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141节
现在才八月份,怎么这么早就通知集体劳动呢!
“老李,公社今年为啥这么早通知参加集体劳动呢?”张根旺不解的问道。
“是啊,往年不都是秋收之后才去公社领任务吗,今年咋提前了?”
“就是,公社是要有啥大动作吗…”
李丰年用旱烟锅磕了磕简易的办公桌,示意大家伙安静。
然后才叹了口气说道:“今年的集体劳动提前了,不是秋收后开始,是从三天后开始!”
“三天后?”
众人再次愣住了,眼下已经是八月中旬了,9月中旬到10月份是庄稼成熟的时间,这个时候干集体劳动,这不是胡闹吗?
李丰年点了点头说道:“确实是三天后,县里昨天发了通知,要求宝丰水库附近的7个乡镇公社44个生产大队,全部抽调精干劳力去支援宝丰水库的抢修任务,哪个生产队都不能拖后腿!”
周扬眼睛突然一亮,当即问道:“爹,这么说来宝丰水库的问题不大,并不需要拆除了?”
“嗯,大致是这个情况,但是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李丰年道。
“老李,那公社要求各个大队出多少人?”
“每个大队500人!”
接着李丰年再次说道:“我算过了,咱们大队有17个生产队,平均下来每个生产队要出30个人!”
“那要干多长时间?”王平沉声问道。
“这个暂时说不准,总而言之要在秋雨到来前将宝丰水库的大坝修好!”
“那为什么不在秋收结束后再修呢?”李建国皱眉道。
李丰年叹了口气说道:“一来是担心时间不赶趟,咱们这边每年落霜比较早,一旦上冻的话水泥就会受到影响。”
“二来是县里面考虑到水库的水都被放了,想抢在秋雨到来前把水库抢修好,好存点水。”
周扬忍不住点了点头,县里领导们的考虑也有道理。
抢修大坝这种事赶早不赶晚,要是现在不弄好的话,不仅仅影响的是今年,还可能影响到明年春天的抗旱保种。
而且周扬认为,蓄水只是一个方面,检验大坝的抢修成果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毕竟大坝修理完之后,效果到底如何,这个可是需要实践检验的。
要是秋冬之际修理,那就只能等到明年再检验了,太影响事了。
只是县里面一下子调动两万余人抢修宝丰水库,这手笔还是让周扬吃惊不小。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个时候参加集体劳动,对他们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好消息!
尤其是在村里大搞建设的情况下,一下子要抽调六十多青壮劳力出去,必然要影响猪场和饲料厂的建设。
这时李丰年起身说道:“作为咱们八宝梁大队的支书,我先表个态吧!”
“这是县里和公社两级政府安排的任务,我们八宝梁大队坚决执行。此外宝丰水库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每年分一两条鱼那么简单,必要的时候还是可以救命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它修理好!”
话音刚落,张根旺也起身说道:“既然上面已经定了调子,那我们也没啥好说的,再说了,也不是咱们一个大队的事!”
王平也点了点头说道:“既然要去参加这样的万人大会战,那就要做好准备,我建议召开社员动员会,挑选精壮劳力参战,不能落到兄弟队的后面。”
李建国则是大声说道:“我主动请战,带队前往宝丰水库!”
“我也请战!”会计梁峰也起身说道。
“我也请战…”
李丰年看到这些村干部们大多同意,甚至于积极性还挺高,当即点了点头!
示意大家安静后,他再次说道:“王平同志说得对,得召开社员动员会,我看时间就定在今天晚上吧!”
“行,等下午社员们交工的时候再通知,吃完饭开始!”
“我看行!”
“那就这么定了…”
这事定下之后,李丰年再次说道:“集体劳动的事暂时先这样定了,接下来我再说这第二件事,是关于老杨家大闺女的事…”
话音未落,张根旺便皱眉道:“老杨家大闺女不是嫁到小黄土村快二十年了吗,她咋了?”
李丰年叹了口气说道:“她男人死了,县里和公社要求我们大队要妥善安置她们一家老小!”
“死了?我记得老杨家大女婿好像是个当兵的吧?”张根旺道。
“嗯,部队的,还是个军官,不久前刚刚牺牲,被评为了烈士!”李丰年道。
听到这话,众人再次沉默了。
既然是烈士,那这事就得认真考虑考虑了!
“李支书,公社那边是啥意思,而且像这样的烈士县里不应该给发抚恤金什么的吗?”王平说道。
他也是部队里退下的,对这些流程还是比较熟悉的!
“县里的抚恤金什么的自然是有的,但是考虑到她们孤儿寡母的,所以就要求公社这边适当的予以生活照顾,而公社这边就将这个任务下发到了咱们大队来了!”李丰年道。
张根旺则是皱着眉头说道:“老杨家大闺女现在的户口应该是在小黄土村,要照顾也是他们生产队照顾吧?”
李丰年叹了口气说道:“小黄土村的情况你们也都了解,人多地少,而且多是山地,就算是想要照顾她们孤儿寡母的也没这个能力!”
“所以,我想和大家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将她们一家接到我们村!”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的人都愣住了,这个想法实在是让他们有些猝不及防啊!
