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别的同学闻到喷雾液的香气,只觉得清新芬芳,而葛希瑶却能准确地说出这些喷雾液的前调、中调、后调,从什么花什么草中提取的香料。
  高老师甚至还鼓励她,将自己的嗅觉特长运用到生活中。葡萄酒厂、香水公司,都成了葛希瑶假期实习的场所。
  她发现,比起为了父母而坚持的小提琴,她更享受在气味的世界里徜徉。
  看见潘梦影若有所思的样子,葛希瑶不再打搅。简单收拾了一番,葛希瑶把小提琴盒背在背后:“我要去上课了。个人的一点意见:不能只是为了反抗父母而去做一件事。也许你需要时间,搞清楚自己喜欢的究竟是报复父母的爽感,还是在舞台上跳的感觉。如果依然很难做决定,也许可以和高老师聊聊。我感觉,他的话总能启发我。”
  第286章
  潘梦影不是没有想过去找高老师聊聊这件事,高老师人那么好,从刚接手10班就坚定地告诉她,她没错。
  如今的潘梦影能够变得如此自信,在舞台上昂扬地跳舞,很难说没有一份功劳要归功于高老师。
  可她也有自己的顾虑,从处理当时还在上高二的学长纠缠追求,到为自己办理住校手续,再到每周不厌其烦地向自己那对只会pua的父母报告自己在学校过得很好,以此让潘梦影少和父母有过多交流和接触……
  她觉得自己平时麻烦高老师,麻烦的已经够多了。有关自己心里的一点小纠结、报复父母的冲动,怎么都不太好意思开口。
  可是,室友葛希瑶的话却点醒了她。
  高老师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同学们在未来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
  那么,在举棋不定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去寻求他的建议呢?说不定,他一点都不嫌麻烦,还会很开心。
  潘梦影还记得,高一入学没多久,高老师接手10班时,她正遭到戴博超的死缠烂打。当高老师听说这件事以后,就把潘梦影叫到了自己办公室。当时的潘梦影心情惴惴不安,以为新班主任会和自己的父母一样,将被男生纠缠的过错全都推到自己头上,让自己反思。
  没想到,高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感谢潘梦影信任他,愿意和他倾吐烦恼;第二句话就是那句对她至今影响深远的“你没错。”
  没错,潘梦影心想,遇事不决问老班,他不会嫌麻烦的。
  系统告诉高松然,潘梦影的天赋词叫做“炸场”,高松然没想明白是什么意思。他猜测过,也许和她舞台上的表演有关,甚至从《猴山圆舞曲》开始,他就注意到了潘梦影在舞台上的天赋。
  演猴子的时候,潘梦影的舞台感不错,表现力自然,且充满活力。
  可是,高松然并没有在看到天赋词的第一眼就引导她,因为他深知,天赋和真正的热情是两回事。
  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高松然遇见过一些同学,迫于外界的期待或者他人的赞赏,踏入自己擅长、但并不喜欢的领域,最后在疲惫和压力中,愈发失去方向和热情。
  潘梦影刚满18岁。可以说,她人生的前十七年,都在父母的威压之下长大,很少有自己亲自作出的决定。
  衣服要按妈妈选的穿,不能穿得太漂亮,以免吸引男生的目光,造成早恋;甚至在她无可避免地吸引到异性的关注之后,就连发型和扎头发的绳子都不由得自己选了。
  选择学习舞蹈,也不是出自潘梦影百分百自由意志作出的决定,而是身高猛窜练不了体操,退而求其次的妥协。
  考虑到潘梦影是个年轻的女孩,而娱乐圈的竞争又充满了灰色地带,对于新人而言风险颇大。像她这样的女孩子,在追逐明星梦的过程中遭遇艰难,甚至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受伤,丧失底线,都是有可能的。
  尽管潘梦影在舞台上的表现力不俗,但是高松然担心,一个从小并没有学会“主见”这两个字、不知该如何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的孩子,走上这条路之后,会因为缺乏真心的热情而迷失自己,越走越迷茫,以至于被人利用,被人占便宜。
  这次合唱节,潘梦影的表现的确非常突出,在同年级甚至都吸引来了一些小迷弟。
  合唱节结束之后几天,明显看到,高二年级有不少男生会有意无意地路过10班教室门口,就为了往里面潘梦影的方向瞅两眼。
  考虑到合唱节下午请来的嘉宾就是娱乐圈里负责帮经纪公司选拔苗子的前偶像团体成员宋尚,对于潘梦影接到邀请,高松然并不算大感意外。
  去年被专业人士看上的钱增增,高松然从没有担心过。一方面,是因为他家雄厚的实力,不是什么见色起意的大佬都能得罪得起的;另一方面钱增增作曲干的是幕后的工作,不需要在台前抛头露面。
  王笛则是“买一送一”,学架子鼓也在运夏市本地,自己和她妈妈都方便出面照料。
  而潘梦影不一样。做娱乐公司的练习生,说难听点,就是要用自己的歌舞才能外加外形条件吸引粉丝目光。在她要走的这条路上,诱惑也更多。
  因而,当她带着犹豫不决的心情找到高松然时,他并没有太意外。
  “你刚刚成年,踏入演艺圈的路并不简单。我看到了你对舞台有热情,也的确很有才能,但最重要的是你需要知道自己是为什么想要走上这条路。”
  潘梦影有些不安地低下了头,慢慢吐露心声:“我的确很喜欢站在舞台上,成为台下观众焦点的那种感觉。在之前,我的父母从来不让我有这样的机会。可是真正站在舞台上,我才发现自己很喜欢这样的感受。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我知道,如果把邀请函放到父母面前,他们不会支持我的。我不想被他们束缚——从小到大我干什么他们都要干涉,什么都要控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