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药煎好了,又给六娘喂了,过了半个时辰,有些起色了,两个太医才拭了拭汗。刘济昀又吩咐着煎些调和的汤药,以恐那药刺激了脾胃。
  门外的孟简之见人来来去去,却也并不好再唤他们,若是换了往日,他自非要推门而入,由不得六娘便为她诊脉的。
  但他唯恐她再动了气,不愿吃药,好在,刘济昀来了。见着侍女们步速也缓了缓,便知是有些起色的。
  门人见孟简之仍在那里跪着,上前来,将他扶起来,却说,“孟大人回去吧,想来郡主是无大碍了。”孟简之随着他,站到那边的枫树下,他垂头,指腹摩挲着衣袖。
  却见那侍女又匆匆忙忙出来,换了盆中水,又步履匆匆去打水,神色间又急切起来,孟简之不好拦,只得等着一个侍女出来纳凉,才向前问。
  “烧才下去些,我们都以为好了的,谁知,才刚,郡主又将吃了的药半数吐了出来,折腾得脸色不好,哎,真让人挂心。”
  孟简之见她心中纯善,关切之情并非作假,便又撩袍,落下膝求她,“请姑娘,向郡主回禀,求郡主莫拿自己的身子玩笑。”
  那侍女点点头,进来,便向六娘说,“郡主,孟大人在外面跪着呢,只是想看看郡主。郡主若不愿意见他,让几个太医去给他瞧瞧方子便好,他总在那里跪着也不是办法。”
  刘济昀在给六娘调和药房,此时才听说孟简之是知她过往症候的,当即着了怒,说两个太医却也不早告知他,六娘说,“是我不要他们去的,我熬过这些时日便会好。”
  刘济昀向六娘说,“郡主,医者有自行问诊问药的权力,无论郡主和孟大人有什么仇怨,与我无关,我之职责不过是医好郡主的病。便是此番熬了过去,往后再染了病,又当如何呢?太医院对郡主的身体负责!郡主既体质殊异,我们也该知道郡主的过往情况。”
  刘济昀说完,仍骂两个太医说是郡主正着热,头脑不清,他们则比郡主更是糊涂,两个太医唯唯诺诺不敢应承。
  六娘在榻上躺着自知没理,又烧得半糊涂,只是转过身去,赌气似得噙着泪。顾大娘看了心疼却也不好开口。
  刘济昀是个臭脾气,自不管她是不是郡主,只要不肯听话的,他都一味地没有好脸色。
  刘济昀也不再问谁的主意,只出门,便向孟简之商议六娘的情况,孟简之却没顾得起,只是接了刘济昀手中的方子,说,“只将独活换了羌活会更好些。”
  刘济昀调和后的方子其实已经很是贴合六娘的情况了。
  孟简之说,“这些寻常的药,对郡主来说药效不大,只有少数大人列的这几味郡主服着是会起效用的,只得加重其中几味,再从中调和,来缓解药性。”
  刘济昀已经大体知道了郡主是对哪些药有了耐性,孟简之又说当年他父亲试过,他能将大部分无药效的药列出来给他,刘济昀才放下心,吩咐按照新的方子煎了药。
  如此折腾了整个夜晚,才渐渐地平复了下去,六娘的脸色却因饮药,更难看了几分,可身上的热也渐渐缓和了下来。
  到天明的时候,已经安稳地睡过去了。
  见她歇了,众人才安下心,渐渐地各自去歇息了。
  孟简之也知她应该是好多了,只是若按着药效,只怕还得熬两日,才算好了。他就在那枫树下跪请郡主见他,也不走。
  顾翁戎和顾大娘出来时,相视一眼,觉得不好插嘴,便回房去了。孟简之还想同他们说话的,见他们不理,又不好再打扰他们歇息,方不再上前。
  如今只两个侍女,芷兰,还有太医在六娘身边守着。
  芷兰始终守在六娘身边,也没有心思见孟简之,她知道,孟简之一直在门外守着的,可她也知道,六娘如今心中还有芥蒂。
  这终究是公子和郡主的事情,她无法从中转圜,更不该从中转圜,她生怕自己出去见了公子会心软,便索性不见他。
  如今六娘好些了,她便让侍女只留两个,其余都出去歇了,她仍在这里守着。
  这日正是个阴雨天,不多时就落了雨,门卫进来了躲雨,见孟简之在这边跪着,他便上前说,“郡主这会儿睡着呢,大人不如家去,等郡主好了再来见。”
  她不好的时候,都不愿意见他,好了又如何能够见他呢?
  孟简之看向里面点着灯的窗户,他了解,她这时候虽睡着了,却也是最难熬的时候,前三日总要吃很多苦,那药药性比常人用的大,多少总会有些难耐。他只想在这里侯着她,他什么都没有说。
  那门人一怔,却也并不再说什么,只是将手中的伞给他放在脚下。
  孟简之见了,将那伞撑了起来,原将脚边的灯笼罩上,恐那灯笼上的画再被雨打湿了去。
  一日夜无事,侍女们来来往往,对远处枫树下的孟简之却也见怪不怪了。
  只是那个侍女出来的时候,会向孟简之说,“郡主的烧已退了,只是人还不清醒,有时会叫着难受,有时会叫着苦,太医已经让酌情减了药量,在药中加了少许蔗糖。”
  孟简之听着有时蹙眉,有时却安心,有时那太医出来向他问些六娘过往的症候和用药,他便站起身和他们商议,有时商议罢了,他便仍在青砖之上跪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