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如若真的有此一战,凌天都百姓的安危暂且不说,身为儿子,我倒是担心父亲的身体,能否经得起再次折腾!”
  萧河满脸担忧,萧捷也不免动容。
  他们都知道,当年萧百声与羌肃王与红河一战,差点痛失一臂。
  如今老仇人见面,岂能不拼个你死我活来?
  “那依你看…..是该放人?”萧捷犹豫道。
  萧河微微一笑,回道:
  “我认为,是该放人,其原因有三。”
  萧捷心中一动,“说来听听。”
  “其一,时机未到,我知道皇上想动羌肃不是一日两日,恰好又逢羌肃部落暴乱,趁机瓦解看似可行,却风险过大。”
  “要知道羌肃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军队驻守,何人来领兵?打仗的经费粮草,又从哪里调出?”
  “不如趁早放赫连凛回去,以平部落暴乱,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待两者疲惫,我们在动手也不迟。”
  萧捷听到这,心中已经大为震撼,却还是按耐住性子,让萧河把话说完。
  “其二,南世子性子软弱,并非可塑之才,这一点…..大哥你应当清楚,不用我多言了吧?”
  萧河在去圣山之前,便已经为今日一举而提前铺好了路。
  倘若萧捷从未接触过南世子,是以自己根本无法说服他。
  即便自己将其一说的再天花乱坠,也无济于事。
  身为武将,最怕的就是养虎为患,是以宁愿错杀也不会放过一个。
  但萧捷曾教授过赫连凛的剑术,对他的为人有所了解,此时萧河再说,便不会再引起萧捷的疑心。
  话虽如此,萧捷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却说不上来,只能点点头:
  “那最后一个原因是?”
  萧河停顿了一下,这才开口道:
  “最后一个,倘若前面两条都无法说服皇上,仍旧怕是放虎归山……”
  “那就只能假意放人,待一众人等行至凌天都十里开外,埋伏官兵杀之!”
  直至听完这最后一条,萧捷心里最后一点顾虑也消散了。
  原以为萧河是为了他与赫连凛那点情谊而前来说情,谁知萧河只是为了父亲与他着想。
  萧捷不免有些感慨,只觉得自家弟弟是真的长大了。
  萧河心思如此缜密,其才能真的不输萧家任何一个人。
  “天冷,快回去吧。”
  萧捷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语气柔和了许多。
  萧河把要说完的话说完,自知剩下的只能静候结果,便点点头目送大哥离去。
  又过三日,羌肃王抵达凌天都,天武帝于宫中设宴款待。
  一众人等在凌天都逗留数日,羌肃王的精骑并未进凌天都,始终停留于城外。
  但羌肃王身边亦跟着几个塔莫的高手,寻常人近不了身。
  最终,天武帝还是选择放南世子回羌肃。
  三月二十日的清晨,天还未亮,羌肃王的人马便悄然上路。
  他们并未从正城门而出,而是另择小路,绕路南下。
  是以二皇子的人并未蹲守到他们,只能心有不甘的回去复命。
  临走之前,赫连凛也没能找到机会再见萧河一面。
  而往回飞的信鸽还没挨到萧府的大门,便在城外被拦截。
  宋净庭正在与雀宁说着话,忽而天上掉下来一只鸟的尸体,正好砸在了两人的面前。
  宋净庭:“…….”
  雀宁:“…..一定是海渊干的。”
  雀宁熟练的将信鸽腿上捆绑着的信纸取下,双手举至时钊寒的跟前。
  时钊寒微微垂眸,伸手拿过,打开一看。
  【阿鹤,我在羌肃等你】
  时钊寒冷笑一声,将信纸尽数撕碎扔在地上。
  其余人面面相觑,不知自家主子因何故而动怒。
  “赫连凛回羌肃,已是必然。”
  时钊寒站起身,淡声道:
  “时寻夜的人扑了个空。”
  宋净庭这时开口道:
  “赫连凛即便回了羌肃,短时间也未必能坐稳其位。”
  “只不过…..属下倒是挺好奇,是谁有这般能力竟说服皇帝改了想法。”
  听到这话的时钊寒瞥了他一眼,忽而勾勾唇角:
  “你猜猜看。”
  宋净庭见他难能露出一些笑来,便斗胆猜道:
  “难道是…..萧少爷?”
  时钊寒知道他聪明,但有些时候聪明的又令人全然没有半点意思。
  “不是他,还能是谁?”雀宁微微一笑道:
  “也只有萧家才能劝动皇帝,而能劝动萧捷的,也只有他那个宝贝弟弟了。”
  宋净庭将自家主子的反应尽收眼底,晓得他正因萧河袒护赫连凛一事,而吃醋非常。
  但眼下赫连凛已远在千里之外,以后也未必再有机会相见,时钊寒并非不顾大局之人。
  于是,他便说道:
  “眼下最要紧的,是殿下您要在皇帝封王之前,能得朝中重臣拥簇。”
  “几位世族之中,倘若能得萧家的支持,自能得天下……”
  只见自家主子的眼神越发的冷漠,宋净庭不敢再说了。
  方长恒实在是佩服宋净庭的胆识,明知殿下与萧河的关系,也敢冒死说出这般话来。
  良久,无人敢言,时钊寒才淡声道:
  “韩辛移人呢,事情可有办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