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587节

  由于今年过年一大家子都要在京城,所以李幼薇和周扬商量过后,决定将家里一些无法长时间保存的东西全都运回京城。
  反正两辆车子,有的是空间。
  于是乎,除了衣服等行李外,家里的米面粮油以及分下来的肉、鸡蛋什么的,全都被装上了车。
  折腾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收拾好了。
  随后,在周扬依依不舍的眼神中,两辆车子缓缓离开了周家,离开了八宝梁村。
  目送车子离开后,周扬与同样出来送人的老张头回到了西厢房。
  “张叔,听我哥说你们已经把数理化自学丛书重新修订好了?”
  “弄好了!”
  接着老张头从简易的书桌上取出一摞书稿,推到了周扬面前。
  “数学和几何部分你之前拿走了,这是物理和化学,拿的时候注意点,别弄乱顺序!”
  “行!”
  随后,老张头指了指旁边的另一摞稿纸说道:“那是你哥弄出来的模拟卷子,数理化各30份,语文和外语只有12份,剩下的你哥说回京城后再弄!”
  “另外,这几天我正在弄地理和历史、生物的自学丛书,预计还得半个月的时间,加上模拟卷的话,至少还得一个月!”
  “不着急,慢慢来,您老别累着!”
  老张头连着咳嗽了几声,然后说道:“我都这把年纪了,多活一天就是赚一天,没事!”
  “您老别瞎说,还是要保重身体的!”周扬道。
  “行!”
  “对了,我媳妇走了,家里这段时间可能也不开伙了,以后中午和晚上我让人给您老送饭吧!”周扬道。
  “不用,把正屋那个小铁锅拿下来,我自己做就行了!”老张头道。
  过去几年他们住牲口棚的时候,都是自己做饭,几块破砖头加上一口小破锅不也对付了七八年吗,还能饿着不成!
  “一个人的饭最难做了,还是我从单位食堂给您老带吧!”
  说完,不等老张头开口,周扬便让陈北玄带着两大摞书稿,直奔研究所而来。
  第785章 老徐的消息
  西坡研究所
  周扬刚刚来到办公室,就看到顾成华推门走了进来。
  “老顾,你咋过来了,有事?”
  “嗯,刚刚有一个外线电话打了进来,说是找你的!”顾成华当即说道。
  “哦,对方是什么人,问清楚了没有?”
  “问清楚了,对方自报家门叫徐永华,是省新华书店的负责人,他说你要是有时间的话就给他回个电话!”顾成华道。
  听到这话,周扬当即眼睛一亮。
  老徐这个时候给他打电话,应该是群众出版社那边有消息了。
  “老顾,你先坐会,我给老徐回个电话,完事后咱再聊如何?”
  “那要不我先回办公室,等一会再过来?”
  “不用,老徐找我应该是工作上的事,你用不着回避!”
  说着,周扬当即拨通了省新华书店的电话。
  一阵“嘟嘟”声过后,电话很快就被人接了起来,话筒里也随之传来了老徐的声音:“省新华书店,哪位?”
  “老徐,是我,周扬!”
  “哎呀,你这个大忙人啊,我一早晨给你打了三个电话,都说你人没来单位!”老徐笑着说道。
  “没,今天家里有点事耽搁了!”
  随后周扬再次问道:“你这么急着给我打电话,是不是群众出版社那边有消息了?”
  “嗯,咱那天分开后,我就赶紧找我在群众出版社的朋友打听了一下,他们那边还真是在筹备毛选五出版的事,而且这事已经提上了日程!”徐永华道。
  其实毛选五卷的出版信息在群众出版社内部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内部传言初步定于一月底或二月初发稿,还有人说国家出版局、轻工业部、群众出版社已经为此开过几次秘密的内部会议。
  主要是研究具体的印刷工作日程安排,并从全国范围内着手考虑各地区印数的平衡、普及版分省印制的调度问题。
  还有人说民族文字版已开始发稿翻译,总而言之,这事不假。
  “那看来我得到的消息没错了,只是不知道他们找好印刷厂了没?”周扬道。
  “这事我也特意让人帮忙询问了,按照上面的规划,此次毛选五第一版将发行量很大,他们将会在全国范围内找30家印刷厂分配印刷任务!”
