车,夫妻俩起床后先是简单的吃了一口。
  而后便将宝儿和文辉叫醒,又将两个小的用被子包上,连大带小一同送往李家老宅。
  做完这些之后,周扬与陈北玄便带着李幼薇和黄如凤出发了!
  从八宝梁村到宁市不过80公里,这点距离放在后世,一个小时就能赶到。
  但是这年头基础设施实在是太差了,再加上前两天宁市范围内刚刚下完雪,路上特别的难走。
  即便是以陈北玄的车技,这80公里的路程也花费了足足两个多小时。
  好在当他们赶到宁市市医院的时候,时间刚好八点半,体检还没有开始。
  周扬没有在宁市多做停留,将李幼薇安顿好之后,便与陈北玄继续出发。
  车子一路疾驰,终于在上午十一点多抵达了省会青城!
  周扬上次来青城还是五个月前,当时青城还处于盛夏季节,而这次过来已经是寒冬腊月了。
  车子在城区继续行驶了二十多分钟,然后在西郊的项目部前停了下来。
  在向门口的卫兵出示了证件之后,周扬的车子顺利进入了项目部。
  轻车熟路的来到办公楼下,将车子停好之后,周扬便带着陈北玄大步来到了楼上。
  二楼办公室里,聂南孙正在和杨东海商量事情,只是此时两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老杨,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一下子少了这么多,这得影响多少项目啊!”聂南孙皱着眉头说道。
  杨东海叹了口气说道:“这事已经定下来了,谁也没办法更改了,而且这次受影响的也不仅仅只有我们,绝大多数的科研院所都受到了波及!”
  “你说上面是咋想的,一下子砍掉这么多单位的项目预算,这不是胡闹吗,没了钱还咋研究,这不是眼睁睁的看着这些项目黄了吗?”
  “老聂,慎言,上面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据我所知,这两年我们的经济运行出现了重大的问题,且迟迟没有得到解决,再就是…”
  杨东海的话音未落,就在这时,门外突然响起了清脆且富有节奏的敲门声!
  “噔噔噔…”
  聂南孙稍稍调整了一下思绪,然后说道:“进来!”
  “吱呀!”
  随着办公室的门被人推开,聂南孙和杨东海两人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两人当即站了起来。
  “这么早就来了,我估摸着你小子最早也得一两点才能到呢!”聂南孙笑着说道。
  周扬当即回答道:“早晨六点钟不到就出发了,所以就早到了一会!”
  “那真是辛苦了,来来来,赶紧坐!”
  三人围着一张小茶几坐下之后,周扬当即问道:“聂老,你急匆匆的把我叫过来,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聂南孙一边给周扬倒水,一边说道:“一堆麻烦事!”
  “那就捡最重要的说,麻烦事再多也得一件一件的解决!”周扬道。
  “嗯,首先是项目遇到了麻烦!自从有了你的指导和帮助,我们的多个项目进展比较顺利,科研进度快了不少,好几个项目已经进入了试制和实验阶段,远比我们之前的预期要快!”
  接着聂南孙再次说道:“但是由于技术积累还不够,导致进入试验阶段的项目问题频出,我们多次检查会诊都没有找到问题的结症,不得不把你叫来帮帮忙!”
  “虽然我不太了解情况,但相信总会有办法的!”周扬道。
  “嗯,项目上的事情虽然麻烦,但我们对这事还是很有信心的,但另外一件麻烦事我们是真的没办法!”聂南孙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