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明珠早在康熙二十七年的时候就因为朋党而罢黜,之后虽恢复议政内大臣、光禄大夫的官职,附庸在明珠大人身后的官员也还是不少,但在朝堂上这些年多少还是往后退了一步的。
明珠一退,胤禔就被明珠一党越发拱到台前。前些年胤禔自己年轻气盛,总觉得有了朝臣和那么多宗亲的拥护,又有明珠替自己暗中操作,自己未必不能成事。
可就如同温水煮青蛙的道理,没了圣宠的明珠真的还能长长久久是当年那个权倾朝野的明相吗?恐怕等他自己反应过来的时候,早就已经远离权力中心了。
早在几年前胤禔就已经感受到了力不从心,吏部被皇阿玛牢牢掌控,就算明珠还能靠着老本伸手进去搞些小动作,能操作的余地也很小。
这几年新招揽到麾下的奴才和朝臣,要么在京城谋的闲差要么就被外放出京。
说得好听大千岁手底下的人遍布天下,但其实大多都是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到了要紧的时候还说不好是助力还是累赘。
户部有老四坐镇,不管老四心里怎么想的,明面上他一直都是一颗公心摆在当中间。即便是亲近太子,那也是因为太子是储君,他忠君罢了。
能收买人心的官位给不了,油水大的差事又有老四防贼一样防着,老实说这几年胤禔过得远没有外人看的那般春风得意。
还跟太子分庭抗礼?要不是皇上时不时就要假模假式抬自己一把,自己这日子都不知道过到哪个破地儿去了。
原先还总觉得自己被架到那个高位上下不来,谁知这次在德州老爷子说把自己手里的差事说夺了就夺了,收了自己的腰牌兵部他一个人都指挥不动。
被关在行宫里想私底下联系明珠,消息是头一天送出去的,递消息那人的脑袋是第二天用托盘送到自己房里的。
从那天起胤禔就彻底明白,自己跟太子不过就是皇上摆在戏台上的玩偶。因为朝堂上需要储君所以有了太子,因为太子需要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所以有了自己。
“我看大哥是真被吓着了,他想要把自己手里的权力和人脉都分出去,分出去了兄弟们各管一摊子,比他现在干攥在手里强。”
胤禔不可能干看着自己倒台,让胤禩全盘接手自己的资源,在他心里胤禩真得了势不是个会记自己好的人。
皇阿玛不是想要有人跟太子旗鼓相当,让朝廷朋党之人互相牵制吗。自己退了顺手把底下的弟弟们都扶持起来,岂不是更好。
与其让自己这个直郡王名不副实地顶在最前面,倒不如把这块饼分给底下这些如狼似虎的弟弟们。
比起两败俱伤其实不如山头林立,谁也别想一枝独秀,大家自然就都要小心行事互相牵制。只不过真到了那时,皇阿玛还想要对儿子们由着心情搓圆捏扁,就不容易了。
“笑话,什么时候权力攥在手里还刺挠了,直郡王也真敢说,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他是怕了。”胤俄有点懂他的心思,别人不知道自己还能不知道?这次从德州到回京,胤禔到哪儿都被看守得死死的,看守他的人里不乏所谓的大千岁党,“前段时间的直郡王府,就是被圈禁了。”
圈禁两个字从胤俄口中说出来,禾嘉的心又忍不住紧了紧。是了,按照原本该有的进程胤禔是一废太子之后才被圈禁,从此直到雍正十二年直郡王去世,都再也没能被放出来。
被圈禁整整二十六年,谁也不知道从风光无限好的直郡王大千岁到一个二十几年没出过王府门的老者,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后悔吗?还是依旧觉得可惜,可惜自己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却败了。
要是没有胤俄,太子‘病了’以后康熙还是只能用胤禔来负责宿卫,那么直郡王必定会更加觉得自己是有希望夺太子之位的,他和太子之间的矛盾也势必越发尖锐,想退也退不成。
但眼下,胤俄没有跟在胤禩后面混日子,而是被康熙分派到了兵部。所以这次在德州,太子病了以后康熙可以把直郡王也控制起来,因为他手里还有胤俄胤祐能用。
而直郡王提前尝到了圈禁是什么滋味,还在被短时间圈禁以后放出来了。对于一个人来说刺激肯定很大,尤其直郡王府还有那么多孩子,直郡王不可能不为他自己的亲骨肉考虑。
现在退一步,也许是认怂也许是丢人,甚至在康熙跟前也讨不找好。但比起有朝一日又要被圈禁,直郡王选择了自由并不算让人特别意外。
听完胤俄说的,禾嘉没忍住让翠微又去温了一壶酒来,连着三两杯热酒下肚,一直怦怦跳的心才安稳了些。
以前总觉得九龙夺嫡是过不去的坎儿,后来觉得这个坎说不定自家能躲过去。现在被直郡王来了这么一手,禾嘉心里难免嘀咕,原来一只蝴蝶的作用真的这么大啊。
“那你和胤祥有什么打算。”
胤祥跟胤俄走得近,但也没耽误他跟四爷交好。直郡王今天没避着胤祥,就说明他没打算从胤禩换成胤俄,让胤俄接手他的资源成为下一个‘直郡王’。
他是想要借胤祥的口,把自己打算传递给四爷,胤俄又一定不会瞒着胤禟和胤祐,只要传开了那胤禔的打算就会成为众人皆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