  接着,徐永华继续说道:“我得到的内部消息是,咱们塞北省有200万册的任务量,其中蒙文版20万册。”
  “这么多?”周扬欣喜的问道。
  本省的任务量大,他们能拿到订单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00万册并不算多,据我所知,京城的任务量才大呢,足足有500万册!”老徐道。
  “那我们这边…”
  不等周扬说完,老徐便开口说道:“你们印刷厂的事,我和省新华印刷厂的同志说过了,他们同意将其中20万册的任务匀给你们…”
  “太好了,真的是太感谢你了老徐…”
  “你先别急着谢我,省新华印刷厂的同志们也说了,订单给你们没问题,但是也有条件!”老徐道。
  “啥条件?”
  “首先是你们需要自己解决印刷纸的问题,新华印刷厂不提供纸张!”
  “明白!”
  这事周扬其实早就预料到了,眼下国家缺纸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当然了,国内缺的不是普通纸张,而是专门用于印刷重要书籍的52克凸版纸。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家造纸生产连续七年亏产,未完成国家计划,库存用光,很多省份连储备纸也已用掉大半。
  再就是因为缺原料液氯,造成纸浆供应不正常。
  再加上过去一年,国内灾难频发,导致供应纸浆更成了大难题。
  这种情况就连轻工业部也是一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以至于全国范围内缺乏印刷用纸。
  好在这事周扬前段时间就做了准备,他通过军方的关系,向省造纸厂订购了300吨印刷用纸,其中15吨已经运回了印刷厂。
  背靠军方这棵大树,那就是好乘凉,这一点就算是省新华印刷厂等大单位都比不上。
  这时,老徐继续说道:“除了纸张外,印刷厂那边的同志需要对你们的成品进行审核,等正式的文件下达之后,你们先试印刷一批出来。”
  “如果省新华印刷厂这边的同志检查之后,认为没问题,剩下的便可以大规模的印刷了,但如果人家说不合格,那就没办法了!”
  周扬当即点了点头说道:“应该的,毕竟是政治任务嘛,谁也不敢马虎。”
  “你能理解就好,像这种重大题材的作品出版,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出错那都是大问题,不知道要连累多少人,大家谨慎点也是应该的!”
  “嗯,对了,那印刷一册的费用是多少?”周扬道。
  “目前毛选五一册的定价是1块2左右,按照往年的价格,印刷厂每册能拿到4毛左右。”
  随后老徐继续说道:“具体多少钱这个我还不是很确定,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省新华印刷厂能拿多少钱,你们也能拿多少!”
  “行,那这事咱们就这么说定了!”
  “嗯,有消息我再给你打电话!”
  “行!”
  说完,两人这才挂了电话!
  见周扬终于打完了这个电话,顾成华有些惊讶的问道:“所长,刚才听你和那位老徐同志聊天,似乎在谈出版社的事?”
  “嗯,我得到消息,上面准备出版毛选五,所以我就找到老徐,想让他帮我们联系一点订单!”周扬道。
  “20万册?”
  “对,他们那边同意给我们20万册的订单,每册我们能拿到4毛上下。”周扬道。
  “也就是说这20万册咱们能拿到8万块钱,刨掉各种成本,纯利润至少在5万多块钱?”
  “差不多!”
  其实周扬看重的并不仅仅只是这区区几万块钱!
  更为重要的是,周扬可是知道,毛选五的发行量可是非常恐怖的,据不完全统计,足足有上亿册。
  只要他们印刷的质量能合乎标准的话,以后肯定少不了订单。
  此外,一旦和省新华印刷厂、省新华书店,甚至于国家出版局、群众出版社搭上线的话,这对于八宝梁印刷厂后续的发展可谓是影响深远。
  显然顾成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当即说道:“如果这事能成的话,那咱们的印刷厂可就不是草台班子了,以后必然大有可为!”
  “嗯,当务之急我们不但要抓紧速度联系纸张,同时还得解决工人的问题!”周扬道。
  “纸张的话我回头再去和省造纸厂谈谈,看能不能优先供应我们!”
  接着顾成华话音一转,再次说道:“但工人的话,这个确实是有点难度,要不我们先把炮兵雷达总装线那边的工人们调过去一些?”
  “不行,总装线那边的工人不能动,昨天我已经和姜老通过电话了,他老人家要求我们这边全力生产炮瞄雷达,这是硬任务,不能耽误!”周扬道。
  “那印刷厂那边?”
  “姜老那边答应再给我们调一批职工过来,但是时间的话就无法保证了!”
  随后周扬再次说道:“依我之见,咱们还是做两手准备吧!”
  “哪两手?”
  “第一手准备就是还按之前的计划,等待姜老那边的消息,同时优先录用咱们研究所工作人员的家属!”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第二手准备就是趁着现在属于农闲季节,临时从村里的知青那边抽掉一些人过来应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