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自从两个孙子上私塾后,很长一段时间林永恩才能看他们一面,的确很不习惯。
可是他们世代为农,田地就是农民的根本。
再说在镇上吃喝用度哪样不花钱,叶稚他们在镇上需要什么他们从村里送去就是,不费事又省钱。
“所以我今天就是想问一问薛元,王二叔他们几人是否愿意去西岭村?”
“啊?”
“啊?”
第104章 回村
桌上几人除了已经提前知道的林晋逐都被这个提议吓到了。
这叶稚的主意还是那么大胆,面不改色的就要把家里那么大的产业交给素不相识的人。
但是事实证明,叶稚的每一次决定都是正确的,也正如此林家才能有这般光景。
“咱村里院子够大,他们几人绝对够住。林朗如今是秀才之身,可以免除长工的人头税。
王二叔他们只需作为长工,帮林家侍弄田地。按照一般长工给工钱,一年一千五百文,每人再得两石粮食。”
如今朝廷的田税是十之取三,细算下来还是比过去多收二十多石的。
“这样一来,我们一家人可以住到一起又不用担心田地。薛元的几位家人也不必四处漂泊有个安身之所,一举两得。”
这个提议对王二叔几人简直像天上掉馅饼一样惊喜,薛元在叶稚刚一提议就震惊不已,他完全没有想到叶稚能为他们考虑到这个程度。
明明一开始只是萍水相逢,却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贵人。
林永恩做了一辈子农民没想到有一天还能享受一下地主的待遇,对叶稚的提议又心动又担忧。
薛元的人品他自然是相信的,只是对另外几人他们甚至都没见过面,就这么把自已的家交出去怎么也放心不下。
“当然,平时咱们想回去随时可以回去看看,毕竟咱们铺子里所需的食材原料都还在村里。”
叶稚也知道这个想法太大胆,家里的根基都在村里,一下子要全部交出去不是一时就能接受的。
“薛元,你看如何?”
给林永恩决定的时间,叶稚又问了另一边的意向。
薛元放下筷子,毫不犹豫的对林家众人磕了一个响头。
“叶大哥大恩,薛元没齿难忘!”
王二叔几人本就是农民出身,只是天灾无情夺去了他们的家这才流落街头。
种地耕耘对他们来说就是刻进骨子里的事情,再简单不过。
有稳定的住所,有工钱拿和粮食,再也不用过朝不保夕的日子。薛元知道都不需要问,这等好事他们哪有不愿的。
薛元激动得眼眶湿润,他真是不知道该如何报答他们了,虽然林家还没有同意。
薛元这一生可以说既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在他黑暗泥泞的人生道路上总能遇到属于他的光。
叶稚见林永恩面色依旧有些犹豫,也不着急,示意薛元先坐下吃饭。
李玉荷和林晋山也表示赞成,毕竟儿子一直留在镇上,吃穿都是叶稚在照顾。
想儿子是一方面,等叶稚肚子渐渐大了到走路都困难的时候她必定是要长期住下。
一家人能像在村里一样团团圆圆,也是她求之不得的。
散了席天色已晚,就不着急回村里,左右宅子里的房间都是准备好,随时可以住。
两个孩子知道爷爷今晚不回去都吵着要一起睡,林永恩也很久没感受到含饴弄孙的快乐了,便欣然同意。
开春后清闲的日子就结束了,今年一个冬天都没有下雪,田野间早早就一片春意盎然。
村民们穿着薄袄子在田里翻地,春种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即便再懒的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偷奸耍滑。
正因如此,空无一人的林家田地反而更引人关注。
前两日林家小儿子回来把他们几人带走到现在还没回来,村民们无比羡慕。
这些年他们眼见着林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又是租铺子买宅子,还要同时供三个读书郎。
“这林家啊,真是忘本咯,放着好好的地不种。看那地荒的,那草长的喲,啧啧啧。”
“老钱嫂,你呀就没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人林家即便不种地了这日子啊也比咱们富裕。你操这个心干啥,你说是不是,还是赶紧多种两亩地给你家大儿子多挣点彩礼吧。”
孙家和钱家的地挨一块,孙婶子虽看不上钱家那婆娘,平时遇到了免不了说两句装装样子。
这两日家家户户都下地干活来,老钱氏就嘀嘀咕咕说了林家两天的闲话。话里话外都是嘲讽和挖苦,孙婶听得直翻白眼。
老钱家之前见自已媳妇儿和侄女儿在林家帮忙挣了不少钱心动得很,便去找林晋逐也想让女儿也过来干活被一口拒绝了。
至此老钱氏对林家怀恨在心,见人就说林家的不是。
大儿子都二十大几了还娶不上媳妇,全家人都急得嘴上长泡了。
倒不是钱家穷,水田足有十五亩,旱地六亩这在西岭村也算过得去。
可偏偏就是没人想把女儿嫁给钱家儿子,说起来怪就怪在这老钱氏实在是个难缠的。
这老妇人的嘴极爱编排是非,泼辣刁蛮不说,村里人都被她大大小小的占过便宜。
就连村里的狗见到她都想绕开,之前邻居家的狗吠声吵了她睡觉。
她竟趁着主人家不在将混了猪粪便的馊饭混在一起隔着墙倒在狗的饭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