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他可是以“匡扶汉室”为理想的,招纳人手也是冲着这个目标努力的啊!
  天幕上这群人怎么这么损,光记着他的诗不记得他的事迹!
  唐代一平行时空。
  李龟年看着上方的天幕,微微呆愣。
  天幕上的试卷可真是让他费解啊,那古诗默写横线之后,居然,标着诗人名和诗名。
  李龟年跟着那写下的字迹念出含有自己名字的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好!好一首《江南逢李龟年》!不想我居然能和杜大人再次见面叙旧!还得他一首诗流传后世!好啊!”
  他说着好,却是抱着手中的琴渐渐呜咽了起来。
  李龟年已不是天宝年间得玄宗召唤进宫的得意乐师,历尽战乱,如今在江南以歌乐为生,好些亲眷叔伯故友难见。
  指针还在走。
  方蜻还在和题目战斗。
  语文考试最好的一个点是,只要它给了你题目,你学会做题的那些套路,又能理解到它的重点,你不知道正确答案也能根据那一两个词义和上课老师说的那些东西编出答案来。
  方蜻这样写着写着,就写到了最后的作文。
  四、写字(50分)
  24、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平静幸福的生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同学们,你生活在什么当中呢?
  请以“我生活在____之中”为题,写一篇文章……[注1]
  看着作文要求,方蜻翻了翻前面,闭着眼想了想,提笔就是干!
  笔尖字迹流入格子:“我生活在鼓励信任之中……”
  一平行时空,1057年。
  北宋嘉佑二年。
  “石破天惊头一回,往前千万年都没有出现过的神迹出现在天上当幕布,就是为了让我看如此题目和应答的么!?”
  苏洵抬头看天幕,他无语的表情已经完全没有心思遮掩了。
  苏洵闭门苦读十数载,再游京城时写了篇《上欧阳内翰第一书》给大家欧阳修,希望能被人才引荐。
  他心知此时欧阳修正与另一党争斗旧法和革新,在等待大佬回复的时候,也没忘记带两个儿子一起做好本分去考试。
  儿子一,苏轼,考过了。马上就可以收拾包袱去当官了。
  儿子二,苏辙,也考过了,马上也可以收拾包袱去当官了。
  他,没过。
  要知道,他老婆生的两个男儿都是他这个当爹的教的!
  桃李满天下,自己是苦瓜!
  苏洵一正眼,就看到天幕上那小女孩绞尽脑汁在那里往作文里塞辞藻,那文笔,简陋的他看了脑袋疼。
  他自嘲道:“谁教的小孩啊,教成这个样子,换我来教,你怎么也能考个第一名来!”
  很快,苏洵就收回了他说的大话。
  因为上午方蜻考完语文考的是生物,下午来到学校一坐下,试卷上全是番邦文字。
  生物试卷某一题。
  试卷给出了一张黑黢黢完全看不清的图,题目是选出正确的显微镜操作步骤。
  方蜻靠记忆辨认鬼都认不出来的图片。
  吴敬梓:“打扰了……”
  他根本不知道显微镜是什么东西!
  她一个女子刚刚还在认字背诗写作文,怎么跳的这么快?这些东西不应该是工匠才需要知道的吗?
  苏洵:“这个是真没学过!”
  绿萝呼吸、显微镜操作、细胞、实验……来自宋代的苦瓜仔细回忆了一番自家藏书,一时之间理解不了天幕上那叫方蜻的姑娘学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工匠?医女?
  下午,方蜻考英语。
  她在给李华在选择题abcd里选李华最喜欢的裙子不合脚的鞋子被售货员推荐的尺码,在作文里写日记向李华分享“我”的生活时,今日看着天幕上试卷更烦的苏洵,他所在的时空,京城一位科举主考官尴尬的发现,他把别人的试卷当成了自己学生的试卷。
  批卷时,作为老师的考官为了避嫌,就将那位考生成绩压了压,本该是状元的那位,痛失头名。
  第58章公子扶苏的夫人
  天幕上。
  考试的学生们并不知道, 有个系统直播着他们那偶尔抓耳挠腮的考试模样,他们考完这两天就像过了一关的孙猴子,走路都是和朋友勾肩搭背一跳一点颠地走。
  “唉, 方蜻!宋芝芝!霍燃燃!你们几个感觉这次考的怎么样啊?”
  方蜻刚把考试用的文件放好,一出教室门, 就被人喊了名字,一回头, 看清人是于小芜。
  一平行时空。
  大漠之中。
  几个无比渺小的人头上肩上披着防沙的绚烂丝巾, 半眯着眼睛看天幕。
  一道沙哑又稚嫩的声问:“母亲,你说你的家乡在很远的中原,中原是那个样子的吗?”
  看不清面容的女人低声回答:“不是。那是他们的中原,我以前的家……不好回去了, 你们的姥姥姥爷…我大概见不到了。”
  她言语晦涩, 难受, 不想反复回想那些痛苦的事情, 却又忍不住向孩子倾述苦楚。
  对战乱的恐惧, 和父母手足的离散思念, 被掳走欺辱的恨,远离故国的孤独, 求生的艰难……到最后,她反复地将自己的还记得的亲人名字面容念给孩子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