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收收收!凭啥不收女生?这年头读书的贵族女性多了去了,只要给考试的机会,绝对有女子能考进太学的。】
  【文学馆算皇室内部教育,太学面向的群体可就广了,普通老百姓不认字,基本上能上太学的还是勋贵。】
  【基础教育还是得跟上,不然依然跟文举似的,是贵族垄断的狂欢。】
  “基础教育……”李世民默默念叨了两遍,“我等会找玄龄……不,现在就找。”
  他马上让孙黑传话给如今大秦的钱袋子房玄龄,盘算着国库的钱要怎么花。
  “你接着说,女校可以开,我没有意见,太学和郡学县学也可以收女子,于我而言就是一句话的事,没有什么影响,但有没有人去上我就不保证了。”李世民随口道,“你这纸条上还写了医馆绣坊织院,你是要自己办,还是想让官府办?”
  “我自己的话,怕影响力不够。有官府背书,自然事半功倍。”许负见他兴致勃勃,便也轻松许多,笑眯眯道。
  【私企和考公的区别,自古以来,国人对考公的热情从未衰退。】
  【笑死,我们这坐标,只有考公务员才是正经工作,哪怕工资三千,家里人也会夸你有出息。】
  【俺们这也一样,教师医生,军警公务员,这就是亲戚眼里的好工作。什么你做自媒体赚钱的,那等于无业游民,过年饭桌上指定被叨叨。】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一辈子都在考考考的种花家。】
  【报名国考的人不想说话,一万人竞争一百个岗位是认真的吗?】
  【大学八年、倒贴钱实习的中医硕士生在这里,可不可以让我去大秦考这个事业编?我一定会过的!求求了!】
  【又疯一个,确诊为医学生,叉出去。】
  “医馆……”多培养一些医师自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要是能多几个孙思邈那样的神医,那更好了。
  “绣坊织院……”织布绣花的本来就是女性居多,她们心灵手巧,织出来的绫罗绸缎价比黄金,不管放在哪里都能卖出极高的价钱,还可以拿来边关互市,打通西域。
  其实这本来就是官府该干的事,许负主动提出来,反而是帮了李世民大忙了。
  “都可以。”李世民颔首,“这些原本就是要做的。你还有很多生意要做,全部财产就算了,你出一半,官府出一半,你来经营,官府挂名,帮你贴公告宣传,你看可以吗?”
  “陛下的意思是不干涉我管理经营吗?”许负惊喜道。
  “官府做事流程繁琐,有时候慢慢吞吞的,生怕出错。不如都交给你来办,反而还快一些。”李世民干脆道,“收入的话……”
  “二八分账,你八我二。”许负脱口而出,“如果不行的话,我也可以只要一分,留一点流动资金就行。”
  “为何这么大方?”李世民奇道,“你不是说要过很富贵的日子吗?”
  “我已经很幸运啦,甚至幸运到感觉不安。”许负愁眉苦脸,“我前几天收到了家里的信,邻居家的女孩子要议亲了,她和我一样大,没机会读书,我教过她认字,但她没有时间学。她要忙着干活:做饭、喂鸡、织布、舂粟、碾麦、照顾六个弟妹……她太忙了,我每次去找她,都感觉是在耽误她干活……”
  【好真实,古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就是这样的。】
  “把粟米放在石臼里,用木杵不停舂捣……或者把小麦放在石板上,用研磨棒来回碾压……忙活了一个时辰弄出来的米面,可能一顿饭就吃完了。白天光线好的时候,她要多织一些布,晚上就着门口的月光继续舂粟磨面。”许负叹了口气,道,“我仿照家里的石磨,找墨家的工匠研究改进了一下,让父亲以县令的名义普及石磨,免费送给大家用。我以为这样她就能减轻一些负担,结果她省出来的时间,全用来织布了……”
  【至少,石磨的效率比用手捣要高多了。】
  【许负不是卖瓷器吗?这姑娘不能去瓷窑工作吗?】
  【家里六个弟弟妹妹指望她呢,走得开吗?这姑娘今年才十二三,弟妹能有多大?】
  【那接下来是不是得改良织布机了?】
  “我本来想要是能改良一下她用的那个织布机就好了,织得也太慢了,结果……我不会这个……”许负羞愧难当,“我以前外婆家有石磨,所以我见过也用过。但是我没见过织布机,不记得这东西要怎么造了……老大你记得吗?”
  【陛下能记得才有鬼了,他像是会关注织布机的人吗?】
  李世民仔细回想了一下,他见过的织布机长什么样来着?他母亲好像用过,但也只是偶尔,一看见他,就带他读书玩耍去了。
  阿姊?她从来不用这玩意儿。
  观音婢……她那里虽然是有的,但是,他这么一想,怎么感觉他见过的织机都不太一样?似乎有很多种类、很多样式的,有一人操作的,也有两三个人一起操作的,有织布也有提花的。
  而且那些织机也太繁琐了,他真没注意都长什么样……
  这个时候,智力不详心里善良的观众们就开始挥洒热情了。
  【陛下!我给你发了好多视频和图片!罗织机、平织机、三国马钧改良过的多综机、两个人操作的花楼织机、织地毯的立织机,还有一个人就可以搞定的黄道婆脚踏式织布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