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想到这,刘承璟看着贾琰的眼神也不由地崇拜起来,对着贾琰大肆吹捧夸赞起来。
一旁的贾琰听了刘丞璟对他大力的吹捧和夸赞也有些不适应,没想到这位刘兄看着这么正经一个人,夸起人来竟这么直率。
过了会,刘承璟也有些意识到自己太激动,不好意思地揉了揉鼻子,冲贾琰致歉道:“我是想着以后不仅住在一位小三元隔壁,还可以在一个学舍上课,有些激动,还请贾兄勿怪。”
贾琰听了,也笑了笑说:“无事,还要谢过刘兄对我的赞赏。”
刘承璟听他并未生气,也松了口气,跟着笑了笑。
第57章 藏书阁
说过话后,刘承璟便起身告退了,他来这也是想和贾琰这位新邻居打声招呼,此时与贾琰说了话后,他也该告辞了。
贾琰起身送走了他后,才转身去了贾宝玉的院子,看他们如今收拾的如何了。
贾琰带着墨砚到时,见茗烟正在清扫院内的落叶,墨砚便主动去帮忙打扫。
贾琰看向一旁的贾宝玉问道:“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
贾宝玉见他来,放下手中的书起身相迎道:“一切都好,没什么不适应的。”
贾琰听了点了点头道:“那就好。”等到墨砚帮着茗烟打扫好院子,见时辰不早了,两人又结伴去饭堂提了些饭菜过来。
忙活了一上午,贾琰此时也觉得腹中饥饿,没让墨砚再将饭菜提回自己院子用,而是将饭菜摆在了贾宝玉院中,两兄弟一同用饭。
用过饭后,两兄弟坐在一起说了会儿话后,见贾宝玉这也无事,贾琰便起身离开了。
……
第二日,贾琰他们这批新入学国子监的学生,由祭酒领着拜过孔子像,又由祭酒训过话、拜师献礼后,方才开始正式上课。
国子监的教舍,也是专门分门别类的设了不同的教舍出来的,这些教舍分别位于国子监的中院东西两庑,共有六堂,分别是,
东三堂: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
西三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
就像仅仅过了童生试的学子会被分在西三堂的广业堂由先生进行授课讲业。
而考过了秀才的学子,甚至即将参加乡试的学子,则在东三堂由那里的先生授课。
而国子监内为了督促学子们上进,每月会有众位先生一同出卷,进行一次考核,若次次都得次等成绩者,会被学里劝退,所以哪怕是为了自己的面子着想,都不会有人回回得次等成绩。
要知道这里的学子都是一个京城圈里的人,甚至有的家中十分显贵,被国子监劝退这种事,让一向爱面子的他们怎么能接受。
贾琰他们如今在东三堂的崇志堂上课,由冯助教等人为其授课,而国子监的课程也不仅仅是学习四书五经、八股文这些,俗话说君子六艺,除了每日先生必不可少的讲学外,还有骑射、礼乐这些作为每个学子需要精通的才艺。
进学的日子是十分枯燥的,贾琰在这样每日忙碌的上学生活中,也逐渐适应了国子监内的一切。
……
这天贾琰早上用过早饭后,与刘承璟等人一起结伴来教舍上课时,只见教舍时一向互相看不顺眼的李、朱两人又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了起来。
贾琰见了这两个同窗又在那里斗嘴,也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也不知道是什么缘分来到国子监的第一天便见他们两人再吵,分教舍时两人又正巧分在了一起。
最重要的是他们两人分到一起就算了,为什么还要他也跟他们分在一起,每天要看他们不是在吵架的路上,就是已经在吵架,想到这贾琰不由有些羡慕分在隔壁教舍的弟弟宝玉来。
李承明、朱禄两人正吵的起劲,谁也不服谁的时候见贾琰来了,都不由地眼前一亮,上前拉起贾琰的衣袖问道:“琰弟,你来评评理,我们谁说的对。”
贾琰被他们扯住衣袖,听到他们又要让他为他们俩评理时,顿时有些头疼,此时他真的后悔当初在两人吵架时,多嘴劝了一句,害得两人今后有争论不休的事时,见了他都要让他为其评理。
一旁的刘承璟见了也有些想叹气,这都是他们这个月吵的第几回了,关键每次他们都要因为一些小事而吵起来,也不知道他们两人是不是上辈子积累的仇恨,这辈子要冲对方通通发泄出来。
等到众人将李、朱两人劝解下后,还未等众人坐下,只听门外传来一阵轻咳声,冯助教来了,贾琰他们对视一眼都赶快坐回自己的位置上,拿起书本,摇头晃脑地开始背书,紧接着教舍内便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不一会,从门外走来一位穿着深灰色儒士长袍,头戴方巾的一位中年儒士进来了,他便是众人口中的冯助教。
冯助教进来后,先扫视了坐在教舍中的众人一眼,见没人缺席,才上前准备给众人授课。
照例今日冯助教并未先接着昨日讲的内容讲课,而是叫起朱禄问道,你先来说说《春秋》中的:“晏安鸩毒,不可怀也”,意为何意。
朱禄被叫起后答道:“鸩毒为毒酒,这句话告诉我们安闲享乐如同毒酒一样害人,因此不能有贪图享乐的欲念。”
冯助教听了满意地点点头,示意他先坐下,又看向众学子道:“安闲享乐既为毒酒,你们也应谨记在心,不要为了一时的贪图享乐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