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其实丫鬟也怕,怕被夫人责罚,因此没敢传出去,提心吊胆守了李昂一晚上没睡。
  “我之后也不敢喝了。”李昂心有余悸说。
  许多福想,古代的酒度数应该不大吧,尤其李昂说不辣,于是端着小酒盅先试探的喝了小一口,因为量太少还砸吧了下舌头,顿时:火、辣、辣!
  “好辣!”许多福吐舌头说。
  他刚才掉以轻心了,忘了盛都百姓爱吃辣。
  严怀津好奇,也想试试,许多福有点犹豫,“你才六岁别喝了同桌。”
  “那好吧。”
  答应的这么快,许多福以己度人,侧目,“你该不会跟李昂一样偷偷喝吧?”他就会偷偷尝。
  “君子一言——”
  “你舔一口。”许多福同时说,还把自己酒杯递过去,“等下,你说君子一言是不喝了的意思吧。”
  严怀津:“我还未说完,既然你如此盛情,我就不客气了。”他怕许多福反悔,立即接了许多福喝过的酒杯,尝了一口——根本没有一口,只有一两滴。
  许多福知道杯里就剩个挂壁的量,所以才没拦。
  “怎么样?”
  “没感受到。”严怀津仔细回味,什么味道都没有。
  “我们还是喝羊汤。”许多福忙道,递了羊汤碗到津津手里,“喝这个好,暖身体。”
  逐月见状,很是识趣将酒撤了下去。
  屋里小朋友们继续吃吃喝喝,不过第二轮肉吃完,第三轮时,王圆圆给的肉不多,倒不是怕小孩子吃,而是怕吃多了不好消化克住了。
  王圆圆明目张胆说:肉,督主带走了没有了。
  许小满其实没带烤羊走,他自己吃崽剩饭行,仲珵吃他的也行,但是那只羊都是他们吃剩的——虽说王圆圆切的也没乱碰,但是许小满还是舍不得让仲珵吃这个。
  他对食物有时候没脑子,小时候太穷了,看到吃的哪里有浪费、剩下的念头,尤其是肉,这都是好东西。
  刚太饿太馋了。
  吃了一会,许小满突然正色说:“怪我,咱们动过了,不能给圣上,对圣上大不敬。肉要是剩的多了,你往下分一分,还有看着给多多他们几个,都是孩子别喂太多肉了。”
  王圆圆一愣又一愣,很快接话说知道了。
  许小满就是这么个人,前头什么说的好好地,突然又提另一件事,说完了紧跟着又是下一件事,三件事有时候哪哪不相干,他习惯了。
  “我先走了。”许小满去找仲珵解释下没给带羊的原因,他得哄哄媳妇,中午那会话说的重了,晚上就不过去了,他明天还想吃点辣,九千岁在心里把日程安排的妥妥当当,一边说:“多多要是无聊了,你想点办法,带着几个孩子在河边溜达。”
  王圆圆:“知道了。”
  许小满往宣政殿去,听赵二喜说刘将军在里头。其实晌午那会他前脚刚走,刘将军带着孙子刘戗就到了宫门外等候面圣。
  “是差不多,我中午才说过。”许小满想了下,殿里刘将军在,他和仲珵也不好说悄悄话,觉得还是先走,哄媳妇计划调整下,又想,刘将军忠心谨慎,才到盛都直奔宫门,太过小心了。
  于是问赵二喜:“圣上龙颜如何?”
  等闲外臣哪里敢打听宣政殿的事情,更别提问的这么明目张胆了——在宣政殿门口问圣上心情。
  赵二喜小声说:“龙颜大悦。”
  那看来仲珵心情不错,那就好。刘将军是小心谨慎但这也不怪刘将军,当然了,也不能怪仲珵难受,任谁被误解像过河拆桥的小人都不高兴。
  这事容易让仲珵想到先帝仲谋开——仲谋开就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小人,想当皇帝往上爬,用的时候求娶赵家女,对仲珵阿娘如何敬重,对赵家亲厚,结果从几个兄弟脱颖而出当了皇帝,处心积虑密谋多年,直接端了赵家满门。
  许小满越想越觉得他中午话重了。
  今晚还是陪媳妇吧。
  赵二喜就看九千岁脸色变了又变,一会皱眉头一会松开一会又皱了起来——
  “您还是进去吧。”赵二喜道。
  九千岁正在心里反省了小作文,痛骂自己没当好丈夫,一听点点头,端着脸,“那我进去看看,也好久没见刘将军了。”
  偏殿点了暖炉。
  许小满一进去热浪扑面,很是疑惑,还是秋日,没进冬怎么点炉子了?而且仲珵火大,就是寒冬被窝里也是暖洋洋的,反倒是他有点怕冷,以前不怕,生了多多那年好像冷到了,然后没养好,自此落下了……
  偏殿点暖炉这事,要从刘将军到了后说起。
  因为中午九千岁‘进献’了两颗酸倒牙的糖葫芦,宁武帝是龙心大悦心情极佳,在听到刘将军携孙等候觐见时,一边让传,立即传见,一边是放了手中奏折,亲自出了大殿相迎。
  一等镇国将军跪地磕头见礼,宁武帝亲自相扶。
  反正当时场面,史官见了都得说一句:明君良将,千古佳话。
  君臣见完礼后,进了宣政殿。仲珵问:“二伯,近来身体可好?”
  刘将军忙道:老臣不敢当,折煞老臣了。但见圣上眼底真切担忧关心,一路忐忑是彻底安心了。
  圣上还如以前,怕是真担忧他的旧疾。
  怪他多虑,误解了圣上。
  也是,去年始,圣上派人送的信件,而非是圣旨,并不是强硬让他回去,是真的关心挂念他的旧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