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陆辰面色凝重,心想难怪要让他被吸血而死,原来是这个说法……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倒确实是判官一贯的路数。
  这时,捕快们已经捂着鼻子将尸体从水渠里拖了出来。
  尸体被这么一翻动,愈发是臭气熏天,让围观的人都不由退避三舍,陆辰办案心切,只能忍着恶心在旁看着。
  捕快们个个鼻歪眼斜,心里直呼倒霉,一群人畏手畏脚的将尸体翻了个身,正打算解开死者被束缚在身后的双臂,却忽然被陆辰制止。
  “等等!”
  陆辰几步上前,然后转向跟上来的陈主簿,问道:“陈主簿,我看这绳结有些特别,可有什么说法?”
  陈主簿弓身看了看手腕上的绳结,又移到尸体脚边,看了看脚上的绳结,仔仔细细的看了好几遍,感慨道:“陆大人真是好眼力……我看这像是军队里拴马的绑法。我这便找人画下来,打听清楚之后,再来向大人禀明。”
  “那便劳烦您了。”陆辰道。
  陆辰一回到大理寺,便径直前去求见颜知。
  去了这一趟渝水县,他才意识到,自己要面对的是怎样一个恐怖的对手。
  对比起陈主簿的沉稳老练,自己就像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以为凭借一腔热血便能解决一切。现在他想通了,想要破获这起案件,便应该整合一切能够帮忙的助力。
  其中,前辈的经验,自然是最为宝贵的。颜大人虽然至今并没有查到真凶,却毕竟也与判官周旋了多年,卷宗上他平稳的笔迹,以及方才他亲临现场时平静的反应,都证明了他丰富的见识和经验。
  陆辰不能浪费这样难得的经验,想要破这判官案,就不能仅凭意气用事。
  大理寺卿的书房总是终日紧闭,陆辰端正了一下衣冠,恭敬的敲了敲门:“颜大人,下官陆辰求见。”
  里面没有应答,但面前的房门没过多久便打开了。
  对于他的到访,颜知似乎有些意外:“陆少卿,有事吗?”
  “颜大人。”陆辰高举起双手,躬下身去深深一揖,“下官已经在渝水县将案件初步调查过,想同大人汇报进展。若有什么疏漏的地方,还望大人不吝赐教。”
  “……”颜知沉着一张脸,许久才道,“不必如此,陛下既然已将此案交托于你,本官不便插手。请回吧。”
  抢在颜知关门之前,陆辰按住了他的手,语气急切却诚恳道:“大人,下官自知那日早朝多有得罪,但是,下官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他见颜知仍不为所动,咬了咬牙,像做了什么决定似的,低声道,“实不相瞒,下官想要查明这起判官案,乃是为了下官的恩师。”
  “这跟本官有什么关系?”颜知反问道。
  陆辰原本打算和盘托出,却被这一句话给堵了回去,脑子一时一片空白:“这……”
  没等他想出下一句话来,颜知已经将自己的书房门关上了。
  “需要朕帮忙吗?”
  刚刚将书房门关上,颜知的身后便传来了赵珩的声音。
  “……不必。”颜知垂眸道。
  赵珩此时穿着出宫时常穿的黑色劲装,坐在书案后的软榻上。他顺手拿起手边的茶杯喝了起来,浑然不在意那是别人饮过的茶水:“当真不必?”
  “只是个愣头小子罢了,掀不起什么风浪。”颜知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上去轻蔑,然后转过身来,“陛下是不信任臣了?”
  这话像是取悦到了赵珩,那张冷艳如白芙蓉似的脸上缓缓露出一个浅笑。
  “怎么会呢。普天之下,朕也只有颜卿一个知心人。”
  他说得温声细语,颜知却面若霜寒。
  赵珩倒不计较颜知对他露出什么脸色:“颜卿可知,他所说的恩师是谁?”
  “不知。”颜知满脸漠然,全然一副不感兴趣的模样。
  可赵珩还是把话说了下去:“就是在你刚入大理寺头几年,自绝于府邸的前大理寺卿……那个那个……朕记得,是姓徐吧。还是姓罗来着?”
  八竿子也打不着。前大理寺卿名叫司马崇。颜知并不反驳,只是问:“那又如何?”
  “没什么,只是刚才陆少卿似乎很想告诉你的样子。朕不喜欢他那样,好像凭着几句肺腑之言,就能把朕的东西抢过去。”
  “……”颜知沉默。
  赵珩养了一批专供他驱使的死士,加上他心思缜密,行事永远快人一步,想必在那日早朝之后就已将陆辰的身世背景摸的一清二楚。
  初入朝堂的年轻人,又哪里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对手?颜知在心底为他感到一丝悲哀。
  “在想什么?”
  不过走神的片刻,赵珩竟然已经走到了他的跟前。那人用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紧盯着他,像是要钻进他的脑子里去,把他整个人都看穿。
  第5章 青麓书院
  颜知压下慌乱,定了定神道:“陛下深谋远虑,微臣自愧弗如。”
  赵珩并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他有一双比鹰还锐利的眼睛,哪怕是将自己所有情绪全副武装的颜知,也逃不出他那双眼。
  正如颜知这一瞬间的出神,还有那日早朝的回眸,再细微的情绪,也无一例外的全部被他敏锐捕捉。
  他心里但凡有了答案,任人怎样抵赖也是无济于事,所以通常也懒得去刨根问底,只是暗暗记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