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小内侍摇头,“只知南正门进来的。”
  “首辅大人,是不是黔中又有什么军情了?”这就是明知故问。
  另一人道:“七月时圣上骂了王家兄弟,派了黄、梁二位将军前往,黔中那边夷族、戎族两个小族,如今四五个月过去了,许是捷报。”
  是捷报就最好了。
  “诸位莫要着急,等会就知。”
  半柱香后,圣上宣林首辅还有几位大人觐见,之后赵二喜派内侍传遍各处,原本十五号的早朝,改为明日上朝。
  东宫太子也收到了消息。
  许多福好奇,“怎么改成明日了?”
  赵三花不知也不敢揣测圣意,但是面对太子殿下好奇,赵三花对殿下很是亲近,弯腰低头凑近两步,小声说:“今日黔中有战情送来,圣上震怒。”
  就这两句,也没说结果,但许多福能猜到了。
  “知道了,伴伴你送三花公公。”
  赵三花:“不敢,奴才先退了。”
  “嗯。”许多福还在思考战情,面色有点不太好,又小小叹了口气。旁边严怀津想说什么还是没说。
  刘戗其实听见了,说:“兴许是打胜了好消息。”
  许多福看刘戗更叹气了。
  严怀津则是说:“十五日早朝,如今提前两日,若是捷报也不急的。”
  刘戗脸上的笑意褪去了,不可置信说:“咱们大盛,打不过两个小族?”这听听像什么话。
  此话刘戗到底没说出来。
  刘戗自小在军营长大,肃马关的军营,他父亲的拜把子兄弟,各个好手段好本事,他是听这些长辈说打仗故事长大的,对大盛很有自信,那些周边小族、小国,刘戗其实心底里是瞧不上的。
  他们大盛国强兵壮,以前那些小族频频来扰就是臭苍蝇,没什么大力气,只是烦人恶心的紧,有他们肃马关军驻守边关,十多年了就没见再扰的。
  打几顿打怕了,就不敢来犯,过界。
  对于黔中,刘戗想当然觉得和肃马关那边情况差不多,而且黔中比肃马关更富裕点。
  现如今听严怀津如此推断,刘戗先气的脸红。
  怎么会如此呢。
  “明日就知道了。”许多福皱着眉说的,只是心里想的另一件事,他有种不太妙的预感。
  于是下午体育课时,太子殿下都兴致缺缺无精打采。
  刘戗挨着王元孙练了会‘花拳绣腿’的拳法。先是王元孙沉着脸不知道想什么,刘戗就主动过去找茬打打闹闹玩,只是玩了一会也提不起兴致来。
  “你怎么了?”王元孙便问。
  刘戗把今日听到的一说:“黔中军那么不堪吗?”
  “是啊。”王元孙冷冷道:“王勉是个废物。”
  刘戗知道王勉是王元孙的叔叔,他一时不知道怎么开口询问,之前黔中是王佐管军营的。
  王元孙像是知道刘戗要说什么,直接说:“王佐带兵,那些敢来犯的小族会扒皮充草挂在边关警戒,王佐治军靠重赏,两族的女人、孩子都是奴隶,凡是听他指挥是他的心腹将士,在黔中横行霸道草芥人命,都不会有事的。”
  “军在黔中高于一切。”
  刘戗有点吓到了,先看没有其他人在他们附近,才跟王元孙说:“这有些土皇帝了。”
  “王家在黔中就是土皇帝。”王元孙看向小心谨慎的刘戗,说:“我以前是王家‘嫡子’,见多了不把人命当回事的事情,还有欺压百姓强抢民女,那边王佐三大心腹,他们府里儿子亲戚都是如此酒囊饭足畜生。”
  若是他不来盛都,久而久之,他也是其中之一。
  因为身处那样环境,只有王家划下的‘听话’、‘强者’才能立足。
  至于对圣上敬意?哈,只是面上说说而已。黔中那边以王家为首的势力,只认王家的。
  “重赏之下,尚且有些勇猛的,想取而代之三大将军,谁不想过土皇帝说一不二的好日子呢。”王元孙语气讥讽,“王佐在盛都四年,王勉管,那边全废了吧。”
  刘戗面色严肃,去拉王元孙的手,王元孙本来沉浸在恨意中,一时被拉了个正着,反应过来要甩开,谁知道刘戗紧紧握着,他甩不开,便看向刘戗。
  两人都怔了。
  因为刘戗是前所未有的严肃脸。
  “王元孙,你恨王家恨王佐王勉,他们活该,想要王家完蛋也没什么,但这些话在你还没脱离王家之前,先别说了。”刘戗说到这儿,嘴皮子动了动,还有些话没说完。
  他不傻的,隐约觉得王元孙骨子里是个反骨头,不信忠君爱国那一套,但是刘戗信,自小受家中教育,他字认不全时就听爷爷说过好多这般故事。
  不管是做将军还是当兵卒,要保卫大盛每一寸疆土,忠心耿耿替陛下效忠,马革裹尸战死沙场英雄就该如此。
  但奇异的是,刘戗没说完的未尽之语,王元孙看懂了。
  替圣上效力卖命守护疆土?
  王元孙自私自利冷心冷肺,原先是恨王家全死绝了,有时候恨起来,发起癫狂更是恨不得这世上所有人都死绝,哪里像刘戗这般热血胸膛装着一颗忠心。
  因为偏开头当看不懂,也没说什么话。
  二人沉默了会,当无事发生。不过刘戗没一会就又好了,这人有脾气,但是直来直往很好哄,有脾气了也是立即发了,发完就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