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他搬到东宫,内务所就制了一批令牌,东宫是有这个权限的,就跟东厂一样,不过许多福自诩好老板,从不让下属加班,他自己都恨不得上学迟到早退天天摊在软榻上吃瓜,以前东宫是没什么活干的。
  这就是清水衙门,每天在东宫喝茶下棋画画,替太子写写文章做做作业——太子还得再自己做一遍。
  王圆圆送上令牌,温良洳拿了后便出宫办差。
  “胥牧屿,你带何通去盛都附近这些镇,带上人手,稳定情况,注意安全。”
  “文而旦,你当后勤,将孤今日说的都整理出来,他们日后往来,实践得什么更好的经验、吃了什么亏也都记下来,写了折子往内阁递。”
  “是。”文而旦严肃恭敬道。
  而后就各忙各的。许多福一通吩咐完,王伴伴提醒:“殿下该用午膳了,今日吃凉面。”
  天气一热,许多福就爱吃凉的,但御膳房不敢天天做凉的相关的,隔三差五的来,今个吃凉面,许多福该高兴,此时却长长叹了口气,说:“伴伴,这明明是好事,唉。”
  对百姓而言是好事,但对大门阀来说那就是掏人家老底。
  王圆圆见殿下愁眉不展,也心急,但他对政务一窍不通也不知道怎么哄殿下,便说:“时日还早,不然请严少爷来一起用膳?”
  “这个点了,严津津肯定吃完了午睡,算啦别吵他了,我自己吃,叫膳吧。”许多福道。
  王圆圆高兴,吃饭就行,殿下一吃饭什么不痛快都忘了。
  果然凉面上来——十多样浇头都装在小碟子中,光是面条主食就有四份:杂粮面,粗细不等,还有米粉米线,都是过了冷水的,碗底一小口,能让殿下多吃几个口味。
  碟子小碗摆了一桌子,许多福一看来了兴致,说:“先来一碗麻辣牛肉丁米线。”
  “我还要鸡丝凉面,放点韭菜花,多来一勺醋。”
  御膳小太监闻言给殿下拌面条放佐料。
  许多福一连吃了十多碗,真不是他能吃,而是面条米线就一口,吃了十多碗才七七八八饱,于是不吃了躺床上睡会,睡前还在想:早知道就叫严津津小同学来吃饭了,凉拌面条米线真的好香。
  崇明大殿那儿大锅灶到底比不上他的膳房。
  又想:不知道兆家情况如何,希望那些人听到他的名头能收敛些。
  兆老爷猜对了,那些人怕被严查当然是要料理干净痕迹,派了人抓兆家一家,打算胡乱给兆家安个名头,兆老爷搬出太子殿下也不管用——这些人倒打一耙,说兆老爷根本不认识殿下,还借殿下威风阻拦土改,要抓兆老爷下牢。
  来人众多,将兆家围堵住,清点完人数,镇上有人喊:少了兆子和。
  兆子和是谁?
  兆老爷的二儿子是个秀才。
  这下这批人怕了,应该是走漏了风声,万一兆子和真跑到盛都去找太子殿下求救,兆家这么多条人命,他们哪里敢下手,本来是计划威逼利诱屈打成招,将兆老爷多关几年,事情闹大了,惹出民怨,让百姓们阻拦土改,等事情定了,以后谁知道兆老爷这等小人物是真阻拦土改还是假阻拦?
  结果,这、这如何是好?
  ……
  等许凌官带人赶到,长兔镇不复以往繁华,家家户户院门紧闭,有人好奇开了门缝,见许凌官一行人带刀‘砰’的一声又给关上了,还是有人看到许凌官身边的兆子和,才缓缓开了门。
  “二爷,你去哪了?怎么才回来,快去看看你爹。”
  兆子和心里一紧,从马上摔下来,“我爹怎么了?”
  “三日前,那些官老爷又来了,要抓你爹下牢,后来那些官老爷听见你跑了,怎么个争执间,你爹一头撞在了人家刀上——”
  兆子和吓得肝胆俱裂,“我爹没事吧?”
  “唉。那些人活活逼死了你爹,什么土改,上头真是不想我们小老百姓活命了。”
  兆子和不可置信,嘶哑声喊了一声爹,踉踉跄跄就往家里跑。
  “那些不是官方的人,土改对老百姓有利,动了大官老爷家的田地,才有人跳出来拿普通百姓当刀使。”许凌官严肃说,又道:“我们是东宫太子殿下的侍卫,特意回来救兆家。”
  到底是晚了一步。
  又有一扇门打开,探出个脑袋,小心恭敬说:“兆、兆老爷没死,当时我在人群里头站着,看的真切,那些人知道二爷跑了,好像就有些不对劲,像是心虚,然后他们内讧,说抓兆老爷给兆老爷定罪的,另一人说赶紧跑回去交差问问,争执间,那个要抓兆老爷的下手,兆老爷不小心撞到了刀鞘上给晕死过去。”
  谁喊了声杀人了杀人了,官兵衙役杀人了。
  状况混乱,那些人全跑了。
  此时几家院子门全开了,有人见许凌官样貌奇特尤其一双眼睛,顿时想起来,“你、你就是那位富贵少爷的随从?我记得你的眼睛——”
  “官老爷对不住,我话多。”
  许凌官不在意,“我们是东宫的,你们只需要记住,土改对你们是好事,一切听圣上命令。”说罢,带人去兆家问详情。
  兆子和一路狂奔到家门口,见家门紧闭,砰砰砰的敲门,一边哭嚎爹爹爹,门前哭坟哭了许久,门终于开了,兆子和一看是大哥,眼泪擦都擦不完喊爹的尸体在哪,孩儿来晚了云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