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每日在村里照顾菜园子,家里还养了几只鸡,肥嘟嘟的抖翅膀,看到陌生人,咕咕叫唤。
赵婶子在屋后面菜园里给菜浇水,听到前面鸡在叫,水瓢丢进桶里,小跑过去看是怎么个事儿。
抬头看到柳逢春对她笑,赵婶子激动的拍手。
“小春!小春回来了。”
赵婶子拉开门,抓着柳逢春手臂两侧,来回上下看了好几遍,闭了下眼睛,拍了拍他的肩膀。
“快,快进来,赵婶子给你做好吃的。”
柳逢春笑着喊:“赵婶子,车篮里还买了东西,先拎进去。”
赵婶子看到柳逢春腿边的小孩,白净好看,可俊了,怯生生看着她:“赵婶子好。”
“唉,好。”
赵婶子抱起小苗儿,招呼柳逢春推车进来,俩人聊天得知这个小孩是他对象的表弟。
中午赵叔和赵家兄弟俩不回家,赵婶子原本想炒豆角吃,一个人随便对付口,晚上家里都到齐了,才做顿正儿八经的饭。
柳逢春来了,赵婶子问他们想吃蒸豆角不,炸点辣椒油一块,柳逢春点头,小苗儿没吃过蒸豆角,也跟着点头。
一大一小两个卷毛颠颠地点头,喜地赵婶子咧嘴笑,乐呵呵去厨房准备饭。
锅里烧了杂粮稀饭,把柳逢春带来的那块肉也炒了,五斤猪肉一大块,一顿吃不完,剩下的用勾子挂在通风处。
天热肉不能放,得尽快炒着吃,小苗儿跟着柳逢春去厨房,被赵婶子赶了出去。
“进来干啥,小孩出去玩去。”
柳逢春耸肩,带小苗儿在堂屋里坐着,看到屋里收进来的豆角,顺手给剥好了放进篮子里。
小苗儿有样学样,坐在马扎上剥豆角。
中午最热的时候,赵婶子做好饭菜,喊柳逢春搭把手端到桌子上,小苗儿个子小够不到,赵婶子用盘子给他单独盛了份放他面前。
小苗儿一手拿筷子,一手抓着馒头,就着菜啃馒头,低头喝口杂粮稀饭,美滋滋。
还没等柳逢春开口问,赵婶子已经起了话头跟他说起村子里的事儿,尤其柳逢春爸爸家的,更是了解的清楚。
“你是没看到那场面,被戳穿的时候真是丢死人了,现在他们出门,明面上人家不说,背地里都嫌弃着嘞。”
柳逢春听了更是吃惊,馒头都忘了啃,听得入神,小苗儿悄咪咪竖起耳朵,跟听故事似的。
从去年那会柳父闹着要他嫁过去后,柳逢春跟程巷一飞速结婚远离村子。
柳父已经跟仇家的男的说好了,十月一国庆放假的时候,把家里上过学的小哥儿嫁过去。
仇家男人同意了,柳父先是讨要一笔钱,那人想着都是亲家了,提前给彩礼也见可以,就给他了。
后头临近约定的日子,消息大家都知道了,结果柳父找不到柳逢春,泥屋东西还都在,他跑到他学校去闹,说找儿子。
闹得太大,校长不得不出面,见了柳父只一面,校长就决定不能让这人知道柳逢春去向,柳逢春是个好孩子,以后有大出息,若是被困在这方天地,他都于心不忍。
咬死说这孩子退学了,不知道上哪去了。
校门口人越围越多,柳父还想闹,被校长呵斥,身为父亲都不知道孩子去哪里了,居然还跑到学校门口找人。
一段段大道理压下来,柳父被说的面红耳赤,灰溜溜跑了。
眼看到了日子,柳父头发都急白了,仇家给的钱全被花了,嘴角冒泡。
儿子找媒婆相看人家,见面买东西出去逛也需要钱,上门要钱,这点是远远不够的,他还等着柳逢春嫁过去,仇家那边能把剩下彩礼都拿过来呢。
柳母也是着急,愁地叹气,柳逢春哥哥看了眼发愁的母女,自顾自琢磨自个儿怎么样才能娶到好看媳妇儿。
这种时候,最担心的就数柳逢春的姐姐,把存在感放到最低,能不发出声音就不出声。
可这由不得她,快到办席面日子,村里人见了柳父就问咋还不开始准备,不提前几天买东西,到时候有的忙的。
柳父苦笑,跟人打哈哈,回了家就发脾气,骂柳逢春一句比一句恶毒。
在家里坐着怎么都不顺气,柳逢春姐姐缩着肩膀去做饭,柳父看着精瘦的女儿,混浊的眼珠子骨碌碌打转,忽然脑海里想到绝妙好主意。
十月三日,宜嫁娶。
牛车从仇家赶来大湾村接新娘子。
柳父拉着比他小不了几岁的儿婿挤出眼泪,说他就这一个小哥儿,还有学问,以后可得好好对他。
仇家男人拍着胸膛,说会好好过日子,家里几个孩子都把他当亲小爸。
柳逢春哥哥背着新娘子出来,仇家的一看,觉着有些奇怪,附近十里八村的,也没见谁家嫁小哥儿还盖盖头。
不过也能理解,头一回结婚,害羞嘛。
鞭炮噼里啪啦响起,牛车载着新人离开,柳父嚷嚷村里人别客气,都吃菜。
大湾村热热闹闹的办了场喜事,柳家收了不少礼钱。
吃席免不了对席面点评一番,柳家准备的无功无过,很常规,吃的也满足。
热闹劲儿还没过去,第二天仇家的就找上门来了,天还没亮砸门声哐哐响,吵的住得近的几家出来看。
“谁啊?”
柳母出来开门,一个东西被甩进院子,吓得她啊的叫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