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薛家的呆霸王为了讨好贾宝玉,用不打不相识的借口,痛快地花钱给冯渊和那个小丫头办了场盛大的婚事,还自作主张地将那个丫头认了干妹子,可是把贾宝玉感动得就差没将薛蟠当亲哥了。
  只有贾探春豁然清醒,居然被贾珠的小恩小惠感动的想要去照顾一个傻子而后悔得不行。
  仅剩的感恩之心,也不过化作了一封送回给贾珠的,详细地写明了一路经过的信罢了。
  贾探春自认不是诸葛亮,没有将阿斗扶起的魄力和能力,只能含恨收手。
  不知道贾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会是什么想法,反正贾探春将这封信送出后是无事一身轻的。
  她又不是没有亲兄弟,在亲兄弟明显比贾宝玉这个傻子兄长更靠谱的时候,她才不会傻乎乎地拼着名声都不要了,冲上去和薛家抢个傻子。
  有那个劲头,为了以后打算,想好怎么讨好大伯一家子,让自己和弟弟在金陵过得更舒服不是更好。
  估计薛家也没想到,贾家的女孩子会这么优秀吧。
  提前想到了他们笼络贾宝玉的目的,给金陵的贾赦一家提醒了,让他们借机攀上林家的计划失败。
  这次行商,本来就是薛家当家两兄弟预备带他们各自的儿子走商路,开始培养下一代的计划。
  薛家兄弟也很庆幸,他们这次狠下心来,不顾家里夫人的阻扰,带着儿子出来了,不然也不知道,薛蟠居然被养歪成这样了。
  不仅敢当街抢人大打出手,还差点闹出人命。
  薛家虽然还有金陵四大家族的名头,只是世代为商,早就荣光不继。
  或许在开国时候,四大家族之间的地位差别不大,但是这么多代下来,没能改换门庭薛家无疑已经不被四大家族其他三家看在眼里了。
  在普通官商和平民前,薛家能凭借祖上名声和家财,高他们一等,只是,只有薛家清楚,他们终究是落魄了。
  和其他三大家族渐行渐远已是事实,到了薛蟠父亲一代,只能和当时四大家族中最式微的王家联姻,奉上大把家财,娶了一位庶女,勉强维持关系。
  如今薛家手上的确还有一些祖辈留下来的人脉和小权利,然而和其他三家,已经没法比了。
  特别是和贾家的关系,哦,这里是指贾家当家人贾赦的关系,早就降到了冰点。
  薛家家大业大,像是二房王夫人这般,想要通过特殊渠道,变卖转移家财的业务,自然是没少干的。
  虽然,这操作里面薛家是是明显地站队了,看在薛家当家夫人的面上,特意给了贾家的王王夫人方便,还帮忙隐瞒了贾家名义上的家主贾赦。
  然而薛家是能厚脸皮地狡辩一下,这些操作不违法,不管是贾王氏的行为,还是薛家的行为,全在国法行商的许可范围内,是纯纯的商业行为。
  要是薛家站队成功,帮助二房掌权上位,或者说,王夫人能一直都是贾家当家太太,这事,对薛家是有益无害的。
  只是,现在当家人换了贾赦后,薛家就不好办了。
  开始还只是脸面的问题,薛家为了弥补这次的站错队,是给王家王子腾送去厚礼,希望帮忙周旋说情的。
  薛家也不敢直接找贾赦,怕贾赦这混不吝的,会弄得薛家下不了台。
  关于下不了台这点,京城不少权贵都很有经验同感,像是被拒绝闺女上门上课的四王八公家。
  薛家家主很有自知之明,清楚的知道,他薛家真没有京城权贵的脸面。
  只是,王家收钱不办事,这周旋说情好几年了,都没有结果。
  拖到现在,薛家已经因为得罪了贾家,面临非常残酷的,实际的利益问题。
  贾家大房的那位侧室何氏,生意手段了得,在掌家之后,开始以贾家、何家、林家的名义,从商大把捞钱了。
  与民争利?
  不不不,以何氏为首,林家贾夫人为辅的两位当家太太,才不会犯这种低级致命的错误呢。
  她们也看不上会被说与民争利的蝇头小利,她们盯准的都是大商家眼热的大宗买卖生意。
  像是东西南北、海内海外、朝廷草原往来商路的大宗流通品这些,需要大量人脉、专业人手,打通关卡,但凡出手,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的生意。
  不巧,这些商路一直是薛家的核心商路来着。
  一直以来,薛家能稳坐皇商的位置,财大气粗,靠的就是这些世代精心经营的大商路。
  只是,即使是薛家的时代经营,也很难比得上贾林何三家的联合。
  这三家不是曾经有爵位,就是依然有爵位,世代在各个商路重要关卡都有人脉经营得人家。
  如今也是有权有势。
  凭借他们的身份地位,想要打通上下关系,可比薛家这个靠着祖上越发没落的人脉,光有皇商名头的家族好太多了。
  只是他们不是想要谋反,单纯只是想在国内合法合理地赚钱而已,皇孙贵族都得给几分面子。
  更别说何氏和贾夫人行商从不搞以权压人那一套,用的都是行商的手段谋略,输赢定手,自负盈亏,按规矩纳税,合法做买卖,就是败了的商人,找背后的主子,也没法说理。
  薛家这些年来的核心生意,是真的被这两位厉害的当家太太,打击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求饶已经不可能了。
  商场如战场,薛家自然知道,凭他们之前替贾王氏做的事,他们和贾家就没法和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