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564节
他这的这一动作很明显,算是认同了周扬的说法!
见状,李建国立即皱着眉头喊道:“爹…”
不等儿子开口,李丰年便打断了他的话。
“其实这事前段时间分粮的时候我就有了念头,咱们家一下子分了几万斤粮食,实在是太扎眼了…”
话音未落,就听大嫂林爱枝插口道:“分得多那是因为咱们家人多啊,咱们又没有占集体的便宜,身正不怕影子斜!”
“理是这个理,但是别人可不会这么想,他们看到的只是咱们老李家分了好几万斤粮食,可不会想咱们家有多少人!”
接着李丰年继续说道:“这次分钱更是如此,这可是8000块钱啊,不要说是普通老百姓了,就连那些干部们都眼红得很,想来这事用不了几天就会传遍整个公社,这树大招风,说不定哪天就会给家里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就算是没人害咱们,但我现在毕竟是公社的主任,让人知道家里分了这么多钱,影响还是不太好!”
听到这话,屋里的众人都沉默了,包括周扬。
他很理解老丈人眼下的心情,前段时间分粮食的时候,老李家已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整体而言,今年县里的收成都只能算是一般,很多老百姓连基本口粮都不够。
而他这个公社主任的家里却分了五六万斤粮食,哪怕是合理合法的,老百姓心里都会不太舒服,更容易联想到不太好的方面。
这就好比前段时间爆红网络的“耳钉姐”,她之所以被人疯狂的吐槽,并不是说公务员不能穿名牌衣服戴奢侈品首饰,而是时间、地点不对。
老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艰难挣扎,而你却打扮得妆容精致,光鲜亮丽,即便是合法合理,但不合情。
过了一会,李建国才再次开口问道:“爹,那分了家这事就能解决了吗?”
李丰年点了点头说道:“分家后,你们一家也就三四口人,和村里的普通人家差不多,就不会像现在这么显眼了!另外就是你们现在各管一摊,看小扬的安排是想让你们独当一面,要是连自己独立的小家都没有,谈什么独当一面呢?”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听到老丈人说的这些后,周扬心里真的是非常的佩服。
老丈人虽说算不上老,但是却早已经将人情世故玩明白了,也把人性看透彻了。
相比而言,在这方面他这个活了两世的人都远远比不上。
“妹夫,俺还是不想分家,你劝劝爹吧!”李建国看着周扬说道,仿佛是抓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
周扬看了看大舅哥,然后说道:“大哥,我觉得爹说的有道理,对于现在的李家来说,分家利大于弊!”
“可是…”
话音未落,就听李丰年直接打断了他的话:“可是啥呢,你就是在我的庇护下时间太长了,形成了依赖,这事就这么定了!”
“爹,这个家你打算怎么分?”周扬道。
李丰年随即从衣兜里取出一张纸,然后说道:“家里现在有16579块钱,还有5万多斤粮食,剩下就是这些房子之类的。”
“我的想法是,钱粮平均分成五份,你们四兄弟加上我和你娘各拿一份。老宅的房子不分,等开春后你们几家都起新房子,然后全都搬出去住,各自关上门过自己的小日子,都表个态吧!”
听到这话,李建国、李建军、李国强几兄弟都沉默了,但旁边的几个女人却跃跃欲试。
分家对于感情很好的李家几兄弟确实有些难以接受,毕竟在此之前他们从未想过这事。
但是对于李家的几个媳妇来说却完全不一样,她们心里应该是乐意分家的。
毕竟眼下没有分家,不管是大嫂林爱枝、还是三嫂王莉霞、四艘钟娜,她们在家都没有啥话语权。
既不管钱,也不管粮,甚至于连想吃啥都决定不了。
尤其是三嫂王莉霞,她娘家的条件不太好,想着这两年村里分的钱分的粮不少,有心帮衬一下娘家,但是却也不好意思开口。
在老李家整个大家庭里,外面的事听公公安排,家里的事听婆婆指挥,儿媳妇们完全没有什么存在感。
一旦分家了,她们就能自己管钱又管粮,是翻身农奴把歌唱,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过了好一会,李建国才眼睛红红的说道:“我听爹的!”
“我也听爹的!”李建军和李国强相继说道。
李丰年又看了看三个儿媳妇:“老大家的、老三家的、老四家的,你们有啥意见没,要是觉得不公平咱们可以再合计合计!”
大嫂林爱枝急忙说道:“爹做事向来公平公正,我们都是信服得很!”
“爹,我没意见!”王莉霞道。
“我听爹的!”钟娜道。
“那行,这事就这么定了,过两天我去给你们各自申请一处宅子,开春就建房子,房子建好之后就分家!”李丰年拍板道。
“嗯!”
商量完分家的事之后,李丰年又看了看周扬,而后说道:“小扬,有件事我想和你说说!”
“爹,啥事?”
