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爽是爽了,但是,这麻烦官司最后只会闹到她和新二堂姐面前。
  闹出动静……
  好吧,是双方的干架快速结束,以为能占便宜的孙家镖师们全线溃败后,新二堂姐脸色不太好地站出来质问了。
  “堂妹,你这是什么意思,不愿意接纳我外公给的人早说,这中途翻脸不厚道吧。”
  诸淑娴(苟子)都懒得点明新二堂姐,她说话的方式和旧二堂姐没有一点像的,熟悉的人都觉得她有问题了。
  “看在祖母的面子上,为了二叔,我并没有拒绝孙大人为二堂姐用我名义安排人来护着诸家,但是也仅限于此,我不会干预二堂姐你的人做什么,但我也希望,二堂姐管好你的人,不要随意插手我这边人的事。”
  为什么两拨人会干架,自然是一拨人自以为身后有礼部侍郎的庇护,披着官皮的,想要狐假虎威占便宜生事呗。
  诸淑娴(苟子)是不会承认,这场争端,是因为她这边的人准备得太充分,彻底将隔壁比下去导致的。
  没办法,她准备的跑路,可不是像隔壁二堂姐外家那般,只是普通行军的条件,仅仅保障人吃喝穿药用不缺的状态。
  她是按公侯府舒适外出游的配备准备的,虽然外表看,就是普通商队加镖局押镖保护的配备,但是为了出游舒适,那是怎么舒服怎么来的。
  其中最为突出的,大概就是那一排用榫卯结构快速拼凑出来的,能防风防雨的还配备了铁炉子,兼具保暖防潮功能的豪华帐篷,以及配套的移动车厢式厨房以及移动的沐浴帐篷。
  有着这些过硬的移动生活居所,再配备足够的生活物资和人手,到哪里都不会过得差。
  而才从物质充裕的洛京出来,早就打算着离开的诸淑娴(苟子)准备得比谁都充足。
  队伍中还有专门的厨师的,生活别提多滋润了。
  反正对比起流放人员的苦哈哈的生活,诸淑娴(苟子)和老祖母的生活,就彷如在仙境。
  看她家老祖母被照顾得依然是那个红光满面的慈祥老太太就知道,诸淑娴(苟子)和老太太都没有太遭罪。
  同行的一众流放犯人们,不过才走了三天的路,就普遍憔悴得脱相了。
  会让隔壁二堂姐的人暴躁生气找茬的原因也很简单。
  诸淑娴(苟子)手握大把资源,但是吝啬得很,除了为照顾祖母,不得不打点押解官差,让官差们也有同样的照顾之外,其他的人,包括一旁自以为有官皮,会得到优待的孙家门下的镖局打手们,是基本没怎么理会。
  被照顾得很好的诸刑氏倒是想让诸淑娴(苟子)的手下去帮扶一下二儿子和大孙子的。
  但是被诸淑娴(苟子)理智地劝下了。
  “祖母,二叔和堂弟这是去流放充军的,入了军籍后,遇到大小事是得上战场的,二叔和堂弟从小就没有认真炼过筋骨的,不趁着这流放的路上环境相对安全开始打磨,到了琼州,恐怕熬不过去。”
  能在丈夫去世后,独自一人谋算,将亲儿子扶上常胜侯位置的诸刑氏自然不是普通的,容易心软的妇人。
  心硬起来的她,只安排大夫给二叔和堂弟看病治伤,最多就给点吃喝,保障他们不病死饿死就不管了。
  至于老祖母会这么心硬,有没有诸淑娴(苟子)故意表现出来的,镖局和身边的人,都是她的人,她并不想太过照顾二叔一家的因素在里面,大家就看破不说破吧。
  诸淑娴(苟子)可是记得很清楚,老祖母从小教导她的,作为一个贵女,做事最重要的就是分寸,可以软弱,但是不能没有原则、没有底线。
  她这是告诉老祖母,她的原则和底线呢。
  对于二叔这个接收了她名义上亲爹的一切,却从来没有对她上心过、任她被前后两任二婶磋磨的长辈,她的原则和底线就是不落井下石。
  既然老祖母在二叔得势的时候,放任二叔一家子对她磋磨压制,那就别指望她现在得势后愿意一笑泯恩仇,以德报怨地将他当长辈。
  老祖母显然是懂了,目前为止,没有做出过超过诸淑娴(苟子)忍耐的事。
  反倒是新二堂姐先跳出来,看不顺眼她和老祖母对二叔、堂弟的照顾。
  嗯,孙家的镖师的找茬,既有他们眼热诸淑娴(苟子)这边的物资资源,更有新二堂妹背后的拱火暗示。
  谁让二叔和堂弟有老祖母的照顾,虽然过得比这辈子任何时候都苦,但是只是相对的。
  他们父子的遭遇,可比同行的流放人员好太多了。
  最起码吃喝不愁,顿顿带肉,病了还有专门的大夫给看病熬药。
  其他的流放犯人,别说看病吃药,就是想要填饱肚子都难。
  这是流放的老规矩了。
  怕犯人作怪作乱不好管理,掌管物资钱粮的官差,在刚开始启程的一段路程,是不会给流放犯人太多关照,特别是有反抗能力的犯人,走一天只给一顿,保证饿不死,能抽鞭子赶着走动就行。
  不然,让这些本来就是当官的权贵们吃饱喝足的,肯定会搞事。
  诸淑娴(苟子)能买通押送官差给老祖母待遇,老祖母能安排人给二叔堂弟看病喝药、顿顿吃饱,不过是他们三占据了老弱小的缘故。
  上了枷锁和脚镣的,这三就是吃饱喝足也没什么战斗力。
  换做成年壮丁,即使钱到位了也不可能这么轻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