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他声音不大,却隐有一股稳定人心的力量。姜扶笙定下神,顺着他的步伐一步一步往下。
  终于落到地面,梯子下方果然有人扶着。见他们二人平安落地,很快便将梯子撤了去。
  赵元承领着姜扶笙循着黑处穿过会仙酒楼的园子,抵达马厩。
  这里已经有人准备好马匹等着他们了。
  “上去。”
  赵元承一把将姜扶笙抱上马背,自己随后也翻身上马。他将姜扶笙搂在怀中,手中缰绳一抖,马儿驮着二人从会仙酒楼的后门跑了出去。
  “我们去哪?”
  姜扶笙问他。
  “出城。”
  赵元承只回了她两个字。
  一出东城门,姜扶笙便察觉马儿奔得越发快起来,耳边都是“呼呼”的风声,吹得她几乎睁不开眼睛。
  “可是冷了?”
  赵元承察觉到怀中人紧贴着自己,不禁询问。
  姜扶笙摇头:“风太大了。”
  围在她腰间的手臂松了一只,片刻后她被一件衣裳没头没脸地罩住。
  “坐稳了。”
  赵元承越发催着马儿跑起来。
  姜扶笙拢着手里的衣裳,借着月光才发现手里是一件薄薄的披风,是他的披风。眼下的天气不算寒冷,他还用不上披风这样的东西。
  显然,这是特意给她准备的。
  在这般紧张的情形下,他还记得给她带件披风遮风,他还是如同从前一般,看似吊儿郎当的没个正形,实则心细如发,考虑事情极为周全。
  他待她这般用心,而她却……唉,她在心里悄悄叹了口气。
  马儿发足奔了好一阵子,缓缓停下来。
  “到了。”
  赵元承跳下去,伸手将她从马上抱下来。
  他才松开手,姜扶笙摇摇晃晃要栽倒,方才一路疾驰颠簸,突然停下来下马,她有些不适应。
  “没事吧?”赵元承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她俯身查看。
  姜扶笙摇头:“没事,就是颠久了有些晕。”
  “你身子骨远不如从前,等回去我教你几套拳脚炼体。”赵元承双手扶着她往前走。
  “这里是?”姜扶笙定睛看向四周:“庄子上吗?”
  借着月光,能瞧见大片的田野和不远处亮着烛光的屋子。
  “我爹娘是不是就在那边?”她抬手指着那一片屋子,转头迫切地问赵元承。
  “对。”赵元承点头。
  姜扶笙加快步伐,心“噗通噗通”的跳起来,既激动,又忐忑。
  激动的是马上就能见到日夜牵挂的爹娘,忐忑的是担心会出现什么意外,让她在满心欢喜中失望。
  二人走近一座外头围着一圈篱笆墙土房子。
  “主子。”
  黑暗中走出来几人朝赵元承行礼。
  姜扶笙看不清他们的长相,但听声音没有熟悉的,这几人之前没有在赵元承跟前当差,她不曾见过。
  不过此刻,她也无心留意这些无关紧要的事,只踮起脚朝院内张望。
  “人呢?”赵元承询问那几人。
  “在里面。”
  其中一人伸手推开篱笆院的门。
  赵元承扶着姜扶笙往里走,口中吩咐:“守好了。”
  “是。”
  几人齐声回应。
  “吱呀——”
  旧木门被缓缓推开。
  屋子里空荡荡的,陈设极为简单。不过一张陈旧的桌子,四条同色长凳,墙角放着一只大水缸。灰扑扑的墙壁蒙着一层灰,烛火都照不亮。
  “没有……”
  姜扶笙见屋子里没人,脑海之中顿时一片空白,腿软间几乎坐倒在门槛上。
  “是笙儿?”
  东侧房里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姜守庚事先已经听赵元承的人说了,今日女儿要来见他们。
  “爹?”
  姜扶笙闻声顿时精神一振,松开赵元承的手朝东侧房奔去。
  “你慢点。”赵元承伸手欲扶她,奈何她跑得实在太快,他连她的衣角都没碰上。
  “爹!”
  姜扶笙一眼瞧见站在东厢房内的身影。
  尽管眼前的人苍老了许多,鬓发斑白,脸色憔悴,佝偻着身子再无从前的气度,她还是一眼认出这是她日日牵念的爹。
  她一头扎进姜守庚怀中,忍不住哭起来。
  “是笙儿,她娘,真的是笙儿……”
  姜守庚抱着女儿,一时欣喜至极,也忍不住老泪纵横。
  “笙儿,我的笙儿……”
  一旁的架子床上,林淑莲朝姜扶笙伸出手,尚未触及她便已然泣不成声。
  原以为这辈子都不会相见了,直到这一刻,她还怀疑自己是在梦中。
  “娘!”姜扶笙转而扑向床上的林淑莲。
  经年的委屈和牵挂犹如决堤的河水倾泻而出,母女二人抱头痛哭。
  姜守庚在一旁看着,也是不住地擦眼泪,能再见到女儿太不容易。
  “叔父,叔母,我们不能久留。”
  赵元承等了一会儿才开口。
  “乖女儿,咱们不哭了。”
  林淑莲闻言松开姜扶笙,抬手替她擦眼泪,自己的眼泪却还是止不住。
  姜扶笙点头,逐渐止住哭泣。靠在自家娘怀中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闻着娘身上熟悉的味道,好像回到了从前,在受了委屈回家扑在娘怀中撒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