第198章 周扬要养外国猪
会议还在进行,气氛有些沉闷!
不仅仅是张根旺、王平等人觉得李丰年的这个想法疯狂,就连周扬也觉得这事悬!
先不说这年头对户籍制度管理有多严格,哪能随随便便就把人从这个村弄到那个村。
更为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把人接过来这么简单,这等于是将他们一家人的粮食关系也弄到村子里来了。
再说得直白点,那就是等到秋天的时候又多了几个人分村里的口粮,而且还是两个不相干的人。
在这个几根烂木头都能打破头的年代,周扬不相信这种事情村民们会没有意见,甚至于连这些村干部们这一关都过不了!
果然,众人沉默了片刻之后,就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张根旺猛抽了几口旱烟,然后说道:“老李,按道理说这事我这个当队长的应该支持,但是我要是点头同意了,队里的其他社员们那是要戳我的脊梁骨的!”
王平也摇了摇头说道:“杨秀兰和我算是表亲,我应该叫她一声姐,虽然这些年不常走动,但她家的情况我多少了解一些!”
“秀兰姐的夫家姓谭,谭姐夫叫啥我记不太清楚。他家有两个孩子,大闺女今年已经16岁了,儿子今年11岁。即便不考虑谭姐夫的爹娘,把人接过来之后,我们也要分出三个人的口粮,这确实是有点困难啊!”
梁峰也接口道:“按照往年,一个人头口粮220斤,两大一小也要550斤啊!”
“要是丰年的话倒还好,但是今年前半年旱了这么长时间,庄稼的产量必然要受点影响,这一下子又要分出这么多粮食,确实不太好办啊!”
尽管大家都只是说困难,但是李丰年却知道,大家伙心里都不大愿意。
倒不是说这些村干部没有奉献精神,而是大家伙都觉得这事和他们两个生产队没有什么关系。
毕竟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杨秀兰现在是小黄土村的人,就算是需要照顾,那也是小黄土村的事,关他们八宝梁村什么事!
李丰年将目光转到了周扬身上,然后问道:“你比较有远见,说说你的意见!”
周扬知道老岳父这是想帮帮谭家那几个孤儿寡母,毕竟都是部队出来的,甚至于周扬还怀疑老岳父和那位杨大姐的丈夫是不是认识。
所以他想了想说道:“其实这事说起来也不算什么大事,就算是将她们母女三人接到咱们八宝梁村,也影响不了什么!”
“周知青,那可是每年几百斤粮食啊,咋叫没啥影响呢?”张根旺道。
“张叔,几百斤粮食确实不少,但是人要是到了我们村未必没有好处!”周扬道。
“有啥好处?”
众人有些惊讶的看着周扬,不知道他从哪里看出这事还有好处。
毕竟不管在谁眼里,这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啊!
周扬笑了笑说道:“这事的好处有两个,首先是可以提升我们村的整体形象!”
“?”
看到众人一头雾水的样子,周扬当即解释道:“优待烈士子女,并将他们从相对贫瘠的小黄土村接到我们八宝梁村,这是不是做了一件好事,其他村里的老百姓听说这事后,会不会说我们村的人厚道大气?”
“这倒是真的,可是…”
不等众人提出反驳的意见,周扬再次说道:“想想我们村前段时间发生的那些糟心事,村里的名声已经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要是我们能将谭烈士的家属接到村子里照顾,这绝对要比我们自己向旁人解释一千遍一万遍更有效果!”
这时,李丰年沉声说道:“那第二个好处呢?”
“第二个好处是我们又多了几个壮劳力!”周扬道。
此话一出,众人又不理解了,两个女人带着一个半大小子,这算哪门子壮劳力?
况且他们八宝梁村三四百口子人,还差这三瓜两枣的?
看到众人的样子,周扬笑了笑说道:“大家伙可能觉得村里也不缺这几个人,甚至于还会觉得她们是累赘,其实大可不必!”
“眼下大家伙可能不太了解咱们村今后的样子,远了不说,到年底的时候你们就知道,就咱们的养猪场、饲料厂以及骨粉厂这么几摊事,光靠村里这几百号人,还真不一定能忙得过来!”
“到时候说不定还得请人家外村的人来帮忙,所以多养活两三个人,那根本就不是事!”
听完周扬的话,众人沉默了片刻。
“周知青,你老实和叔说,咱这养猪场真能行?”张根旺抽着旱烟锅问道。
“能成!”
随后周扬再次说道:“其实我今天也有事要和大家说,趁着大家都在,那我就向大家汇报一下咱们这几个厂子的事情吧!”
“目前为止,养猪场三分之二的工程已经完工了,剩下的慢慢干!饲料厂那边囤积的草粉也超过了1万多斤,保守估计可以制作出3到4万斤猪饲料!”
“到时候配上豆饼、麦麸以及骨粉等,足够我们养活几百头猪了,所以我打算尽快去买小猪仔,然后把养猪场搞起来!”
周扬的话音刚落,就听王平接口说道:“这事我同意,听说县里有不少地方卖小猪仔,可以买一些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