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省的请这个不请那个,回头要是又有谁被边缘化就不好了。
  而且东宫地方够大,都来。
  第二日许多福睡醒,陪俩爹吃了早饭,俩爹还要上班,他不用,神情难免嘚瑟了些,还叭叭了今日要干的‘活’,要给大家发帖子邀客人来暖新居。
  宁武帝闻言,神色没什么变化说:太子确实忙些。
  许多福嘿嘿嘿嘿笑,其实这些活,王伴伴说了,有两位大人负责,他只要给名单就行,名单也有现成的,等于说放假第一天就是去东宫玩去的。
  还给自己找了借口,显得自己不是无所事事。真是优秀。
  许多福到了东宫前头,王伴伴说两位大人到了,在外候着。
  这就是东宫先有的两位正儿八经有官阶的官。自然王伴伴也有官阶,但这两位可在朝堂走动,不一样。
  一位太子宾客:主要负责太子的礼仪、规劝太子过失,有教导劝诫责任。正四品。
  许多福一听正四品,心里很惊讶面上还很淡定,这位宾客就正四品官员,此时才真切能感受到‘太子’这个职位确实很牛。
  太子宾客很年轻,年二十八,叫温良洳,江南西温氏。
  许多福一听江南西就想到江南道盐政一案,就多问了几句,温大人自谦说:江南道东氏名门望族,他们温氏不敢比。
  总之温大人俊秀有礼,举手投足之间风度翩翩。
  不是那种矫揉造作的感觉,而是一看就自小培养出来的。而且有话直说却不令人讨厌。许多福后来想,父皇安排温大人来,可能是让他同氏族、同科举出身的官员都打打交道,不是说谁好谁坏,哪能以出身世家论这些,要论本身的。
  另一位是主薄,主校对检查脱失。正七品。
  因为府丞一职空缺,府丞主职文书工作。等来年春闱后,由许多福自己从进士中选人补进来,因此今日写邀贴有主薄完成。
  主薄是科举出身,写了这么多年文章,给太子写个帖子肯定够用。
  这位主薄姓文,倒是和温大人姓音相似,叫文而旦,看上去年纪有些大,身形有些寡瘦矮小,饱受岁月磋磨,像个古板迂腐的老头,但一问才四十出头。
  许多福真的感受颇多,科举不易,尤其是寒门出身。他一问,文大人恭敬说:“下官是北方人,农户出身,我们村子叫文家村,下官小名文二蛋,考童生前补户籍,下官斗胆自己改了这么个名字……”
  文大人说起来话有点健谈也很有趣,一点都不古板。
  许多福:以后断不能以貌取人。
  总之,两位新来的官第一面还是很对他胃口的。
  然后开始‘办公’,太子殿下说乔迁喜请全殿同学,他都觉得自己很大方了,岂料温良洳大人说:“殿下,除了崇明大殿的诸位同学外,应当再请两位太傅,还有教殿下习武的老师。”
  许多福:?
  文而旦执笔在旁不多言,劝诫不是他的工作,他负责写帖子就行了。
  “还要请太傅啊。”许多福心想,老师来了,这哪里玩的开。
  温良洳笑的温和有礼,说:“不光是太傅们,殿下年纪还未到听朝政议政,不与官员走动,不过宗亲那边,听闻殿下和昌平公主、礼亲王府交往过亲,是否要一起请?”
  许多福的‘乔迁暖房’——请同学吃吃喝喝玩闹嘻嘻哈哈结束。
  太子殿下的搬入东宫,择吉日,宴请宾客,请谁也是一门学问。
  许多福:……他觉得今日好像真的在干活,不是借干活名义来这边玩,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和温良洳商量了。呜呜呜呜呜。
  等到了申时初,也就是下午三点,温良洳和文而旦下班了。
  许多福被‘磨’了大半天,此时有气无力但还记得他是两人领导,下官第一天在他这儿上班,便说:“王伴伴给两位见面礼,就给银子吧,一人赏三十两银子。”
  二人谢过殿下,出门时也高兴许多。
  温良洳家里小有钱才,在当地也有些名望,不过温氏一族子嗣凋零不丰,比不得世家大族,他自小学问好,要是科举也能考中进士,不过父亲替他张罗旧交给他保荐了一个官做。
  先前温良洳是在礼部当差的,正五品。礼部主外交、礼仪方面,近年来大盛也没和别的小国开战,外加圣上也不出远门,礼部还是很清闲的。
  结果万万没想到,一封调令,让他去东宫做宾客。
  宾客也好,和以前的活差不多,只是去了东宫这就相当是站了队,他在礼部做官,是本朝的臣子……
  同僚面上恭喜,实则温良洳知道,多是笑他,这是:明升暗降了。不过去东宫就去东宫吧。
  过去一个月中,太子要开勤学所让内侍读书、太子顽皮喜欢玩乐、太子与内侍亲近等等。温良洳心想,他这个宾客以后不太好做。
  今日第一天到东宫报到,见到了传说中‘顽劣’、‘不思进取’的太子殿下,出宫前,温良洳手里捧着冰凉的白银锭子,心里一笑,殿下是好太子,与外头传言不同。
  他自是不缺钱,但是另一位文大人怕是缺这个。
  殿下给他们二人同赏银钱,赏之前还看了下他,眼底坦坦荡荡什么都写着了:这位温良洳大人是个心胸坦荡之人不会计较赏银一样多的。
  温良洳笑出了声。
  他觉得这份差事不难当,他说的有理,殿下哪怕不愿意也会同意,不过也不会一味‘委屈’自己,找到了平衡之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