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一旁的贾琰,见其这般神色,不禁有些发笑道:“怎么,在外与刘兄他们玩的不开心吗?”
  听到这番话,贾宝玉面上不由怔住,小心地觑着他的神色,心中大惊:“二哥怎么知道的,他不是一直专心读书,一向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吗?呜呼!完也,刘兄骗他!”
  此时要是让刘承景知道贾宝玉心中所想,一定会跳起大喊无辜,他怎么知道贾琰在每日刻苦读书时,还能留心关注弟弟的情况。
  再说他们每日出去都格外小心,谁知道还能被贾琰知道,再说他要不说这样的话,贾宝玉能安心地跟着他一同出门愉快的玩耍吗,他能有这样痛快的日子吗?
  无视了贾宝玉脸上小心翼翼的讨好神色,贾琰不由地摸了摸自己的脸,心中不禁有些疑惑地想:“他长的有那么可怕吗?竟让他这么怕他?”
  不过看着贾宝玉脸上害怕的神色,他还是缓和了神情,道:“玩归玩,但也不要荒废了学业,不然让老爷发现又该罚你了。”
  “你也不想到时让太太和老祖宗为你担心,受怕吧?”贾琰反问道。
  一旁的贾宝玉听了不由地心虚起来,他这段时间光顾着玩乐了,学业非但没有一点长进,就连落下多少也未可知,一想到老爷贾政的那张黑脸,就不由地打了个寒颤。
  想到这,忙向贾琰求情道:“二哥,我知道错了,不该贪玩而荒废了学业,等这次回了监学,我一定加倍努力将落下的功课补上来,还请二哥莫要与老爷说。”
  贾琰听了挑眉,不置可否,他觉得,等不到下一次了,这一次回府若遇上老爷,宝玉估计都逃不掉。
  想起贾政黑着一张脸,大喝:“孽障!”的样子,贾琰也不由地同情起这个弟弟来。
  贾琰觉得他这个三弟其实并不适合走仕途,他更善长与人交际,凡是与他相识的人,贾宝玉其实与他们处的都很好。
  舞文弄墨,吟诗作画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贾宝玉对这些都很善长,甚至十分出彩,相反身为勋贵子弟却勤学苦读的贾琰才是他们当中的异类。
  对比贾琰的独树一帜,可望而不可及,他们这些勋贵子弟,官宦人家出身的公子哥,更乐意与水平相当,志趣相投的贾宝玉相交,毕竟没人会喜欢,一个父母口中的“别人家孩子”,那个人还是自己无论如何都拍马不及的人。
  不过想到,进士及第又是这个时代读书人所必生追求的目标,即便将来不入朝为官。
  有朝廷钦点的进士出身,即便将来分家也不至于让贾宝玉真的沦落到庶民的身份,贾琰还是心中默默决定,要在学习上时时鞭挞这个弟弟。
  第88章 回府见林妹妹,难为情。
  且先不说贾宝玉回府后会不会受到老爷贾政的责罚,只是随着马车越来越接近荣国府的时候,贾琰不由地心中紧张起来,一别两月他还没准备好如何与林妹妹说呢(/_\)!!!
  现在的贾琰可算是自食恶果了,一时间都有些坐立难安,心中不免担忧地想,“若是林妹妹因此生他的气,不理他了,怎么办?若是不理他也就罢了,到时气坏了身子可怎么办?”想到这他就更加愁眉不展起来。
  一旁正苦恼功课落下,害怕被老爷责罚的贾宝玉,看着身旁一会叹气一会又愁眉不展的二哥,心中疑惑,猜想:“难道二哥也会害怕被老爷检查功课吗?不是吧?不是吧?难道他平日里刻苦读书都是装的!”贾宝玉疑惑。
  看着,这两兄弟回府不见喜,反见忧愁,今日也算真正做了对“难兄难弟”了,只是这“愁”却大相径庭。
  一个“少年不知情滋味,只把相思诉断肠。”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个却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其实所有的担忧都是多虑的,黛玉若真是生贾琰的气,就不会在他养伤期间还专门托人与他送东西了,他本就受了伤,哪有在于他置气的道理,心中更多的是担忧罢了。
  而至于回府后,贾政会不会因贾宝玉荒废了学业,而斥责、责罚于他,那就真的只能说听天由命了,毕竟贾政若有心责罚,贾宝玉无论如何都是逃不掉的,与其过度担心受怕,不如坦荡接受,说不定到时还能免受些皮肉之苦。
  不管这两兄弟心中多少愁绪,马车最终还是停在了荣国府门前。
  府门前一早便收到消息候在此等着两位爷回府的管家,见马车停下,不禁赶忙带人上前迎道:“二爷,三爷,知道您们今日回来,老太太一早便派我们在这里等着。”
  听到来人的话,贾琰两人下了马车,知道老祖宗今日想必是一早便念着他们兄弟两的,贾宝玉也忙催促管家道:“那还愣着什么,还不快带路,去见老祖宗。”
  那管家听了忙招呼其余下人带路,两兄弟回了府也没顾上先回自己的院子,而是直奔贾母的住处。
  刚一进屋,瞧见上首坐着的贾母,两人都不禁红了眼。
  贾宝玉是从小便极得贾母宠爱,自小便与老太太亲厚,此时想起竟有两月未见老祖宗了,未与老祖宗时常伴在一起说话了,不由地红了眼眶。
  贾琰是一进屋便迎着这位老太太关心慈爱的眼神不免红了眼眶。
  贾母自两人一进门便将视线紧紧地落在两人身上,此时见两人停在原地,不由地出声催促道:“快,快走近些,让祖母好好瞧瞧你们。”说着就欲起身走向两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