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听说存放舍利的塔起了火倒塌了是吗?孟大人先说说你的猜测。”
  “是,因为这件事太过凑巧,所以,臣怀疑是冲着舍利的传说来的,舍利存则社稷存,舍利遭雷火引燃,民间自然会对这次的事情有所议论。”
  “孟大人的意思是……冲着社稷来的?”
  “今日是浔阳夜宴,是庆祝陛下和皇后夫妻情深的佳话,也是庆祝大周立朝的好日子,又有众多的皇亲贵族驾临那酒楼。
  这多番巧合之下,只指向这一个结果,那就是要传些闲话,造些声势。
  所幸,只有伤情,没有死亡,公主和郡主也平安无事。”
  太后冷笑,“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不过,今日的事情若是有心而为,孟大人你也无能为力。
  我不追究亲军都尉府的责任,但这事情你得查清楚,污蔑大周社稷,其心可诛。”
  “是,明日早朝,臣会向陛下再细细禀明始末,请陛下吩咐大理寺,京兆尹协同查明。”
  太后叹口气,回头看向了六娘,六娘走到皇太后身边。
  “长宁,你受惊了,是这孟大人不尽责,我让他护着你,他却做成这样。”
  六娘缓缓垂下头。
  太后又继续道,“不过,今日倒是有个好消息给你的,你在汝宁的养父,明日就要到京都了,我本想着让你们在宫外好好团聚团聚,可,今日出了这样的事情,明日我宣旨让他进宫见你,如何?”
  六娘听说顾翁戎到了京都,一下子欢喜起来,刚才的慌乱也被抛之脑后,“多谢皇祖母,能再宫中见他老人家一面,已经很好了,等京都风平浪静了,长宁再向皇祖母请命出宫。”
  “好,长宁,待一切风平浪静,你也可以再外面多陪陪他们。”
  太后手中捏着果子说,“这是刚才从云南进贡的果子,皇祖母尝着很好,你也带着一份,去给你养父……”
  六娘嘴角酿出笑意,她太久没有见顾翁戎了,她好想,好想他。
  第30章 他不敢奢求原谅
  皇太后和六娘寒暄, 不再让孟简之回话,他便起了身。
  他向六娘看了一眼,明天顾翁戎便要回来了, 她此时正沉浸在全然的幸福中, 她根本顾不及他。
  他独自一人,从宫中走出来,顾翁戎要进京了, 他同六娘一样,心中也是有兴奋的, 上辈子在汝宁他大逆不道地要断绝师徒恩义,他根本无法想到, 那就是他们师徒的最后一面,而他,永远都不会得到顾翁戎的谅解。
  如今,他尚且不敢求他的原谅,他知道顾翁戎还好, 就已很知足。
  风离在宫外等着他,“浔阳夜宴赴宴的世家贵女众多, 竟出了这样的事,若非亲军都尉府在场, 伤亡了公主, 京兆尹的脑袋够掉?”
  孟简之说, “浔阳夜宴,燃火过多,也不是第一次出现明火事故,京兆尹不能挨家挨户去查明火。何况,这次是雷火引起的燃爆, 更是无从查起。”
  “公子真的认为这是天灾?”
  “这么多巧合,自然不是天灾,只是无论是因为什么,都得先给个京都百姓一个交代,否则这舍利塔倒塌的缘由,就要被传扬地难以入陛下耳朵。”
  风离说,“亲军都尉府的暗卫,可以在百姓中压下舆论,只是压下这个舍利塔攸关社稷的故事,需要另一个故事。等我们查明了,只怕这些危害社稷的言论,早都传得沸反盈天。”
  “自大周立朝之后,京中总有些心中惦记着前朝的死士。前年的中元节,烧了南城半条民巷,打得都是圣上不仁,神佛降罪,累及百姓的招子。今日这事,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他们所为,不如先说是他们是他们贼心不死为好。”
  “好。”
  “不能现在去做,还是得等圣上裁决之后,再做,出了这种事情,解释归解释,真要百姓放心,陛下该罪己还是得罪己,明日不等我说,就会有老臣向陛下陈情。”风离点点头。
  第二日,孟简之交代好亲军都尉府的事情,便起身去宫中教书。
  其实,他刚接手亲军都尉府,几乎可以说是千头万绪,乱如牛毛,虽有前世的经验,依旧得一样一样慢慢整理。
  但教书却是他唯一能与她接近的机会,一重重的宫门如同一重重地锁,他又哪里能随心所欲地见到她。
  六娘则更是不明白,她觉得她分明已经该和他毫无瓜葛,可为何总是会见到他。
  在宫内,他是她的夫子,在宫外他则是她的护卫,即使他已经公务繁忙,但是他对皇祖母的差使却似乎一点也不介意。
  可她很介意,她并不想见到他……
  明日又是他教课的日子,还是骑术,她本来就对这骑术没什么兴趣,可她不得不去练骑术,也不得不面对他。六娘卧在床上,翻了个身。
  好在,皇祖母说,明日顾翁戎就要进京了,等她从马苑回来的时候,她就能见到阿爹了。
  她卧在床上,渐渐就睡着。
  次日,长平早早就来唤她了。长平今日很开心,因为不用念书本,可以去学骑御,她的骑御很好,根本就不需要再跟着什么人学,六娘却对骑马兴致缺缺。
  她们两人到马苑的时候,一众皇室的族亲已经在等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