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她若不懂,商行掌柜可以解释可以教,但绝不会轻视她小小年纪,妄议她不堪重任。
杨书玉下车后也承他们的情,颔首以示尊敬:“书玉初来乍到,很多事都不懂,还请各位掌柜多有担待。”
“少东家尽管发话,我们任凭差遣!”
秦初平迎上来,解释道:“如女娘所见,商行的人手实在太多了,不便到城门相迎,还请见谅。”
杨书玉缓缓摇头,吩咐道:“今日我主要想来看看药铺生意,各位掌柜先去忙吧,不用陪着书玉。”
“都散了吧,回去看顾好各自铺面的营生,少东家这里由我作陪。”秦初平扯着嗓子把她的话重复一遍,先人群散开将人迎进药铺中。
“秦伯不着急。”杨书玉见他把自己往后院带,便停步说,“还有一件事更为紧迫。”
秦初平不解:“女娘且说?”
“让人帮我寻笔墨纸砚来。”杨书玉自顾找位置坐下,环视出来相迎的药房掌柜和伙计,“润晚呢?怎么不见他?”
哑姑一直跟在她后面,听见她提到润晚,眼睛圆不溜秋地乱转,也想找人。
“他教会伙计配药煎药后,便回山了啊?”秦初平不解,又强调道,“昨日早上就告辞离开了。怎么,他没回山?”
哑姑抿嘴不悦,杨书玉拉着她的手以示安抚,只道:“先派人去寻,总不至于江陵太平后还会平白无故地丢大活人。”
秦初平连声应是,转身安排人去寻。
很快,月芽捧着笔墨纸砚过来,眼睛湿漉漉地看她,嘴里呢喃着“小姐”,竟一句话也说不出。
“让你们担心了。”杨书玉接过毛笔,顺带摸了摸她的头,“府里都还好吗?”
“有王妈妈在,府里都好好的,没有跟着乱起来。”月芽抽噎着为她铺平宣纸,“就是槐枝姐姐不见了。”
杨书玉嘴角的笑凝住,狐疑地看向月芽:“就算有鸡鸣狗盗之徒趁机在城内生事,杨府有护院看着,怎么会把大活人丢了呢?”
月芽点头如捣蒜:“小姐说的是呢!有人趁机潜进杨府行窃,都被护院扭送衙门了。后院分明好好的,可槐枝姐姐就不见了。”
“罢了,让王妈妈撕了她的身契,是福是祸便是她的机遇了。”
对于槐枝凭空消失,杨书玉心中还是警惕的。暴/乱那晚,她没有回府,林自初亦然,无人知道是谁带走了槐枝。
但槐枝愿意不辞而别,趁乱离开杨府,除开林自初派人去接她,杨书玉想不到还会有谁。
正如先前在房中密谈那般,槐枝若决定追随林自初,她也绝不会手下留情。
她聚精会神地在纸上作画,笔锋所过留下粗细不一的墨痕,最后在纸上勾勒出一副风光霁月的贵公子肖像图。
画中人正是栩栩如生的林自初,他鲜活得像是躲藏在纸中,视线在往外瞧,眼里满是柔情。
杨书玉将纸递给秦初平:“秦伯,辛苦你把这张画像送去书生聚集的地方,一张画像一百文钱,让他们照着画,但要画得像。”
秦初平迟疑地问:“要这么多林自初的画像做什么?”
世上还是穷书生多,平日里借住在佛寺或窄巷中,靠抄书挣些笔墨钱。杨书玉开价比市面高,只要放出话去,画像便会如雪花般飞来。秦初平看不懂杨书玉的用意。
杨书玉不疾不徐道:“爹爹赠我玉络时,也把我的画像分发给江陵的商行管事人。”
“我想着外地的应该还没来得及送出去,那便连着林自初的肖像一道送去,让所有掌柜伙计留意着。”
“若是发现了林自初的踪迹,不必打草惊蛇,派人紧紧盯着就好。”
杨家商行遍布天下,商队往来各地官道,听候她差遣的人数难以估量。
既然朝廷不肯张贴林自初的通缉令,那么便由她来!
第28章 奚落 “高大人识人不明,任奸佞为亲。……
入主商行后,杨书玉并不敢懈怠。
她事必躬亲,虚心好学,这些日子几乎整日扎根在商行中。各大掌柜见她刻苦耐劳,并没有面上那般娇弱懵懂,从骨子里透出一股恨劲儿向学,都十分认可她。
因而,他们平日格外地耐心教授她。采买盯帐,决策营生,他们恨不得一股脑儿,全部从脑子里倒给杨书玉。
时间在忙碌中飞速流逝,杨书玉疲而不倦,乐在其中,并以此为养料,茁壮成长着。
期间唯有两件事,她始终放心不下:一是林自初的画像如蒲公英般,被送至各商行据点,再吹散至杨商所经之地,至今仍没有消息传来。二是哑姑惦念的润晚始终寻不到人,她回独峰看望杨伯安时,只好将哑姑送回,亲自同葛神医讲清楚了来龙去脉。
她也曾留意过高时明的动向,只不过受灾的不仅仅是江陵。身为钦差大臣,高时明平定江陵动/乱后,便随军队压着粮食去了其他受灾的地方。
本以为在入京前,两人不会再相见,可江陵初现瘟疫的苗头时,高时明竟亲自来了商行寻她。
与之同行的,还有润晚。
他如影子般紧跟在高时明身后,其余亲随则排在他的后面,可见他的地位斐然。
杨书玉被人请到商行据点时,她的视线径直越过高时明,始终打量着润晚。
啪嗒——
茶盖下落,敲击杯身发出一声清脆的撞击声,吸引了杨书玉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