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终于在家祠前举行加冠之仪。
顾翁戎洗漱净手,依次给孟简之加冠。
孟简之今日束发而立,显得眉眼舒朗,丰神俊秀,可他抿着薄唇,加之耸然挺拔的鼻梁,又添了几分凌厉之色。
六娘就这么静静看着,她的小郎君已然长大了,出落得风度翩翩。
顾翁戎依次给他加冠唱诵,一加缁布冠“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再加皮弁冠“吉月吉曰,刚刚加冕。抛弃你幼年的志向,顺尔成德。长寿吉祥,从而赐你们洪福祥瑞。”
次加爵弁冠“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礼仪便成。
顾翁戎给他赐字‘行舟’,取他秉性坚韧,无论顺流或逆水,愿他总能直挂云帆,拨云见日的好意。
六娘抿唇笑,这个字还是六娘和顾翁戎一起为他选的呢,她想着,日后他便可以天高海阔地去实现他自己的志向了。
可不知道为何,六娘心中泛出一丝淡淡的苦涩,她的小郎君长大了。
她在那里静静地站着看着束发加冠的孟简之许久,和少年时的孟简之,和年少莽撞的她告别。
直到宴礼都结束,众人渐渐散去。
“六娘,人都散了,你不回去休息吗。”
孟叔回看向她,见她手中的东西,便明白了,小女娘一心惦记着他的傻儿子呢。
孟叔心中对六娘升起丝丝愧欠之感,他不知道,他当时执念将人家天真明烂的小女娘捆绑给自家的儿子,是否是错了。
“去吧,去找简之吧。”
六娘笑盈盈应了下来,拿着自己手中的东西去找他,也不知道,他是否会中意她给他的东西。
孟简之此时在院外那株大树旁站着送客。
赵仕杰站在他身边。
大概是看到六娘犹豫着未上前的身影,赵仕杰不知与孟简之说了什么,便走到别出去了。
孟简之回头看她,六娘脚下的步子一顿。
她看见他的神色,心里一慌,她觉得今日的孟简之有些不同,她歪头看了一瞬,想不明白,只好走上前去。
她笑道,“孟哥哥,这是我送给你的冠礼。”她伸着手,将手中的紫檀木套印递给他。
她做的紫檀木套印,莲花托底,两鹤立旁,印纽尤其繁复别致,难见其二。
套印里面的则是一个玉麒麟。
她在文硕楼画图纸时想,他这样的读书人,应该会喜欢麒麟的寓意。
可他却没接,他垂眸看着她,目光始终淡淡的。
六娘也呆呆地看着他。
终于,他瞥了眼她手中的东西。 “日后,不必再花心思在这等俗物上。”他音色漠然。
六娘站在原地,不解地愣住。
直到他从她身边擦身走远,六娘才回过神来。
他在说,这是俗物。
第14章 她将手从他手中抽出来……
六娘委屈又气闷,他又在看不起她了。
可她还是忍不住追上去,“孟哥哥的话是什么意思?”
“那些叫你看的书都看过了?阿爹药房有时间去?心思都花在这些俗物上面。”他说着,径自向前走,声音中带着些潦草的怒意。
她想,原来他是在怨她耽误时间,六娘跟上他急急的步子说,“书我都读了的,医术也一直在跟着孟叔学的,药房也有去,给你的冠礼是我每天夜里做的,并不妨碍我读书的……”她有些委屈地解释道。
他站住脚,看着她的乌眼圈,默了会儿,又继续向前走,“日后……不要再在我身上花这种心思。”
六娘看着他冷冰冰的神色,不明白昨日还好好的,今日他为何又这般拒人千里,忽然觉得她怎么也追不上他的脚步。
六娘垂眸,还是跟着他委屈道,“可,孟哥哥,我用心准备了许久,你好歹收下,如果,不喜欢,也不必如此…”
孟简之打断她,“我不会收,你,拿回去吧。”
他站住脚,垂头凝视六娘一瞬,快步离开。
六娘回头呆呆地望向孟简之的背影,她不懂他是怎么了,可她知道,他在推开她……
六娘负气地走到河边,垂头哂笑自己一声,咬唇,忍着委屈,举着手中的东西,扁着嘴瞧来瞧去,“果然是俗物吗?”
“不俗啊,孟兄果然眼神不济。”
六娘转过头去,是赵仕杰。六娘本来就心中沉闷,只想自己坐一会儿,一时被别人发现了,豆大的金珠子开始往下落。“你来干什么!”小女娘头回气道。
他站在远处笑笑,“你这小女娘,怎么不拿出对付我的半分脾气,去对付那个冰垛子?”
六娘抹掉泪,不理他。“赵公子,能不能让我一个人坐一坐。”
赵仕杰摇头笑笑,“算了,我好心,本想安慰安慰你,可你们的事情好像越来越复杂,我也不知怎么插嘴……”
听到赵仕杰走了的声音,六娘舒了一口气。
她看着平静的湖面,就这么呆呆坐了半日。
这个婚约本来是她身不由己,这么多年来对孟简之的感情是情难自已。
她试图对他不抱期待,可她到底是活生生的人,她不可能面对他阴晴不定的态度无动于衷。
六娘心中一时愤懑,她用力将手中的东西掷了出去,气道,“俗物该有俗物的去处。”哐啷一声,水面裂出数道冰纹,而那枚印扑通一声,在河面起伏几下,然后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