“我和你娘商量了一下,从明年开始我就不领村里的钱了,毕竟我现在也不管村里的事了,领着国家的工资分上村里的钱,不合适!”李丰年道。
然而周扬听后却皱了皱眉头,他知道老丈人是不想别人说闲话,但是周扬却不希望他就这么轻易的放弃村里的分红权。
毕竟八宝梁村的发展潜力周扬心里是知道的,这一但放弃了,损失的可不是千儿八百的,可能是几十万,甚至于几百万。
别的不说,单单火腿肠厂投产后,一年一个人分十几万都是轻轻松松的。
就这么轻易地的放弃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爹,我觉得您这样做不太妥当!”
“有啥不妥的?”李丰年皱眉道。
“我知道您不想别人说闲话,但您的这个想法影响太大,会让我们很难做的!”周扬道。
“啥意思,咋能做了?”
“爹,您这是树立了一个道德标杆啊,会影响很多人的!”
接着周扬再次说道:“村里像您这种情况的还有不少人,比如说我,我现在虽说明面上挂着四队队长的职务,但实际上一年也去不了几趟大队部。您要是不领村里的钱,我是不是也不应该领?”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还有秦老师、顾老师以及农牧学校的其他人,他们连户口都不是咱们村的,您要是不领了,那他们怎么想,怎么办?”
李丰年的眉头顿时皱起来了,他还真没想这么多。
“那你说咋办?”
周扬想了想说道:“要不这样吧,以后您以后就分基本的人头粮、人头钱,这个谁也说不出个啥!”
“那也行!”
接着李丰年再次说道:“对了小扬,合并其他几个村子的事你打算咋办?”
“我已经让人放出风了,过几天我再让王平把各个生产队的队长叫到一起开个会,让他们自行决定要不要加入我们八宝梁村,一切奉行自愿原则,绝不勉强!”周扬道。
“嗯,你要弄就早点弄,毕竟三四月份就要准备春耕了,需要准备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我明白,这事很快就会提上日程!”
“行。”
第754章 影响深远
八宝梁村的分红大会结束了,但是所产生的影响却刚刚开始!
不同于去年的分红大会,只是在周边村庄引起轰动,今年的分红大会所引发的震动远超周扬的预料。
由于今年八宝梁村是敞开了门办“事业”,主动邀请外村人来村里观礼。
而当天来观礼的老百姓也足够的多,所以当天晚上,与之相关消息就传遍了附近大大小小十几个村庄。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就在大家热议八宝梁村280的人头钱的时候,第二天傍晚的塞北省新闻也播报了这件事情。
当电视里播放出八宝梁村守着“钱山”给社员们分钱的画面时,所有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惊呆了。
大集体分钱的场面大家都见过,但是像这样豪横的场面还真的是第一次见。
更何况这种事情还是发生在一个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村子里,这就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
在电视新闻的加持下,很快整个塞北省都知道云山县有个八宝梁村,也知道那里的社员不参加劳动的都能分到280块钱外加2000斤人头粮。
此消息一出,瞬间在全省范围内引起了热议。
在这个人人在追求吃饱穿暖的年代,这样的消息无疑更加的具有吸引力,很多人都对八宝梁村产生了好奇。
于是乎,抓住了热点的塞北省电视台、塞北省日报、工人报等等媒体,纷纷赶往八宝梁村,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进行实地采访。
而对于这些人的到来,周扬也有预料,因此早早地便让王平等人做好了接待准备。
他告诉王平等人,不管来的是什么级别的媒体,都要用心接待,决不能怠慢。
其次,村里除了西坡的研究所不能对外人说,其它的都可以,尤其是养猪养鸡的事,更要大力的宣传。
有了周扬的布置,很快关于八宝梁村的后续报道就出现在了广播和报纸上。
一时间,八宝梁村算是名声大噪!
而就在这个时候,周扬让人放出话来,八宝梁村自身人手有些不太够了,打算吸纳一两个村子,并入这边发展。
凡是被并入八宝梁村的外村人,也会得到和本村人一样的待遇,就和去年的那些被八宝梁村接纳的知青们一样。
消息一出,很多人坐不住了,纷纷跑来八宝梁村打探消息。
周扬深知村里人的习性,这种事情绝不能着急,你这边要是表现得太过于急切的话,那么他们就会觉得你是别有用心,就轮到那些外村人拿捏了。
因此,他让王平等人在和这些人交流的时候统一口径:这事是真的,但是具体会接纳几个村子并入八宝梁村,这事还在商量之中,有消息后再告诉大家。
在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八宝梁村周围的十几个村子都心动了。
对于他们来说,这无疑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毕竟八宝梁村的发展有目共睹,再看看他们各自的村子,真的是一言难尽啊。
好一点的村子也就勉强把温饱解决了,甚至于还有些村子连口粮都解决不了,要是八宝梁村真的愿意带着他们一起玩的话,那真的是祖坟冒青烟了。
一时间,各个村的生产队长甚至于族老们,纷纷来八宝梁村找人说情,他们找王平、找李丰年、找张根旺,甚至于还有些人则是直接来找周扬。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加入八宝梁村!
就这样闹腾了几天后,周扬觉得时间差不多了,立即让王平召集隶属于八宝梁大队的其它7个村庄15个生产队的队长到大队部开会,商量这事。
…
八宝梁村大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